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及操作(3 / 3)

操作方法:示範一:(等十的)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擺黑白串珠成直角三角形,在小墊布的右側

4.照題卡擺好題(彩色串珠),抄題

5.使用數珠片點數到“10”,用金色串珠代替,替換下來的彩色串珠放在小墊布的左側

6.全部替換完,金色串珠邊擺在小墊布上邊數“1個十、2個十……”

7.演算:點數彩色串珠

8.收教具,收工作毯

示範二:(不等十的)

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前麵操作同示範一。當需要進位時,如果第一個是5的彩色串珠,第二個是6的彩色串珠,數到10的時候,6的彩色串珠還剩1個,前麵夠十用金色串珠代替,剩下的1用黑白串珠的1來代替

4.再從黑色串珠開始數,逢十就換

5.演算方法同示範一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演算

變化與延伸:更換題卡

注意事項:先完成等十的再完成不等十的

(4)科學文化

(1)

活動名稱:人體拚圖

教育目的:認識身體各部位、了解身體的組成

教具構成:人體的每個部位(放在托盤裏)竹筐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散放→按拚板→從上向下拚→頭→上身→上臂→身體→腿→腳

4.左手、右手、右腿不能隨意調換

5.收回:從頭開始,由上向下收回筐中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拚不出人

變化與延伸:1.紙張工作

注意事項:人體的左右手,腳等每一個部位都是不能對換的

(2)

活動名稱:左、右手

教育目的:區分左、右手分清身體的左、右

教具構成:圖片、絲帶、紙製手型字卡左、右地毯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卡片,左、右手→和自己的手配對

4.可以貼在一個地方,讓小朋友去配對

5.找一根繩子,係在右手上,認識右手,過幾天後,認識左手

6.讓小朋友去和大人的手去比較

7.配字卡,左手、右手

8.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分不清左、右

變化與延伸:1.與成人手比較2.紙張三段卡

注意事項:有條絲帶係在右手上,一周後,換在左手上

(3)

活動名稱:方向

教育目的:讓幼兒認識東、南、西、北

教具構成:指北針、兩組字卡(東、南、西、北)、地毯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找北和南,再找東、西,在地毯上放字卡三階段練習

4.用指北針去找(東、西、北、南)把字卡貼在教室的位置上

5.用另一組卡片去找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不辨方向

變化與延伸:1.不用指北針辨別方向

注意事項:字卡要大,貼在明顯位置

活動名稱:地球儀辨別遊戲

教育目的:辨認各大洲、各大洋

教具構成:地球儀、地毯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兩個人各坐地毯兩邊,對坐

4.玩拋接地球儀

5.說出大拇指指的位置的名稱

6.收工作毯,收教具。

錯誤控製:說出正確名稱

變化與延伸:滾球

注意事項:兩個人輪流拋接球

(4)

活動名稱:地球結構(三步卡)

教育目的:認識地球各部分結構

教具構成:地球、陸地、海洋、地核、地殼、地幔、外核、內核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A4紙對折剪開,畫兩套地球、陸地、海洋、外核、內核、地殼、地幔

4.字卡貼在圖下,將其中一套字與圖剪開,做成消音卡、字卡,另一套沒剪的是主卡

5.主卡、消音卡、字卡配對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卡後錯誤控製點

變化與延伸:1.地球結構小書

注意事項:收主卡有序收消音卡、字卡無序

(5)

活動名稱:中國地圖嵌板

教育目的:認識各省市地理位置、形狀

教具構成:兩組嵌板(有字和無字)用字卡配對地毯、中國地圖嵌板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散放→從左至右放在地毯的左邊(邊說名稱邊拿)

4.依次收回,從左至右,從上至下(可用手摸外輪廓,放入嵌版中)

5.用字卡去與各省市配對,收時:先收嵌板,再收字卡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不能放入

變化與延伸:1.製作小書(紙張工作)

注意事項:按從上→下,從左→右的順序拿、收

活動名稱:地圖與方向標簽

教育目的:了解中國地圖的東、西、南、北的方向

教具構成:中國地圖嵌板、東南西北字卡、托盤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把東、南、西、北字卡放在中國地圖嵌板上

4.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分不出來

變化與延伸:1.在嵌板上分辨方向

注意事項:字卡位置要擺對

(6)

活動名稱:各州三部卡

教育目的:了解地圖上陸地有幾大洲

教具構成:世界地圖嵌板、字卡、小托盤、地毯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出示有圖有字的卡→用有圖無字的配→配字卡

