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街市上的歌舞——《長城》詩——刀印生的啟示——到大煙館去找鄭延慶——絞殺樹下的計劃——也搞一個馬幫
吃過晚飯,簡單地洗了洗澡,李方舟便換上短衣短褲,踏上木屐,出了校門。每天這個時候,他總喜歡到薩爾溫江江邊去散散步,呼吸一下那裏的涼爽、新鮮的空氣。
這會兒,街道兩旁的騎樓下,到處都是乘涼的人們:有的躺在竹製的躺椅上,悠然自得地仰望藍天;有的坐在板凳上,瀟灑地翹著二郎腿;有的圍成一堆,在興高采烈地打撲克。緬人的竹樓上,則傳出一陣又一陣歌聲,音調淒涼而悠揚,有幾座竹樓的前麵,十幾個少男少女,正在歡快地跳著舞。她們用兩隻手擺動著,靈活、雅致,有力地做著各種手勢,表達著喜怒哀樂的複雜情緒。緬人能歌善舞,隨處可聽到他們動人的歌喉和看到他們優美的舞姿。
李方舟一邊欣賞著這歌這舞,一邊與熟人打著招呼,向隘口附近的河岸走去。
走過玉香的店鋪時,玉香正從店裏出來,一見李方舟,她便高興地喊起來:“李先生,我正要去找你呢!”
李方舟眼睛一亮,停住了腳步,問:“有事嗎?”每次見到玉香,他總感到自己心頭有股說不出來的感情在湧動……
玉香把手裏拿著的書,送到李方舟的跟前:“我問你幾個生字。”
李方舟抓過書一看,是上海商務印書館專門為華僑編寫的小學《國文》課本,很高興:“嗬,你閑時還念它!”
“認幾個字不容易,不常念念,不都還給你先生了嗎?”玉香自豪地說,“李先生,你教過的課文,好多我還能背呢!”
“真的?你背一課我聽聽。”
“好啊!”玉香清了清嗓子,說,“就背那首《長城》詩吧!”接著便抑揚頓挫地朗誦開了:
翻開地圖望一望,
我國有堵大圍牆,
過山跨河走沙漠,
巍然雄鎮在北方。
古來北方多強寇,
要有牆堡作屏障,
千人方人齊動手,
築成長城萬裏長!
西起嘉峪關,
東到山海關,
現在還是好關防。
長城長,
顯我民族的力量!
長城長,
顯我民族的榮光!
這首詩,李方舟不知教過學生多少遍了,自己也倒背如流。但每次聽到別人朗誦它,心裏總激動不已。他深情地看著玉香那緋紅的臉龐,說:“‘長城長,顯我民族的力量!長城長,顯我民族的榮光!’長城是值得我們每個中華民族的子孫驕傲的!但是,長城畢竟是曆史的陳跡了,我們能躺在它身上而卻步不前麼?不能啊!《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寫得好: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現在,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建築我們新的長城的時候了.”
玉香的心弦被重重地撥動了一下,嘴裏喃喃著:“新的長城!新的長城!”
李方舟突然想起一件事,便轉過話題,問:“唉,玉香,你聽你阿爸說過沒有?你們西雙版納有人種過橡膠嗎?”
玉香眨巴著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反問:“怎麼,先生你想到我家鄉種橡膠?”
李方舟慌忙擺著手:“隨便問問,隨便問問。”
玉香詭秘地一笑,想了想,說:“好像阿爸生前講過,有人種過橡膠,不過不在西雙版納。”
“在哪兒?”
“猛卯(即今瑞麗)那邊。”
“滇西!滇西有人種過?”
“阿爸說,那是光緒年間的事了,那裏有個土司,叫刀什麼來的?”玉香拍了拍腦袋,“嗬,叫刀印生,他從馬來亞、新加坡用高價買了幾千株橡膠樹苗,用馬幫馱運回去……”
“種活了沒有?”
“那就不知道了,我阿爸也是聽別人講的。”
李方舟的腦海裏,突然閃現出這樣一幅圖畫:一行騾馬艱難地跋涉在崇山峻嶺之中,那一副副馱架上,是一捆捆蒼翠欲滴的橡膠樹苗……
玉香瞪著大眼看著李方舟愣怔怔的神情,噗嗤一聲又笑了:“李先生,你心思思的,是真想到我家鄉種橡膠?”
李方舟正不知怎樣來掩飾,林福庚給他解了圍。
林福庚也是出來乘涼的,老遠就看見了李方舟,他禮貌地打個招呼:“李先生,出來散步呀!”
李方舟一見是林福庚,趕忙迎過去,劈頭就問:“林大哥,你會趕馬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