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依次把物品拿出分辨是否是垃圾,垃圾放在垃圾的字卡下方,把能用的物品放在非垃圾的字卡下方進行分類
5.收教具、折疊墊布、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物品是否有用
變化與延伸:各種物品
注意事項:都用真實的物品
(16)
活動名稱:粉紅塔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大小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粉紅塔教具、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示範一:中央造塔
A.在工作毯中央目測由大至小積高,搭成塔形
B.雙手由上至下觸摸塔的四麵
C.把粉紅塔由小至大拿下來散放
D.收教具、收工作毯
4.示範二:兩邊對齊造塔
A.在工作毯中央目測由大至小兩邊對齊積高,搭成塔形,用最小的一塊進行比較,體會每一塊間隔都是一樣大的,再把最小的塔放回
B.把粉紅塔由小至大拿下來散放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最小的一塊粉紅塔
變化與延伸:1.三階段教學法——認識粉紅塔的大、小
2.粉紅塔與字卡、圖片配對
注意事項:1.小的粉紅塔用一隻手拿,大的用雙手拿
2.散放也要與工作毯平行
(17)
活動名稱:帶插座圓柱體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粗細、高矮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帶插座圓柱體四組教具、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將帶插座圓柱體由粗至細散放在工作毯上
4.左手抓柄,右手觸摸——由內向外觸摸柱的周長、高度、直徑,再觸摸洞的邊緣,把柱放回洞中,雙手觸摸柱與洞的邊緣
5.全部放回洞中再把座豎著雙手觸摸柱與洞的邊緣,感知是一樣高的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視覺辨別
變化與延伸:1.二、三、四組混合練習
2.戴眼罩練習
注意事項:二組混合擺成八字、三組混合擺成三角形、四組混合擺成正方形
(18)
活動名稱:彩色圓柱體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粗細、高矮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彩色圓柱體紅、黃、綠、藍盒、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打開盒蓋(木色麵在上)放在盒的上方,將彩色圓柱體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
4.在盒蓋上用目測由粗至細積高,雙手由上至下觸摸
5.把圓柱體拿下來散放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視覺辨別
變化與延伸:1.二組、三組(黃、紅、綠柵欄建構)任意組合
2.與圖片配對
注意事項:紅盒要由粗至細收入盒中
(19)
活動名稱:棕色梯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粗細、高矮、寬窄、薄厚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棕色梯教具、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在工作毯上方目測由粗至細搭成梯子,再用最細的一根去比較:右手食指由上至下觸摸兩根的接觸麵,放回最細的一根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最細的一根
變化與延伸:1.三階段教學法——認識棕色梯的粗、細
2.與字卡、圖片配對、玻璃球
注意事項:1.散放也要與工作毯平行
2.玻璃球由老師管理
(20)
活動名稱:紅棒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長短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紅棒教具、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在工作毯上方目測由長至短排列
4.用最短的一根由下至上比較:右手觸摸兩根的邊緣,放回最短的一根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最短的一根
變化與延伸:1.三階段教學法——認識紅棒的長、短
2.與字卡配對
注意事項:一塊工作毯不夠可以放二塊
(21)
活動名稱:色板一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顏色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色板教具第一盒、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把紅、黃、藍三色各拿出一塊在工作毯上排列
4.任意取另三塊進行配對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顏色