4.三步卡的製作(南極洲在做三步卡時可以不做,在用地球儀講的時候告訴孩子)

5.收時先收主卡——有秩序的收,消音卡、字卡——物質須收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分不清

變化與延伸:1.製作陸地小書

注意事項:南極洲在西半球中間,都屬於西邊

(7)

活動名稱:東半球與西半球

教育目的:了解地球分東、西半球

教具構成:世界地圖嵌板、字卡(東半球、西半球)、托盤、地毯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放字卡,東半球、西半球

4.用嵌板與字卡配對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放對字卡

變化與延伸:1.紙張工作①畫一個圓同教具大小,然後用嵌板在上麵畫②縮小圖,配字卡

注意事項:從自己居住的國家開始介紹

(8)

活動名稱:地形三步卡

教育目的:認識各種地形

教具構成:藍色=海水、棕色=陸地、三步卡、托盤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擺放主卡

4.配消音卡

5.配字卡

6.收主卡、消音卡、字卡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三步卡

變化與延伸:1.製作小書

注意事項:主卡有序收,消音卡、字卡無序收

(9)

活動名稱:基本地形的認識(模擬與圖片)

教育目的:認識各種基本地形

教具構成:河流、沙漠、瀑布、山、山脈、盆地等圖片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地形圖片

4.介紹地形名稱(三段式教學)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能夠說出準確名稱

變化與延伸:1.說出自己知道的地形

注意事項:小朋友可以拿來自己去過的地方的照片,認識當地的地形

活動名稱:地形與水的配合

教育目的:用水與各種地形配合,加深對地形的認識

教具構成:卡片、水、盆、粘土(橡皮泥)、小船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用橡皮泥當作陸地→用水代表海水→拿主卡和地形配對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主卡

變化與延伸:1.用石子配合

注意事項:可以折一條小船,加水要適量,在桌子上工作

(10)

活動名稱:地形小石頭的配合

教育目的:加深對地形的認識

教具構成:小石頭、卡片、勺(手)、托盤、刷子、兩個碗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出示主卡—倒石子在盤裏

4.用小石頭與卡片配對

5.收→有小勺一勺一勺的舀回碗中→用刷子掃到托盤的一角→再舀倒入碗中→用刷子掃幹淨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主卡

變化與延伸:1.旅遊時,觀察當地的地形

注意事項:小石子不要太少,準備一個小勺子

(11)

活動名稱:世界地圖——海洋

教育目的:了解地圖上有幾大洋

教具構成:世界地圖嵌板、字卡、小托盤、地毯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把世界地圖嵌板放在地毯中間,托板放在右下角

4.用右手在嵌板上的四大洋,並放說出名稱邊放字卡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分不清,配不對字卡

變化與延伸:了解四大洋的位置

注意事項:北冰洋在最北邊

活動名稱:世界地圖嵌板與字卡配對

教育目的:加深幼兒對世界地圖的認識

教具構成:世界地圖嵌板、字卡南、北、東、西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世界地圖,把方向卡散放在嵌板右側,邊說名稱邊放字卡

4.從自己居住的洲開始,放字卡東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收回)

5.放七大洲字卡(在嵌板上)(收回)

6.放四大洋字卡(收回)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用字卡與嵌板配上對

變化與延伸:1.紙張工作

注意事項:字卡不要太大

(12)

活動名稱:中國各民族節日

教育目的:認識中國各民族的節日

教具構成:中國地圖嵌板、圖片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擺上中國各省市嵌板

4.把過節的照片擺在嵌板下,並介紹節日名稱,風俗習慣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照片與嵌板不符

變化與延伸:1.各民族的風俗習慣

注意事項:每次5-6個

(13)

活動名稱:中國文化教學(食品)

教育目的:認識各地特色食品

教具構成:各地特色食品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地區名稱卡片

4.拿食物與地區配對→並放上相應的嵌板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1.農產品、礦產

注意事項:食品選擇最有本地區特色的

(14)

活動名稱:中國文化(衣)

教育目的:認識各民族的服飾

教具構成:中國有56個民族、台灣有9(10)個民族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卡片、分布地區嵌板

4.民族服飾與卡片配對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1.風俗習慣的了解

注意事項:每次5-6個

(15)

活動名稱:中國文化(住)

