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方向裏完善教育目標社會總在進步、在發展,我們要想讓我們的孩子成為未來國際社會競爭中的強者和智者,我們就必須跟隨時代的步伐,在通往智慧巔峰的旅途上,為每一個孩子搭建符合自身理想發展的階梯,讓他們都能從自己的起點出發,一步一個階梯的發展進步,提升自身的能力、智力,塑造成功的自我人格。
發展需要孩子們成為未來社會的合格公民,我們因之需要明確地把握辦園方向,在方向裏完善目標,我們農科院幼兒園的目標是:環境優美,氛圍和諧,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將蒙台梭利教育與幼兒園現實教育相結合,既借鑒當代文明的有益成果,又注重吸收民族文化,使孩子們在幼兒園既有健康的身體,又培養良好習慣,既享受關愛、又學會關愛,成長為具有自尊自信、健康快樂的人。
為了讓孩子學會應對,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懂禮貌,守紀律。我們在此處有一個挫折教育的案例——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第一個孩子學習走路,跌倒了,趴在地上哭,媽媽趕緊跑過去,又抱又哄,媽媽對孩子說,都是地不平,媽媽打他,看他以後還敢不敢再絆倒我的孩子了。第二個孩子學習走路也跌了跤,趴在地上哭,他的家長也走過去,並不抱起孩子,他告訴孩子,學習走路摔跤是免不了的,我的孩子是勇敢的人,自己可以擦幹眼淚站起來。第一個孩子在媽媽的精心嗬護下學會了依賴和埋怨別人,後一個孩子則學會了勇敢和自立。
我們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困難和挫折在所難免。就現今的孩子來說,順利的連一塊絆腳石也沒有,以致於他們幼小的心靈承受不了一點點的打擊。因此,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使其經曆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煉,以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行,必然有利於其更好地適應社會。有鑒於此,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了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的概念。
所謂挫折教育,是指端正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遇到的難以克服的障礙和幹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個人需要不能滿足而產生的消極情緒體驗和心理狀態的一種教育。此種教育雖在我國有的學校已開始進行,但在幼兒教育中還是少有人問津的,因為在幼兒園幼兒接受的教育缺乏耐挫折力培養的成分,甚至有礙於挫折力的培養。但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已刻不容緩,這是培養跨世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不可等閑視之。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認為應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幼兒日常生活,循循善誘,持之以恒,以期最終達到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的目的。
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和教育的需要,創設某種情景,提出某些難題,讓幼兒通過動手動腦來解決問題,從而使他們逐步形成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出一種不怕困難、堅韌不拔和頑強進取的堅強意誌。例如孩子摔倒了,如果不嚴重,我們應鼓勵他自己爬起來,而不是急切地跑過去相扶;孩子想要的玩具、用品什麼的也要鼓勵其自己去做等,切不可過度的溺愛,事事包辦代替,最終會使其養成嬌弱的弱點,以至於一遇挫折便不知所措。例如,我們在幼兒園可鼓勵孩子們爭做值日生,為集體做點事;冬季來臨時,鼓勵他們早起晨跑、晨練,磨煉他們與嚴寒作鬥爭的意誌和毅力。要使幼兒體驗到勞累、體驗到艱辛,體會到生活中除了甜,還有苦和辣,使幼兒在各種環境下受到挫折和磨煉。也可以有意識地通過批評、懲罰、忽視等方式,使幼兒接受挫折教育。
當然,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也要有個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要注意適度和適量。
——要善於鼓勵孩子。
——要善於引導孩子。
——要多為孩子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總之,我們應當使孩子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障礙和挫折時,學會應對,並讓其在生活中漸漸學會獨立麵對一切。磨難和挫折最能鍛煉人的品質與意誌,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經曆。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並使其現實很好的融入於蒙台梭利教育目標,可以促進幼兒更好地麵對學習和生活中必然麵臨的困難和挫折,可以讓孩子早早學會自立、自強、自尊、自信,做到懂禮貌、守紀律,從而成為一個未來社會需要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