變化與延伸:1.三階段教學法——認識顏色:紅、黃、藍
2.在環境中找相同顏色配對
注意事項:不要摸板有顏色的部分
(22)
活動名稱:色板二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顏色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色板教具第二盒、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複習色板一進行配對
4.把色板橙色、綠色、紫色各拿出一塊排列,任意取另三塊進行配對
5.粉色、棕色、灰色、黑色、白色依次進行配對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顏色
變化與延伸:1.三階段教學法——認識各種顏色
2.在環境中找相同顏色、與字卡配對
注意事項:每次隻認識三種顏色的名稱
(23)
活動名稱:色板三
教育目的:按照顏色的深淺變化進行排序
教具構成:色板教具第三盒、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把一種顏色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
3.將色板由深至淺排序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視覺辨別
變化與延伸:1.其他顏色的深淺排序
2.自由造型
注意事項:不要把所有顏色混在一起,不容易區分
(24)
活動名稱:幾何體
教育目的:通過多種感官學習認識幾何形體的名稱
教具構成:10種幾何體:球體、橢圓體、卵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圓錐體、三角柱、三角錐、四角錐、投影板一盒、大筐、神秘袋、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球體滾動、觸摸,放在基座上,出示正方體、圓錐體觸摸放在球體旁邊
4.三階段教學法——認識形體的名稱:球體、正方體、圓錐體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教師
變化與延伸:1.幾何體與投影板、與實物、與字卡配對
2.戴眼罩練習、神秘袋工作
注意事項:1.盡可能在一組中選擇有明顯差別的幾何體
2.分三節課給幼兒展示:三個、三個、四個,先複習再展示
3.三個帶基座的幾何體要分開展示
(25)
活動名稱:幾何圖形櫥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形狀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幾何圖形櫥—示範櫥、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右手拿出三個形狀的嵌板放在工作毯旁邊,左手拿柄右手觸摸嵌板周長、窗,放入嵌板中,雙手觸摸窗的邊緣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圖形與窗
變化與延伸:三階段教學法認識圖形名稱: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注意事項:示範櫥第一次展示不教認識圖形名稱
(26)
活動名稱:幾何圖形櫥:等級排列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形狀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幾何圖形櫥—圓形、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右手拿出圓形嵌板散放在工作毯旁邊,左手拿柄右手觸摸嵌板周長、窗,放入嵌板中,雙手觸摸窗的邊緣
4.依次把六個圖形由大至小排列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圖形與窗
變化與延伸:1.與圖形卡片配對:實心—粗線條—細線條、按等級排列、記憶遊戲
2.圖形櫥順序: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多邊形、曲線形、平行四邊形
3.配對遊戲、記憶遊戲
注意事項:圖形要由大至小、最多邊至最少邊擺放
(27)
活動名稱:三角形盒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形狀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1個灰色大等邊三角形、2個綠色直角三角形、3個黃色等腰三角形、4個紅色等邊三角形、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灰色三角形,右手觸摸:“這是三角形”讓幼兒觸摸,推至工作毯左上方
4.出示2個綠色直角三角形、3個黃色等腰三角形、4個紅色等邊三角形分別組成三角形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黑色引導線
變化與延伸:1.四個三角形組成一個更大的三角形
2.任意組合
注意事項:三角形一組一組拿出
(28)
活動名稱:大六邊形盒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形狀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3個兩腰帶黑線的黃色等腰三角形、3個黃色等腰三角形、1個大黃色等邊三角形、2個灰色等腰三角形、2個紅色等腰三角形、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3個黃色等腰三角形,觸摸黑線組成三角形,推至工作毯上方