教育目的:認識各地居住的房屋

教具構成:蒙古包、窯洞、竹樓、四合院、吊腳樓、圖片、嵌板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嵌板→配圖片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1.不同的風俗習慣

注意事項:每次5-6個

(16)

活動名稱:中國文化(行)

教育目的:認識各地的交通

教具構成:圖片(水鄉、山區、城市)嵌板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嵌板→配圖片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1.各地的地理地形

注意事項:每次5-6個

(17)

活動名稱:各州動物

教育目的:認識各洲的動物

教具構成:動物圖卡、七大洲字卡、教具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字卡擺成一排,配嵌板

4.出示動物圖片與各洲配對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卡片後麵有標識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國家或地區有代表性的動物

注意事項:按歌曲順序排列七大洲的順序

(18)

活動名稱:國旗與國家配對

教育目的:認識各個國家的國旗

教具構成:國旗、嵌板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拿嵌板與各國國旗配對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國家上有字

變化與延伸:國旗與名稱配對

注意事項:每次5-6個,從自己的國家開始介紹

活動名稱:國旗製作

教育目的:加深對國旗的認識

教具構成:國旗主卡、彩色紙、墊板、膠棒、剪刀、作業紙、封皮、簽字筆、訂書器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主卡找和國家顏色相同的之製作

4.寫上名稱、訂成小書,寫上書名、製作人、時間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主卡

變化與延伸:不同國家的國旗

注意事項:每次5-6個

(19)

活動名稱:國旗與國歌配對

教育目的:了解各國的國歌

教具構成:每次5個國家的國歌,國旗

操作方法:1.放國歌,從國旗中拿出相配的國旗

2.收教具。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1.不同國家的國旗與國歌

注意事項:每次5-6個

活動名稱:各國的國花

教育目的:認識各國國花

教具構成:國名字卡、國花圖片、地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用各國國花與國家名稱配對

3.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圖片背麵有錯控標記

變化與延伸:各國的首都

注意事項:每次5-6種

(20)

活動名稱:各州娃娃

教育目的:認識各州

教具構成:各州娃娃、字卡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擺上娃娃:如非洲、亞洲、北美洲等

4.介紹服飾、本州的風俗習慣,居住地域情況等

5.配字卡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字卡配不對

變化與延伸:民族娃娃配對

注意事項:每次5-6個

(21)

活動名稱:無生命——三棱鏡

教育目的:引導幼兒探究的能力

教具構成:三棱鏡(萬花筒)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雙手拿,翻轉著看(彩虹)水的折射

4.看不同的圖像

5.收教具、地毯

錯誤控製:不同角度的看

變化與延伸:1.凹凸鏡、萬花筒

注意事項:翻轉著看

(22)

活動名稱:放大鏡

教育目的:引導幼兒探究的能力

教具構成:放大鏡、化石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右手拿放大鏡,把化石放在地毯上,用放大鏡近看、遠看。

3.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字卡與實物配對

變化與延伸:1.更換不同的物品

注意事項:更換可吸與不可吸的東西

(23)

活動名稱:無生命——磁鐵分類

教育目的:認識磁鐵,了解哪些是可吸的,哪些是不可吸的

教具構成:字卡(可吸、不可吸)、各種小物品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鋪墊布—放字卡

4.右手拿磁鐵一個一個試和字卡配對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字卡與實物配對

變化與延伸:更換不同的物品

注意事項:更換可吸與不可吸的東西

(24)

活動名稱:三態教學

教育目的:認識物質的三態

教具構成:桌子上工作、固體、水(藍色)、空杯子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放字卡、固體、液體、氣體

4.拿一個固體,捏一捏,在地上敲一敲,放在固體的字卡下麵“固體”

5.托盤,做倒水的工作,把裝有水的杯子,放在液體字卡下麵“液體”,把托盤放在右下角

6.拿一個空杯子,用手指在杯子裏摸一摸,然後拿起吹,再用手去摸,“氣體”放在氣體字卡下麵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配上對

變化與延伸:自然界的三態

注意事項:更換不同的固體、液體

在桌子上完成

(25)

活動名稱:石頭的形態

教育目的:了解各種礦石、沙層岩、火成岩、變質岩、沉積岩

教具構成:各種石頭、地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打開盒蓋,石頭與標簽對應(觀察)。

4.邊指邊念出名稱。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不認識各種石頭

變化與延伸:1.找大自然中的石頭(礦石)

