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馬幫——馳名中外的普洱茶——鄭延慶和林福庚的家——到哪去種橡膠——瘴癘之區——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決心
從玉香店鋪裏走出來,鄭延慶對李方舟說:“到我們家喝杯茶吧!”
李方舟欣然答應:“好,到你們家接著談。”
林福庚有點難為情:“我倆住的是茅寮子,狗窩似的。”
“唉,你們能住,我連坐都不能?”李方舟笑道,“我李方舟又不是少爺公子哥兒!”
林福庚一聽,激動得直搓兩手:“你瞧得起我們割膠的,夠朋友!”
這時,馬路上已經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化緣的和尚早己討足夠吃一天的飯菜,回寺裏吃早餐去了。而那些凡夫俗子,為了生活又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男人們擔著水桶到河裏挑水;女人們提著盛滿髒衣服的竹籃,到江邊去洗刷,店鋪的門板已打開,店員們在老板娘監督下,掃地的掃地,往貨架上擺貨的擺貨;那些挑著小吃擔、水果擔、貨郎擔的小販們,正滿街吆喝叫賣。
隘口那邊也開始放行。這時正有十多匹騾馬向鎮上走來,每匹騾馬的馱架上都馱著兩**袋的東西,壓得馬蹄踩在鵝卵石路上,發出沉重的響聲。一個中年人拉著頭馬,走在騾馬隊伍最前麵。他滿身濕漉漉的,一臉倦色,看得出馬幫是走了一宿夜路。
鄭延慶一看那人,就喊開了:“老孫頭,平安回來啦!”
老孫頭雙手一抱拳:“托福,托福,總算平安無事。”
鄭延慶拍拍頭馬馱架上的麻袋,問:“這回馱的是什麼寶貝呀?”
“雲南普洱茶。”
李方舟一聽,跑過來,把鼻子貼在麻袋上聞了聞,說:“還是陳年的普洱茶呢!上品茶!老孫頭,你這趟怕要發大財了!”
雲南普洱茶,不管是紅茶還是綠茶,在東南亞都享有很高的聲譽:紅茶,色澤烏潤,金毫顯露,滋味濃烈,香氣馥鬱;綠茶,條索肥壯,白毫顯明,湯色清亮,滋味濃爽,還能消食化痰,清胃生津。
“李先生,”老孫頭說,“從雲南普洱馱到這裏,你知道走的是什麼路麼?全是蠻荒之地,瘴癘之區啊!民諺講,要到車佛南,先買棺材板,要到普騰壩,先把老婆嫁。這不是嚇人的話!那裏到處山高林密,山上林裏到處是山嵐、霧氣,一不小心,一觸就病,一病就死!再講,這一路深山老林,還是土匪強人出沒的地方。大路沒有土匪,卻到處是關卡,到處是苛捐雜稅!聽說了吧,鎮越縣縣長楊瑞麟,一上任就想發大財,連縣參議長王少和也不放過。王少和搞馬幫,經營百貨,賺了點錢,他就眼紅了。縣長把參議長抓進了班房,要王少和交錢贖人。王少和沒辦法,一出監就投奔共產黨,造反了!唉——”
老孫頭歎了一口氣,對鄭延慶、林福庚說,“還是你們割膠好,不會擔驚受怕!”
鄭延慶說:“也一樣啊!我們是為別人賣命,割了十多年膠,自己連一點膠水也沒有!”
說著,他們在岔路上分了手。
鄭延慶與林福庚的住家在鎮北。這是一座用木板和茅草搭就的簡易房子,它夾雜在緬人的竹樓之間。緬人的竹樓簡單而美麗,它高出地麵四五尺,往往窗戶與門一般大小,以利於通風,是典型的熱帶住房建築。
這當兒,緬人們都在吃早飯。他們赤足坐在竹樓的地板上,用手一把一把抓起盤裏的咖喱飯往嘴裏塞。他們的飯都比較簡單,在飯裏放點咖喱粉就行了,根本沒有萊。他們不論男女,下身都圍著一條色彩鮮豔的沙籠;男的上衣有點和中國的對胸鈕子的短衫相似,隻是沒有領子而已。女的上衣也近似於中國女人的斜襟短衫。她們都把發髻高高地盤在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