4.出示3個黃色等腰三角形、1個大黃色三角形;2個灰色等腰三角形;2個紅色等腰三角形分別組成六邊形、平行四邊形、菱形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黑色引導線
變化與延伸:1.找六邊形與三角形、菱形之間的關係:兩個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六邊形、三個菱形可以組成一個六邊形
2.任意組合
(29)
活動名稱:小六邊形盒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形狀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8個紅色等腰三角形、6個灰色等腰三角形、3個綠色等腰三角形、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2個紅色等腰三角形,觸摸黑線組成菱形,推至工作毯上方
4.出示6個紅色等腰三角形、6個灰色等腰三角形、3個綠色等腰三角形分別組成3個菱形、六邊形、梯形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黑色引導線
變化與延伸:1.找六邊形與三角形、菱形之間的關係:三個菱形可以組成一個六邊形、兩個梯形可以組成一個六邊形、兩個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六邊形
2.任意組合
(30)
活動名稱:長方形盒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形狀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紅色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一個、2個黃色等邊三角形、2個黃色直角三角形、2個綠色直角三角形、2個灰色直角三角形、2個黃色等腰直角三角形、2個綠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紅色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一個,觸摸黑線組成梯形,推至工作毯上方
4.出示2個黃色等邊三角形、2個黃色直角三角形、2個綠色直角三角形、2個綠色直角三角形、2個黃色等腰直角三角形、2個綠色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別組成菱形、三個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黑色引導線
變化與延伸:1.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2.任意組合
注意事項:一行擺放不下可以另起一行
(31)
活動名稱:藍色長方形盒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形狀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2個等腰直角三角形、3個直角三角形、2個等邊三角形、1個等腰三角形、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2個等腰直角三角形,觸摸組成正方形,推至工作毯上方
4.出示2個直角三角形、2個等邊三角形、1個直角三角形、1個等腰三角形分別組成長方形、菱形、梯形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教師
變化與延伸:任意組合
注意事項:取教具時用蓋子蓋上擋住教具有神秘感
(32)
活動名稱:二項式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大小、顏色、形狀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二項式教具、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由右下角開始依次把立方體拿出放在盒蓋上,再由大—小(左上角)放在工作毯上
4.第二層方法同上
5.由第二層開始指認顏色說出:紅色(盒蓋)—紅色(立方體)—把立方體放在蓋上,依次把4塊立方體都放在蓋上,再由大至小放回盒中
6.第一層立方體收入盒中方法同上
7.用盒蓋去與四麵進行比較顏色相同,蓋上盒蓋
8.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盒子
變化與延伸:顏色配對
注意事項:顏色配對時要相同顏色的放在一起
(33)
活動名稱:三項式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大小、顏色、形狀的視覺能力
教具構成:三項式、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由右下角開始依次把立方體拿出放在盒蓋上,再由大至小(左上角)放在工作毯上
4.第二層、第三層方法同上
5.由第三層開始指認顏色說出:紅色(盒蓋)—紅色(立方體)—把立方體放在蓋上,依次把立方體都放在蓋上,再由大至小放回盒中
