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上麵的小節裏我們對蒙台梭利教學教具做了一個大盤點,並對其教具的使用與操作也有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在下麵的小節裏將列舉一些有多麵代表意義的蒙式教學活動案例——
(1)蒙式教學音樂活動案例
蒙式教學的音樂活動讓幼兒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學會理解音樂作品的美麗和人性的真、善、美,以及藝術與生活和自然的關係。讓幼兒在認識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去認識自然和社會,讓幼兒在體會音樂作品情感的過程中去體會自己的情感並學會表達情感,讓幼兒在欣賞音樂作品的美麗的過程中去認識人性的真、善、美,並引導他們把表達真、善、美作為生活和人生的重要內容。
如《秋天的落葉》、《歡樂的草原》、《達娜的歌》、《睡夢國》這些作品等,還可以學會收聽一些音樂節目,達到讓幼兒喜歡音樂的教育目標。下麵舉一我們農科院幼兒園的音樂活動案例——
活動名稱:小烏鴉
活動目標:學唱4/4拍歌曲小烏鴉,會深情地演唱,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準備:音樂光盤、啞鼓、音叉、舞板
活動進行:
複習節奏:大腳大、蔬菜歌
學唱歌表演:小烏鴉
認識樂器:西班牙舞板
音樂遊戲:疾速停
欣賞:富尼古拉尼古利音樂
結束
附:
小烏鴉
路上開滿野菊花呀,飛來一隻小烏鴉呀。
他的媽媽年紀大呀,坐在家裏飛不動呀。
多可愛的小烏鴉呀,多懂事的小烏鴉呀。
一天到晚在外玩耍,急急忙忙趕回家。
小烏鴉銜來蟲子,一口一口喂媽媽。
飛來飛去的小烏鴉呀,是媽媽把它喂養大。
音樂活動
活動名稱:大魚、小魚和蝦蟹
活動目標:1.記憶節奏
2.培養良好的音樂常規,“學習看指揮”
活動準備:打擊樂器若幹(三個種類)、CD音樂、海鼓、絲巾若幹
活動過程:1.“疾速停”進入活動室
2.靜聽活動:海鼓的聲音
介紹樂器:海鼓
3.節奏遊戲:大魚、小魚和蝦蟹
A.按節奏說出兒歌B.按角色分別說出兒歌
C.按角色分說、合說兒歌D.用樂器演奏不同角色,重複C的活動
(大魚→鈴鼓小魚→碰鍾蝦蟹→手鈴)
活動結束:節奏遊戲\[歡樂的草原\]
蒙氏音樂大綱
一、在線上行走
1.踩在線上走(間隔一臂)
2.每走一步摸一下腳跟和腳尖
3.持物走(水杯、響鈴)
二、線上小組活動
1.鍾鈴
A.用歌聲唱出鍾鈴的聲B.微笑的標準音AC.鍾鈴配對
D.高音與低音E.名稱的練習(可與鍵盤結合)
2.聽覺訓練
A.聲音配對(卡片)B.跟我學(樂器辨認)C.靜聽遊戲
3.噪音練習
A.小動物的叫聲(指卡片學叫聲)
B.交通工具的聲音
C.擬人的聲音(老人、男人、女人)
4.和聲的練習
A.歡樂的農場(沒有音高的合唱)
5.即興創作
A.交響曲(春天、驚愕)B.節奏創作(圖片)
音樂活動
活動名稱:小蜘蛛
活動目標:1.學唱歌曲小蜘蛛,感覺2/4拍附點音符的演唱方法。
2.通過音樂律動,激發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
3.認讀4分、八分節奏卡。
活動準備:4分、8分節奏卡片、CD光盤、音叉、響板、絲巾若幹
活動進行:1.律動“疾速停”進活動室。
2.微笑的標準音:A
3.學習歌曲:小蜘蛛
4.認讀節奏卡:4分、8分節奏,並用肢體樂器演奏。
5.呼吸練習:吹蠟燭
6.遊戲:歡樂的大草原
7.結束
音樂活動
活動名稱:歡樂舞
活動目標:1.用清唱的方法演唱歌曲,體味音樂。
2.肢體動作練習。
3.感受強音。
活動準備:音樂光盤、節奏卡、動作卡、絲巾
活動進行:1.律動:粘粘舞進入教室
2.靜聽:微笑的A
3.複習歌曲“小蜘蛛”
4.肢體動作練習:歡樂舞
5.感受音樂《驚愕》結束
6.結束
音樂活動
活動名稱:三隻小豬
活動目標:1.“哼鳴”演唱的方法練習。
2.通過遊戲“三隻小豬”複習二分.四分、八分節奏。
3.通過律動:急速停“記憶音樂。
活動準備:音樂光盤、節奏卡、啞鼓
活動進行:1.律動:尋找
2.靜聽活動:音叉
3.演唱歌曲“小烏鴉”。
4.認讀二分、四分、八分節奏卡。
5.節奏故事:“三隻小豬”。
6.律動:疾速停
7.結束
音樂活動
活動名稱:嘸
活動目標:1.培養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
2.使用不同的發聲方法進行嗓音練習
3.練習四分休止
活動準備:音樂光盤、動物手偶、唇印節奏卡片
活動進行:1.歌曲演唱:小妞妞
2.節奏遊戲:包子卷子
3.節奏練習:唇印與嘸
4.嗓音練習:小動物會說話(出示手偶)
5.律動:咿比呀呀
6.結束:貓咪之歌
活動名稱:Ta TiTi
活動目標:1.認識4分音符Ta和8分音符TiTi
2.通過遊戲感受節奏
活動準備:4分、兩個8分音符的圖卡各一張;聲勢譜;響板一個;絲巾若幹;音樂碟片
活動過程:開始部分——音樂遊戲“疾速停”(進教室)
一、發聲練習:大蛀牙
二、學唱歌曲:小妞妞勾勾手
難點:掌握節奏型| 0 × |;| × × |;
|×× ×|;|×× ××|
三、 複習歌曲:金色太陽 (鞏固弱拍起的唱法)
四、節奏練習:
1.介紹4分音符ta和8分音符titi
2.出示節奏譜表,進行聲勢練習
五、呼吸訓練:天線寶寶吹蠟燭
六、感受音樂:歡樂的大草原
七、自然結束:請每位小朋友疊好絲巾,交還給老師。
附:歌曲——小妞妞勾勾手
活動準備:CD機、音樂光盤、鋼琴、動作圖卡、音叉
活動目的:1.認識標準音la