2.石頭配對

注意事項:每次介紹3個

(26)

活動名稱:石頭配對

教育目的:加深對石頭的認識

教具構成:兩組石頭、墊布、托盤、地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鋪墊布,先放一組有字卡的石頭

4.用另一組配對—欣賞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配上對

變化與延伸:不同種的石頭配對

注意事項:5-6對

(27)

活動名稱:生命與無生命

教育目的:區分有生命與無生命

教具構成:墊布、石頭、頭發、扣子等、字卡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鋪墊布,放字卡,用物品與字卡配對。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實物區分

注意事項:更換不同的實物進行區分

(28)

活動名稱:生命—植物與動物

教育目的:區分動物與植物

教具構成:墊布、字卡、皮帶、雞蛋殼、樹枝、綠豆、種子、桔子、羽毛、魚骨、紙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鋪墊布,放字卡,拿各種東西與字卡配對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實物

注意事項:要有深度的東西

(29)

活動名稱:植物與動物的分類卡

教育目的:區分動物與植物

教具構成:字卡、植物、動物圖片、墊布、托盤骨頭、皮子、樹枝、蛋殼、種子、豆子、羽毛、紙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鋪墊布,放字卡,拿圖片與字卡配對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配上對(老師)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圖片與實物

注意事項:卡上麵的襯紙要同色,教具準備有深度

(30)

活動名稱:觀察植物

教育目的: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教具構成:觀察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收集植物圖片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告訴幼兒正確名稱,告訴孩子(樹幹、樹枝、樹葉、樹根)

4.觀察時從上向下,葉、枝、幹、根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圖片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植物

注意事項:可以去戶外,植物園,公園觀察

(5)曆史部分

(1)

活動名稱:認識時間—沙漏

教育目的:認識時間,體會時間

教具構成:沙漏、時鍾、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把沙漏倒置與時鍾對照

4.觀察沙子漏完所需時間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時鍾

變化與延伸:觀察不同時間的沙漏

注意事項:沙漏可以準備1分鍾、2分鍾、5分鍾的

(2)

活動名稱:時鍾

教育目的:認識整點時間及半點時間

教具構成:工作毯、時鍾、三步卡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主卡(按順序)

4.配消音卡

5.任意拿字卡,用時鍾與主卡配對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主卡

變化與延伸:半點時鍾空白時鍾時鍾製作

注意事項:主卡有序,消音卡、字卡無序

(3)

活動名稱:時鍾配對

教育目的:加深對時鍾的認識

教具構成:時鍾卡片主卡、時鍾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拿時鍾與時鍾卡片上麵的時間配對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時鍾

變化與延伸:認識時鍾

注意事項:用時鍾與卡片配對

(4)

活動名稱:我的一天

教育目的:認識一天的時間

教具構成:印有空白時鍾的紙、紅藍筆、膠棒、小紙條、墊板、老師製作好的“我的一天”工作紙、曲別針。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對照老師製作好的“我的一天”工作紙,在空白時鍾紙上用紅藍筆劃出與小紙條相對應的時間,並把小紙條貼在時鍾的下麵

4.將作好的“我的一天”工作紙用曲別針固定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字卡與實物配對

變化與延伸:更換不同的物品

注意事項:更換可吸與不可吸的東西

(5)

活動名稱:1小時60分

教育目的:認識1小時有60分鍾

教具構成:時鍾、工作毯、紅藍插棒、托盤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用手指著時鍾,從1開始連續數邊數邊插紅藍插棒至60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時鍾

變化與延伸:

注意事項:從1開始擺放

(6)

活動名稱:13點到24點

教育目的:認識13點到24點

教具構成:1至12點數字、13至24點數字、空白時鍾、托盤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用手指時鍾上麵的數字並把1至12的數字放進教具時鍾裏麵

4.13點的位置與1點位置相同,把數字1拿下放入數字13

5.依次完成剩下的操作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時鍾

變化與延伸:用照片與時間配對

注意事項:先完成1至12

(7)

活動名稱:一周的日子

教育目的:知道一周有幾天

教具構成:作業紙、字卡、托盤、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那字卡與作業紙左側的日子進行對照,並擺在相應的位置

4.依次完成全部的配對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工作紙左側的日子

變化與延伸:時間線

注意事項:中英文配對

(8)

活動名稱:一個月的日子

教育目的:知道一個月有幾天

教具構成:工作毯、字卡、數字卡、緞帶對照卡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把緞帶及“一個月的日子”字卡擺好