6.第二、一層立方體指認顏色,收入蓋上、盒中(方法同上)
7.用盒蓋去與四麵進行比較顏色相同,蓋上盒蓋
8.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盒子
變化與延伸:顏色配對
注意事項:立方體邊指邊說出顏色再放在蓋上
(34)
活動名稱:神秘袋
教育目的:通過觸覺以及肌肉的感覺來培養感知物體的形狀、大小的能力
教具構成:神秘袋—內有物品5—6個、眼罩、工作毯、筐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將袋子裏的物品拿出介紹:“這是剪刀、橡皮等”,再放回袋中”
4.老師說出物品的名稱,請小朋友找出相對應的物品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視覺到觸覺
變化與延伸:1.戴眼罩練習
2.與字卡配對
3.兩個神秘袋
注意事項:袋中的物品要用自然的東西
(35)
活動名稱:觸覺板
教育目的:培養辨別光滑和粗糙的觸覺能力
教具構成:觸覺板盒、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示範一:粗糙的、光滑的
A.觸摸觸覺板邊摸邊說:“粗糙的、光滑的。”
B.請小朋友觸摸感知
C.三階段教學法—練習粗糙的、光滑的
4.示範二:粗細相同
觸摸粗細相同的部分反複說:“粗糙的、光滑的…”
5.示範三:粗細不同
A.觸摸粗細不同的部分體會:“最粗糙的、比較粗糙的、粗糙的、比較細的、細的。”
B.三階段教學法反複認識
6.示範四:觸覺板配對
分別找出兩個相同的觸覺板進行配對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板後有錯誤控製點
變化與延伸:1.戴眼罩練習
2.與文字卡片配對
注意事項:觸摸時不要太用力,以免傷到手。
(36)
活動名稱:布料配對
教育目的:通過觸覺以及肌肉的感覺來培養感知物體的能力
教具構成:布料5—6對、草筐、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各拿出不同質地的布料由上至下放在工作毯上,其餘布料進行配對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視覺辨別
變化與延伸:1.布料名稱練習:的確涼、泡泡紗、絲綢、牛仔布、絨布、棉布
2.戴眼罩練習
注意事項:布料材質區別要明顯
(37)
活動名稱:重量板
教育目的:訓練幼兒重量感
教具構成:重量板教具、工作毯、眼罩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兩組重量板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
4.雙手各拿起一塊重量板進行比較,一樣重量的板進行排列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木板的顏色
變化與延伸:1.三階段教學法—認識:重的、輕的,與文字卡片配對
2.戴眼罩練習
3.三組重量板進行比較
注意事項:用指尖托起重量板上下掂,易於比較
(38)
活動名稱:溫覺板
教育目的:培養觸覺的敏感度,認識溫度間的差異
教具構成:溫覺板、眼罩、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從盒中拿出溫覺板散放在工作毯上
4.各拿出不同質地的溫覺板由上至下放在工作毯上,其餘溫覺板進行配對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板子的顏色
變化與延伸:1.戴眼罩練習
2.名稱練習—大理石(涼)鋼板(冰)木板(溫的)毛氈(暖的)
3.日常生活中尋找實物進行配對
注意事項:雙手觸摸配對
(39)
活動名稱:嗅覺瓶
教育目的:發展幼兒的嗅覺經驗,使嗅覺更靈敏
教具構成:嗅覺瓶、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兩組嗅覺瓶各擺成一豎排,取左邊第一個,打開瓶蓋在鼻前輕輕劃過,放回原位
4.拿起右邊第一瓶,打開瓶蓋聞味道是否與左邊第一瓶相同,相同味道的一起放在工作毯上方,味道不同的放回原處,拿起第二瓶繼續進行配對
5.同樣方法拿左邊第二瓶與右邊進行配對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瓶底有錯誤控製點
變化與延伸:1.三階段教學法—名稱練習:花香、茶葉、胡椒粉、香油、咖啡、大料等
2.與文字卡片配對
注意事項:1.不要用太刺鼻的材料
2.盡量用氣味差異大的材料
(40)
活動名稱:味覺瓶
教育目的:發展幼兒味覺經驗,使味覺更靈敏
教具構成:味覺瓶、小勺、一杯清水、餐巾紙、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兩組味覺瓶各擺成一豎排拿起小勺,取左邊第一瓶,滴三滴液體在勺中,放入嘴中品嚐感知味道,用餐巾紙把勺擦幹淨,喝一口清水使嘴中的味道消失
4.品嚐右邊第一瓶(方法相同)品嚐味道是否與左邊第一瓶相同,相同味道的一起放在工作毯上方,味道不同的放回原處,拿起第二瓶繼續配對
5.同樣方法拿左邊第二瓶與右邊進行配對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1.三階段教學法—名稱練習:無味的、酸的、甜的、苦的
2.與文字卡片配對
注意事項:1.用顏色相近的液體
2.定期更換液體保證衛生
(41)
活動名稱:寂靜練習
教育目的:發展聽覺的能力學習肢體控製能力