2.引導孩子嚐試大膽地進行音樂表現與創作表演,從中獲得愉悅和美感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急速停(進教室)
二、靜聽遊戲:微笑的標準音La
1.介紹音叉,認識標準音La
2.微笑的標準音La(在鋼琴上分辨)
三、模仿秀:歡樂舞
1.出示動作圖卡,請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2.跟隨音樂的節奏做出圖卡上的動作
四、結束律動:小英雄
學前階段幼兒多數愛說唱、樂舞,對音樂活動總顯出濃厚的興趣。運用音樂活動挖掘最為幼兒喜愛的音樂、樂器、道具,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著重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律動感,並通過升華再創造進一步表現美的教學活動。使幼兒在感知美的活動中得以提升個體的人性之美。
總之,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我們充分認識到了教育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而蒙式教育教學的音樂活動,讓幼兒在音樂作品欣賞的過程中感受並同時認識和表達真、善、美,在孩子快樂地成長同時,也使園所培養成就了一支積極進取、充滿愛心的教師隊伍。
(2)蒙式教學藝術活動案例
藝術活動調動幼兒的藝術興趣,把藝術欣賞、喜歡藝術、動手創作藝術結合起來,讓幼兒在動心、動手、動腦、動情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理解藝術,愛好藝術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想法和工作創造藝術作品。
服裝設計——此活動通過設計服裝,達到知識學習與知識運用統一起來,在運用中學習、在學習中運用的教育目的。如主題《我家的……》,設計“服飾圖文分類卡”等。
寫生——此活動注重藝術知識與藝術實踐、藝術創作與社會生活的內在統一性和共生性,教會幼兒在社會和生活中去尋找自己的藝術夢想。
水墨畫——此活動通過親手創作,引導幼兒學會運用藝術去表達情感、是非及價值意向的教育目的。
版畫——版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對幼兒動手的準確性、規範性、自覺性有著很好地教育效果。如主題《美麗的春天》裏,設計“種種子”“春天景色拚圖”等等。
活動案例:
活動名稱:插花(1)
教學目的:1.學習插花的基本方法。
2.鼓勵幼兒大膽嚐試藝術創作。
3.與老師、小朋友分享插花作品,獲得精神上的美感與愉快。
活動準備:各種花卉、葉子、花泥、花瓶、剪刀、托盤、各種造型的插花作品
活動過程:1.啟發幼兒發現教室中的變化?(有許多的鮮花)帶幼兒欣賞插花作品。
2.小朋友想不想也來做一個插花?
老師向幼兒介紹基本的插花方法:第一枝花插在花泥的中間,其他的花插在四周,葉子插在花的後麵。小朋友嚐試自己來插花,整理、欣賞自己的作品。
3.請小朋友說一說你想把自己的插花送給誰?
活動結束;結合教師節請大班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唱歌曲——老師的目光。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把插花作品給每個班送一盆,並說一聲:“老師辛苦了”
折紙——花的組合
活動目標:1.學習和複習雙三角的折法
2.學習向下翻折的方法(大帶小)
活動準備:正方形的紙,訂書器
活動過程:1.大班幼兒複習雙三角折法,小班幼兒學習雙三角折法。
2.折好雙三角後,把角向底邊折
3.掀起長邊的其中一麵紙,向下翻折
4.把中間的小角壓平(就折好一個花瓣)
活動結束:把三個花瓣組合在一起,用訂書器把花心訂好即可
藝術活動
活動名稱:製作連環畫
活動目標:1.用手指印畫,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體驗成功。
2.啟發幼兒大膽想象,畫連畫製作連環畫冊。
3.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創編故事,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印泥、簽字筆、各色小卡片、濕紙巾、訂書器等材料。
活動過程:1.手指遊戲:蟲寶寶
討論:能幹的小手(引出用小手來印畫)
2.請小朋友用手指印畫,畫連畫製作成連環畫。
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製作。
3.請小朋友講述自己的畫,幼兒自由組合,為連環畫冊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4.完成連環畫冊的製作,將畫冊掛在牆上。
語言活動
活動名稱:手指兒歌
活動目標:練習手口一致,清楚發音
活動準備:指偶一套
兒歌提示:大胖子睡了,二胖子睡了,高個子睡了,你睡了,我睡了。小不點醒了,二胖子醒了,高個子醒了,你醒了我醒了,大家都醒了。
認知遊戲
活動名稱:小貓吃魚
活動進行:學貓叫-提問為什麼叫(餓了)-請小朋友學貓叫-學說“我們請小貓吃魚(糖)
注意事項:家長提示兒童說清楚“我們請小貓吃魚”
藝術活動
活動名稱:花紙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