4.取數字卡和緞帶上的日子配對,擺在對照卡的右邊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緞帶對照卡

變化與延伸:製作月曆

注意事項:緞帶上的字卡等距

(9)

活動名稱:月曆製作

教育目的:學習製作月曆

教具構成:白紙、畫有格子的作業紙、圖片、膠棒、台曆、紅藍筆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在印有表格的作業紙上填寫年、月,按台曆寫上星期一至星期日

4.按台曆寫上日期

5.把圖片和填寫好日子的作業紙粘貼在白紙上

6.完成後與台曆作對照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台曆

變化與延伸:其他月份的製作

注意事項:中英文配對

(10)

活動名稱:活動月曆

教育目的:知道使用活動閱曆

教具構成:月曆、活動月曆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用手指月曆上的月份,教具和月曆配對

4.當天的日期框上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台曆

變化與延伸:節假日畫上不同的顏色

注意事項:可以先把數字全部放在右側

(6)語言教具

(1)

活動名稱:金屬嵌板

教育目的:為書寫做準備

教具構成:白紙(與嵌板一樣大)、墊板、教具、筆托、彩色筆、鉛筆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拿墊板—白紙—窗、拿筆托—鉛筆—彩色筆、用鉛筆寫名字

4.放窗用鉛筆畫出輪廓,用彩色筆畫出線條

5.收教具

錯誤控製:嵌板

變化與延伸:1.用嵌板畫

注意事項:金屬嵌板的排列順序

(2)

活動名稱:米盒與砂質字母板

教育目的:學習書寫與發音

教具構成:米盒、砂質字母板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拿字母板→用右手兩指在字母板上描寫字母、邊寫邊發音(兩次)

4.用右手在米盒裏寫字母

5.重複寫幾遍

6.收教具

錯誤控製:字母板、老師

變化與延伸:在咖啡粉上、彩砂以及黑板上寫

注意事項:反複練習書寫、發音

(3)

活動名稱:黑板與砂字母板

教育目的:學習書寫與發音

教具構成:黑板、粉筆、砂字母板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拿字母板→用右手兩指在字母板上描寫字母、邊寫邊發音(兩次)

4.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母

5.重複寫幾遍

6.收教具

錯誤控製:砂字母板

變化與延伸:在紙上寫

注意事項:反複練習書寫、發音

(4)

活動名稱:製作砂紙字母板

教育目的:練習書寫、發音

教具構成:和字母板相同大小的紙、油畫棒、棉簽、與字母板顏色相同的彩砂、書皮、釘書機、硬紙板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把紙放在字母板上→用油畫棒拓字母→把紙放在硬紙板上→、抹膠(按筆順)

4.散沙(按筆順)→輕數10下→把多餘的砂倒回

5.做5個釘成一本小書

6.寫上書名《字母小書》或《拚音小書》姓名、日期

7.收教具

錯誤控製:字母板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字母

注意事項:抹膠、倒砂的順序,同書寫的順序

(5)

活動名稱:描寫名字

教育目的: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字母、拚音)

教具構成:名卡、薄透的紙、大曲別針、筆(紅、藍)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將紙用曲別針別在名字卡上

4.用筆(紅、藍)描自己的拚音卡(自己的名字)

5.可帶回家,可送給本班小朋友

6.收教具

錯誤控製:名卡

變化與延伸:1.描父母的名字,同學的名字

2.描電話號碼

注意事項:邊描可邊拚讀

(6)

活動名稱:含有動物圖形的字母練習紙

教育目的:練習寫字母、發音

教具構成:作業紙、筆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拿動物作業紙

4.用筆在動物上描寫(字母)

5.在作業紙上練習寫字母

6.塗色、寫名字

7.收教具

錯誤控製:作業紙上的字母

變化與延伸:1.不同的作業

注意事項:筆順正確

(7)

活動名稱:三維立體與平麵配對

教育目的:找出相同的

視覺辨別,為閱讀做準備

教具構成:動物卡片、動物模型、皮筋、托盤、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擺放動物卡片

4.用模型與卡片配對

5.收教具

錯誤控製:配上對

變化與延伸:1.不同的動物卡與模型

注意事項:先套上皮筋

(8)

活動名稱:尺寸的搭配

教育目的:練習區分大小,為閱讀做準備

教具構成:打印的圖片(花或風景)大小各7張、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首先擺放大卡片

