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2)

二三站趕出鼻眼峽

騾子流汗啊人困乏

半個月才到西寧街

掙不上錢呀人折回

狼山湟水雞腸子峽

蘭州的街道裏住下

這一趟來了務莊稼

腳戶行道裏苦太大

表麵聽來,大伯的花兒唱的是麥客苦,抒的是腳行情,可在章家,這歌聲又與求學,與幾代人的孜孜求學緊密相聯。婉轉悠揚的歌喉裏,浸洇了濃烈而苦澀的書香味道。這一點,他相信不僅自己聽到了,父親和伯父也聽到了。父親說得很對,人是不能忘本的。自己高考的成功,從某種意義講,其實凝結了章家幾代人的願望與心血呢!

父親明顯受了大伯花兒的影響,嗓子不由癢癢起來,可他不會唱花兒,便放開喉嚨吼起了秦腔,仍是傳統戲《八件衣》那百唱不厭的名段:

有包拯坐八抬自思自想

思想起當年的大事一樁

宋王爺開科選我把京上

在原郡辭別了我的嫂娘

行走在太行山大聲吵嚷

劉英賊搶走我包裹行裝

包文正離娘胎性情倔強

舍性命撲上了太行山崗

……

謹小慎微了大半輩子的父親,唱得比任何時候都酣暢,臉脖通紅,青筋暴起,似乎將鬱積胸間幾十年的壓抑都吼了出來。

老兄老弟胸膽開張,意興飛揚,輪番對唱,一悠揚婉轉,陰柔靈動,一粗獷豪邁,剛烈奔放:風格迥異的歌喉,相互映襯,和諧共鳴,響徹在高原的藍天下,響徹在西北的山壑間。

勞累並快樂著,一路前行。第三天中午,機頭突然打來電話,說高一新生軍訓已經開始,淩雲班的部分家長,強烈要求新科狀元章第中為他們的孩子現身說法介紹學習經驗,讓明天務必到學校去。

“可我在外地。”

“外地幹啥?”

“給爺爺上墳。”

“墳在哪兒?”

“古驛道上。”

“哪天能回?”

“五六天後。”

“那好吧,經驗方麵就讓田園靜介紹吧。”機頭沉吟一下說,“不過你上完墳後馬上來縣城,教育紀念館有好多事要補辦哩。”

“需要提前準備材料嗎?”

“要準備的太多了,咱見麵再詳細說吧。”

機頭的電話之後,同學們的各種短信紛至遝來,有告訴剛買手機號碼的,有交流學友最新動態的,有通報高校錄取情況的——盡管錄取通知書還沒送達,可錄取電傳已捷足先登,縣教育局招生辦就能查看。其中田園靜的一條信息,簡直讓章第中欣喜若狂:“楊琴和我不辱使命,為狀元先生聯係到了親愛的捷雅小姐,她答應在你遠足之時,離別之際,親自赴車站去相送!”

短信還讚揚了溫捷雅的堅韌,提醒章第中別太自私,別隻顧顯擺狀元情懷,應該換位思考,多為處在困局中的溫捷雅著想,支持和幫助她頑強突圍,將艱苦卓絕的高考進行到底。

章第中的心如同頭頂的藍天般明徹亮麗了,心情空前舒暢起來,恨不得向父輩學習,選流行歌曲美美地吼幾聲,轉念又擔心自己的“左撇子”嗓音可能會大煞風景,隻好打消了借歌抒懷的念頭。

他感覺對見溫捷雅麵的渴望,甚至遠遠超過了江南那所著名大學紅豔豔的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