教具構成:燭台、蠟燭、火柴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小朋友們走線後在線上坐好,教師點上蠟燭,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靜靜的傾聽,能聽到什麼聲音
4.睜開眼睛,請小朋友們告訴大家你聽到什麼聲音
5.吹滅蠟燭
6.收教具、收工作毯
變化與延伸:聆聽遊戲
注意事項:聆聽時閉上眼睛
(42)
活動名稱:聽覺筒
教育目的:發展聽覺的能力,使聽覺更靈敏
教具構成:聽筒紅盒、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聽筒紅盒放在工作毯上拿出擺成一豎排依次拿起在耳邊搖、聽
4.從中找出最強、最弱的筒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筒底下有錯控點
變化與延伸:1.兩組聽覺筒強、弱配對
2.與字卡配對、三階段教學法—認識:強的、弱的
注意事項:1.搖聽時在雙耳邊分別搖兩下
2.錯誤控製點是相同顏色相同圖案按聲音的強弱由大至小製作
(43)
活動名稱:聽覺筒:兩組配對
教育目的:發展聽覺的能力,使聽覺更靈敏
教具構成:聽覺筒紅綠兩盒、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兩組聽筒分別拿出各擺成一豎排
4.用綠色的聽覺筒去找紅色的聽覺筒進行配對
5.六組進行配對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筒底下有錯控點
變化與延伸:1.一組等級排列
2.兩組等級排列
注意事項:聽筒中所裝物質的聲音要遞增
(44)
活動名稱:奇特拉琴
教育目的:學習按五線譜彈出樂曲的旋律,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教具構成:奇特拉琴、琴下麵有五線譜、小盒—撥片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用撥片按照琴下麵的五線譜彈出樂曲
4.再換另一張樂曲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五線譜
變化與延伸:各種簡單的樂曲
注意事項:可以在桌子上彈奏
(3)數學教具
(1)
活動名稱:數棒
教育目的:認識數量1—10
教具構成:工作毯、由10—100公分的十根紅藍相間的木棒組成
操作方法:示範一:排列數棒
1.鋪工作毯,介紹名稱
2.取教具,由最短一根開始雙手握棒(兩端),平行散放於工作毯上
3.目測尋找並順序擺放,由長到短排列於工作毯左上邊緣
4.取最短一根,由下至上做錯誤控製
5.收教具,收工作毯
示範二:三段式介紹
1.鋪工作毯,介紹名稱
2.取教具,由最短一根開始雙手握棒(兩端),平行散放於工作毯上,並完成操作示範一
3.用手指由左至右一節一節摸過數棒,並念“1”,“你要不要感受一下1?”(一直摸到數棒末端的側麵,表示結束)
4.同樣方法介紹2、3
5.第二次介紹4、5、6、第三次介紹7、8、9、10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最短一根
變化與延伸:1.紙張工作
2.蒙眼遊戲
3.目測遊戲
注意事項:1.數棒紅色一端對齊工作毯左邊緣
2.從最長一根開始收回
(2)
活動名稱:砂質數字板
教育目的:認識數字1-10
教具構成:工作毯、砂質數字板
操作方法:示範一:介紹1、2、3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取出數字板“1”,放在毯子中間右手描寫並說出名稱“1”,“請你試著寫一寫1”,邊說邊把數字板推至幼兒麵前,請幼兒描寫
4.幼兒描寫完畢後將數字板“1”推置工作毯左上角
5.完成1-3後將三個數字板拉到幼兒麵前,做三段式練習
6.收教具,收工作毯
示範二:介紹4、5、6(方法同1-3)
示範三:介紹7、8、9(方法同1-3)
示範四:介紹0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複習1、2,“你還記得這個數字麼?這是1,請你試著寫一寫。”同樣方法複習“2”
4.出示“0”,“這是一個新的數字0。”
5.將三個數字板拉到幼兒麵前,做三段式練習
6.收教具,收工作毯
示範五:介紹10
1.同樣方法先複習8、9、1、0
2.將1和0合並擺放並說:“這是一個新的數字它是10”,請幼兒描寫數字“10”
錯誤控製:教具本身
變化與延伸:1.環境中找數量
2.製作砂數字板
注意事項:製作砂紙數字板的操
作在桌子上完成
(3)
活動名稱:數棒與數字卡
教育目的:認識10以內的數量與數名的概念
教具構成:工作毯2塊、數棒、數字卡
操作方法:示範一:數棒有序,數字卡有序
1.鋪工作毯,介紹名稱
2.取教具,按順序排列,兩根之間保留兩指距離
3.取數字卡片,並引導幼兒將數字卡從1-10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排列在右側工作毯
4.由“1”開始兩指連續數數棒
5.取數字卡“1”,進行指讀,並擺放在數棒1的末端,說:“這是1,這也是1”
6.同樣方法完成2-10
7.收教具,收工作毯
示範二:數棒有序,數字卡無序
1.鋪工作毯,介紹名稱
2.取教具,數棒散放,另一工作毯上數字卡散放
3.數棒順序排列,兩根之間保留兩指距離
4.從“1”開始完成數字卡與數棒的配對,同樣方法完成2-10
5.收教具,收工作毯
示範三:數棒無序,數字卡有序
1.鋪工作毯,介紹名稱
2.取教具,數棒散放,另一工作毯上數字卡順序排列
3.從“1”開始完成數字卡與數棒配對,同樣方法完成2-10
4.收教具,收工作毯