4.再放小卡片

5.收教具

錯誤控製:配對

變化與延伸:1.不同的卡片

注意事項:小卡片放在大卡片的右下角

(9)

活動名稱:方向搭配

教育目的:書寫時順序不能改變

教具構成:托盤、曲別針盒、控製卡、操作卡、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從上到下依次放控製卡、操作卡,托盤放旁邊

4.取出曲別針散放右下角

5.每次拿一個曲別針與控製卡配對,配好一組取下放回操作卡上,再放第二組,直至放完為止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控製卡

變化與延伸:可更換材料進行練習

注意事項:操作卡的起始處畫一個點

(10)

活動名稱:照片與環境配對

教育目的: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教具構成:照片、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逐一取照片與教室內的實物配對。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是否配對

變化與延伸:人名與孩子配對

注意事項:照片要清楚。

(11)

活動名稱:語音筒

教育目的:練習發音、辨別

教具構成:語音筒、砂字母板、小墊布、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打開墊布

4.用手描砂字母板,邊描邊念

5.從語音筒裏依次拿出物品,念名稱

6.三段式教學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字母(語音筒)

注意事項:筒中有5-6個東西

(12)

活動名稱:聲母工作業

教育目的:學習聲母

教具構成:圖片、活動拚音盒、托盤、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圖卡,然後說出名稱,找相應字母放在圖案旁邊

4.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圖卡後麵有標記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圖片配不同的聲母

注意事項:每次圖卡超過10張

(13)

活動名稱:接吻卡

教育目的:學習拚讀

教具構成:有控製線的圖片和字卡、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放圖卡的上半部分

4.再配圖卡的下半部分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控製線,背麵有標記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圖卡

注意事項:卡片數量不要過多

(14)

活動名稱:文字與房屋

教育目的:學習漢字

教具構成:圖卡、字條、托盤、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圖片,念上麵的字

4.把字條從窗戶穿過去,邊穿邊念

5.可以反複練習幾次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房屋和字

注意事項:一點點的拉動字條

(15)

活動名稱:文字工作業

教育目的:學習句子

教具構成:字條、畫頁、托盤、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放畫頁,用字條與畫頁配對

4.看錯控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圖卡背麵的標記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圖片與字條

注意事項:句子不宜過長

(16)

活動名稱:句子配對

教育目的:培養幼兒學會讀句子。

教具構成:句子卡、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地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將句子卡放在地毯上。

4.進行配對如:“今天的月亮”配“真明亮”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句卡後有標誌。

變化與延伸:讀小短文

注意事項:句子完整性

(17)

活動名稱:反義字與反義詞

教育目的:學習反義字、反義詞

教具構成:卡片、工作毯、托盤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拿出圖片

4.先放上一組作參照,然後用另一組配對

5.邊看邊念出上麵的內容

6.看錯控

7.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卡片背麵的標記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字與詞

注意事項:每組5-6個

(18)

活動名稱:服從指令遊戲

教育目的:學習認讀,並且作相應的動作

教具構成:字條、托盤、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老師拿出一張字條,指、讀上麵的字,再請小朋友讀一次

4.做出相應的動作

5.再看另一張,方法同上

6.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字條

注意事項:每組不超過6張

(19)

活動名稱:部首組字

教育目的:學習用部首組字

教具構成:作業卡、托盤、鉛筆、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作業卡

4.把組的字寫在作業卡上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卡片後麵有錯誤控製點

變化與延伸:組字後再組詞

注意事項:每次隻出示兩個部首

(20)

活動名稱:讀的卡(短句練習)

教育目的:認讀漢字、了解相關知識

教具構成:有圖有字的卡、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出示卡片(上麵有圖下麵有字)

4.讀後裝訂成一本小冊子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老師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讀的卡

注意事項:小冊子不超過6頁

(21)

活動名稱:同音異義字

教育目的:認識同音不同字的字

教具構成:音卡、字卡、托盤、工作毯

操作方法:1.鋪工作毯、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放音卡

4.然後配字卡

5.收教具、收工作毯

錯誤控製:卡背麵的標記

變化與延伸:不同的音卡、字卡

注意事項:字卡3-4張,音卡5-6張

(22)

