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普通教學的特點與瓶頸(1 / 2)

從事普通幼兒教學多年,我經曆了從“沒什麼可教”到“不知怎麼教”的教學體驗,現在反思起來,這實際上也是普通幼兒教學的諸多特點所形成的瓶頸問題。再者,缺少多層次的、素質全麵的師資隊伍,也是製約普通幼兒教育教學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我們可以從下麵幾個小節裏來進行探討——(1)普通教學瓶頸的成因普遍教學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除了教學知識量、理論性、綜合性以及能力的局限性方麵,教學經驗的不足、對孩子以及其思維方式了解得不夠或不足,從而形成了普通教學的瓶頸問題。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麵。

教學法虛高的瓶頸普通教學對處於感性認識階段的幼兒來講,確實是不易理解和融會貫通的。對於學齡兒童我們可以進行灌輸,先入為主,因為他們知道什麼是即可,而對學前幼兒的一味灌輸、照本宣科就是死板的教條了。實事求是地講,教學法虛高的問題是難以從根本上促進和提升幼兒教育的發展的。

教學內容滯後的瓶頸普通教學教材具有相對地穩定性。但是,正是由於這種穩定性,才是教材內容有了不可避免地的滯後性的缺陷。不能密切關注社會的變化與發展,是教學內容滯後性的不足,加之教學的理論不能很好地接近發展的前沿與創新的成果,這都是瓶頸形成的原因之一。

教與學不和諧的瓶頸普通教學之教與學的不和諧是比較突出的。孩子們多不喜歡被人約束著的“要我學”的教學氛圍,而教師們也不得不在教的方麵下“狠”工夫,於是這就使得教與學陷入了不和諧的怪圈中,教學水平與質量不能大幅度的、整體的提升,是難以衝出這一怪圈的瓶頸問題。

(2)普通教學的教材因素我們知道,不能關注社會的變化與教育的發展,是普通教學內容嚴重滯後的成因,加之其教學理論不能很好地接近教育發展的前沿與教學創新的成果,這都是瓶頸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不注重社會性的變化和科學性的發展是普通幼兒教學教材的主要問題。這些教材因素包涵了——①不關注兒童社會性的進步與發展。教師對於所麵臨的教育對象缺少人文關懷,對於活生生的、發展變化的孩子缺少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沒有明確地“一切為了孩子發展”的教學思想,使孩子不能從內心得到成長,從精神得以豐富。

②不關注教學的效益與水平。這種教材導致教師大多缺少時間與效益的觀念,沒有讓孩子們通過一定時間的教學活動,得到一定的教學活動收益、實現一定的教學活動價值。

③不關注教學的策略與方法。普通教學的教材特點使教師一般沒有策略意識,沒有通過一定的手段、方法和計謀性思考來實現教學的最優化、效益化。它使教師不能根據教學任務的特點,正確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科學合理地組織教學活動、生動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④不關注教師自身的發展與提高。普通枯燥的教學內容使教師難以成為教學過程中的智慧領袖。傳統的教材局限性使教師不僅缺少廣博和專精的知識,更缺少機敏、幽默、豁達、洞察的智慧。

⑤不關注師幼生命價值的彰顯。按說幼兒教學過程應該是師幼人生中一段最精彩、最重要的生命經曆,是彼此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構成部分。可惜普通教學卻少有讓教師與兒童在經曆教與學的過程中,使他們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發展,生命價值得以彰顯。

實踐證明:不注重切合孩子的需要,而把教材上的理論加深、拓寬,不能豐富和還原幼兒教學教材的真實理念,隻會終滯在其教條的抽象重複上打轉,也就談不上在教學中高屋建瓴、厚積薄發,讓孩子感受教師的智慧和知識的力量。

(3)普通教學的教師因素幼兒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已成為製約學前教育質量提高的“瓶頸”。這又是普通教學的主要因素,其外部因素及教師的教育觀念與工作態度的內部因素,都是普通教學應對策略的特點之一。

大部分教師的經驗不足。尤其是新教師,缺乏相對的教學經驗,駕馭教材的能力弱,理不清孩子們的思維方式,同時對孩子的能力估計不準確;經驗豐富的教師即便是對教材比較精通,對重、難點把握的比較好,但難免會對一些教學的概念和知識流於粗略,而這對處於感性初期的幼兒來講,看似是簡單的問題也可能是一個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