示範四:數棒無序,數字卡無序
1.鋪工作毯,介紹名稱
2.取教具,數棒散放,另一工作毯上數字卡散放
3.從“1”開始數字卡與數棒進行配對,放置在第三塊工作毯上,同樣方法完成2-10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數字與數量對應
變化與延伸:紙張工作
注意事項:紙張工作在桌上完成
(4)
活動名稱:紡錘棒箱
教育目的:數字與數量的結合
教具構成:工作毯、紡錘棒45根、紡錘棒箱2個皮筋9根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雙手取來紡錘棒箱,寫有“0”的一箱在左側,裝有紡錘棒的盒橫放在箱下側
2.介紹名稱
3.手指數字“1”,說“1”。從盒中取一根紡錘棒,放在左手中,雙手握緊,說“1”,並用箱中的皮筋套好,再放入寫有“1”的箱中
4.其他的數字同樣方法完成取紡錘棒的操作,最後指數字“0”,說“0就是沒有”,並用手摸一下空的盒子
5.全部完成後可與幼兒進行指令遊戲:“請把5的那一捆拿來給我。”
6.從“1”的那一捆開始拆下皮筋,將紡錘棒放回到盒中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棒多餘或棒不足
變化與延伸:係蝴蝶結
注意事項:最後介紹“0”
(5)
活動名稱:數字與籌碼
教育目的:數字與數量的結合
教具構成:工作毯、數字1-10、籌碼45個、控卡10張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由左至右橫向擺放控卡1-10
4.數字從盒中取出散放
5.取一個籌碼擺放在“1”的控卡上,再尋找到數字“1”擺放在控卡數字的位置上
6.由左至右擺放兩個籌碼放在“2”的控卡上,再尋找數字“2”擺放在控卡數字的位置上
7.3-10同樣方法完成
8.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控卡
變化與延伸:無控卡的操作(先擺數字再擺籌碼)
注意事項:1.先收籌碼再收數字、控卡
2.先完成有控卡的操作,再進行無控卡的操作
(6)
活動名稱:1-9的記憶遊戲
教育目的:數字與數量的結合
教具構成:工作毯、托盤、數字卡(裝在袋中)、盒子、珠子(或糖果)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幼兒與老師圍坐在工作毯四周)
3.數字卡取出扣放在工作毯中間,每人選擇一個數字卡
4.幼兒依次根據自己的數字取盒子中相應的珠子(數量)
5.幼兒全部取完後,依次將數字和珠子放回到袋子和盒子中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按數字取數量
變化與延伸:“0”的遊戲
注意事項:介紹“0”的遊戲時,第一次“0”在老師的手中,並老師最後一個取數量,為突出“0就是沒有”的概念
(7)
活動名稱:彩色串珠
教育目的:數字與數量的結合
教具構成:工作毯、小墊布、彩色串珠1-9、數字卡、數珠片
操作方法:示範一:三段式教學法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打開小墊布,取出彩色串珠,在小墊布右側無序擺放
4.使用數珠片點數1-9,在墊布上擺成等腰三角形
5.三段式練習:“你能把7的那個串珠棒給我嗎?”幼兒點數,並取給老師
6.收教具,收工作毯
示範二: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完成操作示範一,數完串珠擺到工作毯左上角,成直角三角形
4.數字卡散放,“你能不能把這個數字卡片和這個數量配上對?”從數量“1”開始,數字卡和數量配對
5.三段式練習,如:“你能不能把6的串珠棒遞給我”“能不能把數字7給我?”
6.散放配對練習:數字卡與數量散放,指一個串珠,“你能不能把這個串珠棒的數中字取來”,先拿串珠至於左邊,再找數字放在串珠邊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數量擺成三角形
變化與延伸:1.串珠與圖案(和相應顏色的彩色筆對應)
2.紙張工作(圖案與書寫)
3.使用打孔器
注意事項:紙張工作在桌子上完成
(8)
活動名稱:數棒合十
教育目的:學習合十
教具構成:工作毯兩塊、數棒、數字卡、“+”“=”符號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介紹名稱
2.取教具,數棒順序擺放在工作毯左側
3.取來數棒“1”,取來數棒“10”放在數棒“1”的上麵,左側紅色一端對齊“這是1,不知道還要幾個可以湊成10?”
4.取來數棒“9”放在“1”的旁邊,目測是否和數棒“10”一樣長
5.把數棒“10”撤走,放在數棒“9”的旁邊
6.擺上“+”和“=”符號
7.找出相應的數字卡放在數棒的末端
8.依次完成其他的操作
9.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數量為10的數棒
變化與延伸:1.可進行三段式練習“這是幾+幾的?”“你能找到另一個湊成10的加法嗎?”
2.紙張工作
注意事項:完成5+5時借用紅棒第五根
(9)
活動名稱:彩色串珠合十
教育目的:做合十練習
教具構成:工作毯、小墊布、彩色串珠(1-9)、金色串珠(10根)、小數字卡、“+”“=”符號彩色鉛筆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鋪開小墊布,彩色串珠順序擺成直角三角形,置於墊布左上角
4.取來串珠“1”和數字“1”放在墊布下邊緣,取來串珠“10”對應放在串珠“1”的上麵,判斷“不知道還要幾個才可以湊成10?”
