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 蒙台梭利教學的初探與實驗(2 / 3)

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羅馬優良建築公會的支持下,為她帶來了研究和驗證提升世界正常兒童智力的機會:1907年1月6日,第一所“兒童之家”在羅馬的貧民窟聖羅倫斯區正式成立,3個月後第二所蒙台梭利“兒童之家”相繼成立。

“兒童之家”指的是能供給孩子發展機會的“環境”,它是“公寓中的學校”,不僅具有家的內涵,如成員的彼此關愛、輔助,環境中的一切設備也都符合兒童的需要和尺寸,更是幼兒受教育的場所。“家”裏的大人們必須經常致力於“學校”環境的改造,使它們適合於兒童的各項發展。

在兒童之家,蒙台梭利研製了能夠促進心智發展的種種教具,來提升人類的智慧,發掘無窮的潛能;也在這裏的觀察中體會出教師應該扮演的角色,產生了舉世聞名的蒙台梭利教學法。

在“兒童之家”裏,蒙台梭利應用在60位3~5歲小孩身上的方法,得到了驚人的成果。加上歐洲各報章雜誌、書籍對兒童之家生動的報道與描繪,使來自各國的參觀者絡繹不絕,樂口稱道,譽為奇跡。於是倫敦、瑞士、荷蘭等歐洲國家,紛紛仿效設立“兒童之家”,並邀請蒙台梭利前往開設師資訓練課程。

蒙台梭利於1912年和1915年兩次訪問美國,備受各界的歡迎。她的教育法在舊金山博覽會中的展示得到了大會唯一的兩麵金牌獎。1913年美國蒙台梭利教育協會宣布成立。以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或采用了蒙台梭利方法的學校一度達200多所。

年墨索裏尼下令關閉意大利所有的蒙台梭利學校,查禁她的著作。她本人也被迫離開祖國,逃往西班牙。又因西班牙內戰爆發前往英國,隨後輾轉反複,在世界各地遊學演講,在荷蘭、印度等地到處留下了她的蹤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7年,意大利政府才請她回國重建蒙台梭利學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蒙台梭利雖已耄耋之年,仍不辭辛勞,到各國巡回演講,指導教育工作,呼籲通過教育改造世界,促進世界和平。蒙台梭利在1952年5月6日逝世於荷蘭的努特維克,享年82歲。她不僅是著名的科學家,更是偉大的教育家,一生為了兒童,為了人類精神的複興及人性的發展,奉獻了她所有的智慧。

(2)蒙台梭利教學的社會屬性蒙台梭利教學環境中的社會屬性是不容置辯的。這是一個互動的、發自自然的、生活化的環境,是具有社會性發展的教學環境。

——蒙台梭利博士由研究中發現一個成功人格的養成,必定會經曆四個特別的發展階段:0~6歲幼兒期;6~12歲的兒童期;12-18歲的青少年期以及18~24歲的成人期。在每一發展階段均有其特定的發展目標。人處於每個階段均會出現共同的敏感特質,以幫助他循著特定的方向迅速而輕鬆地達成該階段的目標。因此唯有將屬於同一階段的孩子聚集在同一環境裏,教育者方能確實有效創造及經營一個符合該階段的共同目標及共同特質的發展環境。

此環境的設計具有足夠的挑戰性來提高孩子學習的反應,本著每個孩子過去經驗的巨大差異性,蒙台梭利教室提供的是讓他可以從許多不同程度的教材中做選擇的機會。當孩子從某一複雜活動的興趣轉移到另一個程度時,他也就成長了。而讓兩歲半到六歲的小孩在一起,可以使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齡層的模仿對象;而較大的孩子則可以從幫助年幼者當中來增強自己的知識。

在混齡的環境裏,孩子之間的自然年齡差距促成許多相互幫助以及相互學習的機會,而非相互競爭。孩子從不同年齡孩子身上可尋得自己過去以及未來的成長軌跡。因此在孩子的人格形成及發展過程中,混齡的環境所提供的良性社會互動要素更為多元及豐富。

(3)蒙台梭利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蒙台梭利那充分尊重幼兒個性、特別強調幼兒個體生命的發展和致力於學找一種發揮人類潛能的教育模式,在深深地吸引著許多國家的幼兒教育專家,而眾多的幼兒教育研究也都有表明,幼兒期是人的一生發展的關鍵期,是人類個體接受教育的起點,這個時期的教育既是不可預約的,也是不可逆轉的。因此,不少發達的國家將幼兒教育列為其教育改革的重要項目來建設。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對幼教的建設改革工作要把握、順應人與社會的發展這個中心來進行。

——毋庸置疑,蒙台梭利教育是應用完全區別於傳統教育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的,它強調教師和環境對幼兒發展的作用。她在教學中發現孩子有強烈的探索環境與周遭一切的本能,這種生命的衝動促使孩子從日常生活中學習並發展自我。她認為幼兒教育不僅限於教學,更不是係統的傳授知識,而應當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並對其全部的生活有所幫助。總之,蒙台梭利教育與傳統教育有太多區別之處,我用下麵的表格來顯示——蒙台梭利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蒙台梭利教育傳統教育混齡同班製(0~3、3~6)同年齡同班孩子自動自發的學習有教師帶領的學習利用教具自我訂正由教師來糾正錯誤孩子通過操作,自己教授自己學習由教師授課方式來學習以個體教學為主以團體教學為主教師是觀察者和引導者教師是焦點,給孩子很多影響教師極少阻止,中斷兒童進行中的活動兒童進行中的活動常因教師阻止而中斷兒童可以自由選擇教具教師決定孩子的教學內容和教具的使用十分重視兒童各方麵的學習和發展著重紙張作業並較重視社會性之發展安靜是孩子自己的選擇,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強製性的安靜為達成特定目的,有階段性的使用教具並無預定的指導與方法(強調教師的隨機性教育)對工作本身事件生發興趣和喜悅,並將之作為作業的內容由教師硬性規定作業從環境中取得紀律與規律由教師指揮秩序鼓勵孩子互助大多求助於教師兒童可自由選擇教具操作教師決定一切課程與教材兒童可依自己的進度學習教師決定兒童的學習進度兒童以自己的能力發現解答教師將答案或注解交給幼兒具體性的強調抽象性的強調為了培養秩序感,將教具放在固定場所,學習後必須歸位教具不必放在固定場所,學習後也不必歸位重視現實和誌向培養的遊戲操作重視抽象空想的遊戲兒童可以自由的引發和製造學習刺激由教師給予的學習刺激無獎懲教育以賞罰獎勵為引發學習動機之手段認同孩子的敏感期,針對孩子的發展特征進行教學對所有的孩子采用同樣的教育方法使用許多教具,使特定的技能得以發揮、發展在特定的技能發展上使用毫無相關的玩具(4)滲透性的蒙台梭利教育實踐近十年的蒙台梭利教育實踐,是我們中國農業科學院幼兒園不斷反思、不斷提高的豐富而卓有成效的實踐。其特點是在蒙台梭利教育觀念引導下,形成頗具特色的、深入探索的主題活動;以集體力量深入化的實驗研究;重視環境的組織與質量;承認兒童的權利和潛能,鼓勵園所、家庭和社區間的互動合作等等。我們的工作中有著蒙台梭利教育理論的清晰影子,但又有一些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是我們本土化的經驗和新觀念融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