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曆年從教的積累與深思(2 / 2)

(2)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勇於嚐試是自信心的一種表現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勇於嚐試是自信心的一種表現。孩子是在無數次的嚐試過程中獲得進步、獲得發展的。我們要為孩子提供嚐試的機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穿衣裳、進餐等,家長包辦的多,大人想的是吃飽吃好,而孩子感興趣的是自己吃飯的動作和吃飯的過程,是他們自己的嚐試活動。

在嚐試過程中,因為孩子的經驗少,動作發展不完善,在嚐試過程中,往往是幫倒忙,好心辦壞事。例如:幫成人擦桌子,弄得滿身水;幫老師分餐具,將餐具掉在地上。

(3)好孩子贏得起也要輸得起孩子在習慣上的養成和社會性品質上的發展差異越來越大。我們必須重視素質教育的整體性、全麵性,不能隻側重某一方麵的教育,這樣對個體發展是不利的。當孩子參加競技比賽時(跳繩、投擲、表演比賽等)輸了就哭。麵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孩子們能夠承受多少?我們要重視孩子們的心理素質培養,共同關注,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孩子贏得起,更能輸得起。

(4)孩子似乎普遍缺乏忍耐的經驗孩子似乎普遍缺乏忍耐的經驗。在長輩的嗬護下,孩子們理應是家庭的中心,小太陽,舒適的居住環境,輕而易舉就能得到想要的食物和玩具,是長輩們無意間剝奪了孩子們學會忍耐的機會。成人對待孩子們的態度,有時會促使孩子缺少自我克製力,他們會無限製地提各種過分或無理要求。

(5)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自信心是一種優秀的性格特征。自信的孩子往往表現出樂觀、謙遜、勇敢、果斷等品質,並且富於創造性和探索精神,學習上積極主動,充滿興趣。我們常常會對孩子說:你能行!相信你一定會做得好。一句鼓勵的話,會給孩子無窮的力量。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長處,對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不要一味地指責、埋怨。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點、激發他的自尊心、自信心。

(6)做個勇敢的孩子當孩子跌倒時我們不要馬上去攙扶,要鼓勵他自己站立起來,讓他體驗跌倒後爬起來的經驗。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對於孩子將來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應當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勇敢的孩子。

(7)幼兒社會性發展和社會性教育幼兒社會性發展和社會性教育是幼兒教育領域近年來十分關注的問題。社會性的定義——﹡社會性是社會生活中人際交往的產物。人在交往中獲得了社會性。

﹡社會性是人的社會化的內容和結果,作為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所獲得的特性,社會性幾乎涉及人的社會生活及自身智力能力以外的所有內容。

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的進程,要求我們的教育要能跟上時代的節拍,我們的理念,我們的教育手段、方法都應該進行改革,關注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是學前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