5.取來串珠“9”和數字“9”,放在串珠“1”的旁邊,目測是否和串珠“10”一樣長
6.擺上“+”號“=”符號,並將串珠移至墊布右上方,對應擺上彩色鉛筆
7.依次完成其他的操作
8.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金色串珠
變化與延伸:1.書寫練習
2.數字與圖表(使用坐標紙)
注意事項:在工作毯或桌子上操作均可
(10)
活動名稱:塞根板(一)
教育目的:學習11-19數字的形成,以及數量、數名的結合
教具構成:工作毯、塞根板第一盒、彩色串珠(1-9)、金色串珠若幹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縱向),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取出塞根板縱向排列在工作毯左側,散放數字板
4.三段式練習:“你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數字1嗎?”依次找出數字2-9,橫向擺放在工作毯上方
5.散放1-9的數量(彩色串珠),逐一擺放在數字板下
6.用手指著板子上的數字“10”說:“這是10,請你找出10的量”
7.拿一串金色串珠(數量10)橫著放在數字“10”的右邊,再取數量“1”放在數量“10”的右邊,點數1、2、3、……11
8.拿數字板“1”插進塞根板變成“11”,並說:“這是11的數字”
9.其他數字依次完成
10.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視覺辨別
變化與延伸:卡片遊戲(幼兒抽簽,按照數字取量或者請幼兒用塞根板拚出某個數字
注意事項:1.數字數量對應時可以讓幼兒找其中的一項
2.操作完畢先收串珠再收數字板,最後收塞根板放入盒中
(11)
活動名稱:塞根板(二)
教育目的:十進位的練習
教具構成:工作毯、塞根板第二盒、彩色串珠(1-9)金色串珠若幹
操作方法:示範一:複習11-19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取出塞根板縱向排列在工作毯左側,散放數字板
4.數字板從“1”開始順序排列在工作毯上邊緣
5.彩色串珠散放,將數量與數字一一對應擺好
6.指塞根板上的數字“10”說:“這是10,請你找出10的量。”取來金色串珠“10”橫放在數字“10”的右邊,再取數量“1”放在數量“10”的右邊,連續點數:1、2、3、……11
7.找到數字板“1”插入塞根板組成“11”,並說:“這是11的數字。”
8.依次完成12-19的操作
9.收教具,收工作毯
示範二:20-99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複習操作示範一,之後介紹“這是20,請你找出20的量”,取來金色串珠,放在數字20的右邊地方,並逐一點數
4.同樣方法完成後麵的操作,一直到99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視覺辨別
變化與延伸:卡片遊戲(幼兒抽簽,按照數字取量或者請幼兒用塞根板拚出某個數字)
注意事項:11、19和20教師示範,12-18幼兒練習
(12)
活動名稱:一百板
教育目的:1.認識數字1-100
2.感受數的連續性
教具構成:工作毯、百格板、控製板、塑料盒10個(分別裝1-10、11-20……91-100的數字)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控製板放在百格板的左側,塑料盒橫放在板子上方
4.先取1-10的數字,散放在板子旁邊
5.左手指控製板上的“1”,右手找到數字“1”,進行對比,並放到百格板相應的位置上
6.依次完成其他數字的操作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控製板
變化與延伸:1.沒有控製板的操作
2.紙張工作
3.記憶遊戲
注意事項:1.逐一分組收數字
2.年齡較小的幼兒可先完成1-10或者1-20
(13)
活動名稱:數字卷
教育目的:練習書寫數字
教具構成:個、十、百、千位的工作紙、彩色鉛筆、數字卡1-9000、膠棒、曲別針(或夾子)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縱向擺字卡,1-9、10-90、100-900、1000-9000
4.取字卡“1”,在個位紙張上(綠色筆)寫“1”,順序往下寫
5.把個位和十位紙張粘貼起來,完成書寫(藍色筆—十位,紅色筆—百位,綠色筆—千位)
6.用曲別針或夾子固定卷起的數字卷
7.收教具
錯誤控製:數字卡
變化與延伸:在本上書寫
注意事項:1.必須一個一個卡拿著對照寫數字
2.在桌上完成
(14)
活動名稱:1、10、100、1000的介紹
教育目的:認識1、10、100、1000
教具構成:工作毯、托盤、一粒珠(用一個小盒裝)、一串珠、一百板、一千方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從一粒珠開始介紹:“這是一粒珠,1”
4.“這是一串珠”點數1、2、3、……10,“這是10”
5.用一串珠和一百板對比“一個10,兩個10……十個10就是一個百”
6.取字卡分別放在數量下麵
7.合並數量為“1111”,合並數字為“1111”
8.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數字與數量配對
變化與延伸:1.教師出示數字,幼兒擺出相應數量
2.或者教師出示數量,幼兒擺出相應數字
注意事項:先收字卡,再收一粒珠、一串珠、一百板、一千方
(15)
活動名稱:鳥瞰圖
教育目的:加深金色串珠量與字卡的認識
教具構成:鳥瞰圖毯子、大字卡、一粒珠若幹、一串珠若幹、一百板若幹、一千方若幹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從個位開始先取數字卡再取數量,“2”以後的數量要由下至上擺
4.十位,先擺字卡再擺數量,如:“60”“1個十,2個十……”數完再說“60”,之後從右到左排列在毯上
5.百位,操作方法相同,“900之後是多少呢?1000。”
6.千位,操作方法相同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數字與數量對應
變化與延伸:取字卡相等的量
注意事項:1.每做一位取一次教具,不要一次性把教具都拿過來
2.數完之後一定要說一遍完整的數名
3.收教具先從個位開始,直接放到盒裏
(16)
活動名稱:九的危機
教育目的:建立數概念
教具構成:工作毯、一粒珠(9粒)一串珠(9串)一百板(9片)一千方(1塊)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取9粒珠,一粒粒點數,縱向排列。
4.“9的後麵是什麼?”(10),再從教具櫃中取一粒珠,“9再來是10”擺好取來一串珠,和十粒珠對比
5.然後邊取邊數“1個十、2個十……9個十”,再取來一個10,“10個十就是一個百”,和一百板對比
6.然後邊取邊數:“1個百、2個百……9個百。900後麵是什麼?”