活動名稱:如何教孩子看書

教育目的:培養幼兒的看書習慣。

教具構成:書

操作方法:1.取一本書在桌前坐好。

2.介紹名稱

3.先看封麵,讀出書的名字。

4.一頁一頁的翻看書。

5.看完後,放回書架。

錯誤控製:是否認真看書

變化與延伸:讀書

注意事項:書的頁數不要太多。

(7)藝術教具

(1)

活動名稱:剪的工作

教育目的:學習使用剪刀練習剪紙

教具構成:紙條、剪刀、托盤、信封、鉛筆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把教具放在桌上,拿鉛筆在信封上寫上名字

4.左手拿起剪刀,右手握住剪刀柄做打開、關閉的動作兩遍(邊做邊說:“打開,關閉”)

5.左手拿紙條,剪完後的紙在盤子裏

6.拿信封,把剪得紙一片一片的裝進去

7.收教具

錯誤控製:紙上畫的線

變化與延伸:剪粗線條、細線條、穗條、弧線、之字、剪迷宮

注意事項:展示工作時要展示剪刀的使用方法

(2)

活動名稱:粘的工作

教育目的:利用各種材料粘貼

教具構成:瓶蓋、膠水、棉簽、鉛筆、彩條、作業紙、清水杯、托盤、墊紙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把托盤放在桌子上,用鉛筆在作業紙背麵寫上名字

4.①先把膠水塗在紙上,然後拿彩紙條隨意粘在作業紙上

②拿小彩紙,把膠水塗在上麵,然後粘在作業紙上(隨意粘)

5.整理:把棉棒放在墊紙上,瓶子蓋放入清水中

6.收教具折墊紙、1/3向下、1/3向上、1/3由左到右、1/3由右到左卷——擰——扔入垃圾桶中

錯誤控製:托盤和放在紙的抽屜盒上有相應數字

變化與延伸:粘通心粉、豆子

注意事項:清洗瓶蓋

(3)

活動名稱:蠟筆畫

教育目的:學習用蠟筆畫

教具構成:蠟筆、作業紙、鉛筆、墊紙、托盤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鋪墊紙——寫名字

4.用蠟筆在紙上任意畫,塗色均勻

5.收教具

錯誤控製:不能畫出作業紙外

變化與延伸:自畫像、水粉畫、水彩塗鴉、用大畫架繪畫、水墨畫等

注意事項:把蠟筆的包裝紙剝下來

(4)

活動名稱:創意畫——用保鮮膜做畫

教育目的:用多種不同的材料做畫

教具構成:圍裙、保鮮膜、水桶、刷子、三原色(加水多一些)、托盤、布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先在桌子上鋪上墊紙、水桶下墊上紙

4.用刷子在紙上刷色,顏色刷滿作業紙把保鮮膜蓋上畫上麵,然後用雙手十指捏、抓、敲

5.曬幹把保鮮膜掀開

6.收教具

錯誤控製:顏色不濺在身上

變化與延伸:1.滾珠畫、手指印畫、對稱畫、吹畫

2.串項鏈、編織

注意事項:1.刷子混色後要衝洗

2.保鮮膜要比作業紙大

(5)

活動名稱:建構

教育目的:嚐試建構

教具構成:橡皮泥、牙簽、硬紙板、托盤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把托盤放在桌子上,拿硬紙板放在桌子中間

4.從碗中拿牙簽,橡皮泥進行建構

5.建構好後放在教室一處(晚上拿回家)

6.收教具

錯誤控製:橡皮泥連接牙簽

變化與延伸:用蘋果土豆等來建構

注意事項:不要紮到手

(6)

活動名稱:染的工作

教育目的:學習染色

教具構成:圍裙、托盤、色水、紙巾、墊紙、作業紙、鉛筆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穿圍裙,在作業紙上寫名字

4.在紙巾折疊三次

5.紙巾在色水中蘸,換不同的地方蘸另一種顏色

6.輕輕的把蘸色的紙巾打開,鋪在作業紙上,曬幹

7.收教具

錯誤控製:能印染開

變化與延伸:紮染

注意事項:輕輕打開作業紙巾不要破

(7)

活動名稱:印的工作

教育目的:用不同形狀的海綿印出各種圖案

教具構成:不同形狀的海綿、印泥、紙、圍裙

操作方法:1.取教具

2.介紹名稱

3.在紙上印出自己想要的圖案

4.可以換一種形狀的海綿

5.收教具

錯誤控製:在作業紙的範圍內印染

變化與延伸:手指印畫

注意事項:不要把海綿上的顏料蹭到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