此時的賀蘭雪換了一身雪白緞紗裙衫,緞麵的華麗,輕紗的飄逸,配上雪一般純白的氣質,整個人仿如一朵開在雪山頂上的雪蓮,高貴、清雅、靜美。
走近她,首先給予你的,依舊是那淡雅清新的笑,隨後一道柔美的音調:“真不好意思,我父親和大哥此時都不在府中,隻能拿到小廝們的衣服。”笑中含著歉意。“都是新的,沒有人穿過的。”強調補充到,此時的表情多了幾分孩子氣,比起先前的端莊更顯可愛。
我們哪裏會在意衣服這些,“小姐多慮了。”我回到,用友善的笑替她抹去歉意。
少了那層憂慮,她的笑更淨。
“小姐,飯菜已經在依蘭閣備好,夫人也已過去了。”站在賀蘭雪身旁的水紅衫裙女子小聲提醒著她。
“好,我們現在就過去。”這句話她是看著我說的。
賀蘭雪怎麼說也算同齡人,這要見府上的女主人了,我心裏多少還有些緊張,側眼看韓信,他雙唇緊閉,目視前方,完全看不出心態。
我們一行人,穿過幾叢假山下的石洞,繞過遍植垂柳的湖邊,進入一道爬滿青藤植物的拱門,登上幾步台階,“蘭依閣”三字牌匾映入眼簾。
這是一座由三個大小不等的四角亭交錯相連而成的組合建築。最小的亭四麵鏤空,僅由四根柱子支撐頂部,亭中央擺著一架古琴,旁邊一盞香爐為伴。在它斜後麵的那間亭有兩麵為牆,牆上分別開了兩扇扇型窗,另一麵為進出口台階,還有一麵的地板伸出屋簷一截,由帶座椅的欄杆圍成,形成一個露台,下麵有水渠引過,可在此觀魚賞月。最大的也是位於最裏邊的,由三麵白牆圍合,正對進口的台階上放著一張桌案,在它的左右兩側,分別擺放著兩張,共五張桌案圍成半開狀,有四張案上已經擺上了精致的食器。
“都來了啊。”
當我們剛一走進這間亭閣,一個上了些年紀的雍容女聲從身後傳來。
回身,見賀蘭雪已經迎了過去,嬌喚了聲“母親。”原來,這位正向我們走近的婦人就是這座華府的女主人,賀蘭雪的母親,賀蘭夫人。
雖然已是三十多歲的年紀,卻美麗依舊,豐容盛髻,麵如凝脂,賀蘭雪就是遺傳自她的好基因吧,在沒見到她父親前,我這麼認為。
“都坐吧。各位。”在女兒的攙扶下坐定後,婦人招呼我們就坐。
大家坐定後,一行丫頭踩著輕盈的步子而來,每個人手裏都捧著一個盆,分別轉到我們四人案側。
近了我才看到這精致到連盆沿上都雕有仙女下凡等故事性紋飾,而裏麵盛的隻是一盆清水。又見她們隻是捧著它站在我們每個人身側,沒有將它放上桌案的意思。這是幹什麼用的呢?沒見過世麵的我擔心出糗,隻好等著,看主人們是怎樣做的。
不好意思斜著目光看台階上的夫人,正巧我對麵坐的是賀蘭雪,隻見她稍微挽起一點袖腕,將纖纖玉手緩沉進水盆中。
原來如此。我也跟著,將手放進水中。待我將手取出後,站在身側的另一位丫頭遞過一張幹而淨的方布。我在浸手時就看到賀蘭雪用它來擦拭手上的水,於是也依葫蘆畫瓢。
待大家都淨手完畢,菜肴終於送了上來,丫頭門挨次擺放到每個桌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