7.取來一個百“10個百就是一個千”,取來一個千進行對比
8.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點數
變化與延伸:數字與數量結合進行練習
注意事項:收教具時從教具櫃中另取來的數量要放回到原位
(17)
活動名稱:銀行遊戲加法(不進位)
教育目的:學習加法的運算
教具構成:工作毯2塊、題卡、絲帶、托盤2個、金色串珠組
操作方法:示範一:不進位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將大小字卡擺放在一塊工作毯上
4.兩位幼兒坐老師對麵,工作毯上幼兒麵前擺兩個托盤,選擇題卡1252+1342=
5.“請你到銀行取小的字卡1252”,對另一名幼兒說“請你到銀行取小的字卡1342”將取來的小字卡放在托盤中
6.“請你取1252的數量”,“請你取1342的數量”,從個位開始取數量
7.教師將數字卡分開擺放在工作毯左上方,並對應放好數量(千位開始放)
8.加數與被加數分別放好,絲帶放在數量下方
9.取“+”介紹加的意義“這是加好,請你試著寫一寫。加就是把兩個數量合起來。”
10.進行運算,從個位數量開始合並在絲帶下,並縱向排列逐一點數,取相應的大數字卡。十位、百位、千位相同方法完成
11.依照答案取大字卡
12.將加數與被加數、答案的數字卡分別合並,向右移,成豎式,念題
13.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題卡後麵的答案
變化與延伸:進位加法
注意事項:
(18)
活動名稱:銀行遊戲加法(進位)
教育目的:學習加法的運算
教具構成:工作毯兩塊、題卡、絲帶、托盤兩個、金色串珠組
操作方法:示範二:進位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兩位幼兒,每位幼兒一個托盤“請你到銀行取小字卡1252”“請你到銀行取小字卡1369”
4.請幼兒分別取兩個數量,從個位開始取數量
5.教師將數字卡分開擺放在工作毯左上方,並對應放好數量
6.加數與被加數分別放好,絲帶放在數量下方
7.從個位開始合並,並縱向排列在絲帶下點數,各位一共有11粒珠子,當數到10的時候,就要將10個1的金色珠放到取數量的托盤中換成1個10的串珠,並說“10個1就等於1個10,我要用10個1換成1個10”
8.將換回來的串珠和十位的珠子放到一起,再數個位上還有幾個金色珠(1個),並取相應的“1”的大數字卡
9.其他位進位方法相同
10.數字卡右移念題
11.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題卡後麵的答案
變化與延伸:一位進位到多位進位的加法
注意事項:先學習不進位的操作
(19)
活動名稱:加法板
教育目的:加強加法的練習
教具構成:工作毯、加法板、題卡、工作紙、鉛筆、托盤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加法板放置在工作毯中間
4.定規從盒中取出,先散放在右邊。藍色定規從“1”開始對齊加法板上邊緣向下排列在板子左側,紅色定規從“1”開始對齊加法板上邊緣向下排列在板子右側
5.念題:1+9=,抄題
6.取藍色定規1放在加法板上對應1的第一個格子裏
7.取紅色定規9放在加法板第一行2-10的格子裏
8.念題及答案:“1+9=10”,寫答案,做錯控
9.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題簽後麵的答案
變化與延伸:增加題簽難度
建議:1.收定規時可將盒子斜放
2.可先做1+的練習
(20)
活動名稱:蛇形加法
教育目的:練習10以內數的合成
教具構成:工作毯、題卡、彩色串珠、金色串珠、黑白串珠、小墊布、數珠片、紙張、鉛筆、托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