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操作要點
(1)燒火技術待到煙葉變黃達到要求時,準備轉火(加大火力)。需要在此之前提前做好準備,添加(或裝換)煤或蜂窩煤,點燃引煤。燒火要求達到:小火能控住,中火能穩定,大火能趕上。即當房內溫度偏低時,提火升溫;偏高時,壓火控溫;適宜時,穩定火力,維持烤房內溫度穩定。
使用蜂窩煤爐時,對於雙爐膛蜂窩煤爐由於其進行交替換煤供熱。在定色階段,對新裝換的蜂窩煤點火一般是將已經燃著的蜂窩煤放在靠爐門進風口處蜂窩煤層的下層,且為5~8塊。蜂窩煤燃燒時由下向上,由外向內,蜂窩煤燃燒快,火力跟得上。定色階段控火需要提前2℃進行。
另外,對燒火的控製,我們還要看煙葉的變化、煤炭發熱值、天氣變化、烤房狀況、排濕措施等靈活且準確地進行。當煙葉變化快時,燒火宜大,快升溫;煙葉變化慢時,燒火宜緩,慢升溫;煙葉變化正常時,燒火宜穩,穩升溫。天氣出現陰晴風雨,晝夜冷熱變化時,必須根據天氣變化及時調節火力大小。晴天,日出後氣溫逐漸回升和日曬,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左右(特別是下午2~4點)升溫更為明顯,此時火力不變,溫度也隨之升高;日落後,室外溫度逐漸下降,尤其是淩晨,降溫更明顯,此時需要加大火力。由此可見,晴天中午適度控火,日落後則應適當加火。烤房升溫靈敏時,火力不得過大或加火過早;相反,烤房升溫困難時,火力不得過小或加火過遲。
當濕球溫度偏高需要加大冷風進風口和排濕口進行排濕時,在排濕操作前要先加火,防止排濕時烤房溫度下降。
(2)排濕操作密集式烤房具有排濕能力強,調控靈敏的優勢。因此在烘烤中要敢於大膽保濕變黃,掌握較高的變黃程度,使得煙葉內在物質的轉化更充分,最終形成更多的香氣物質前提物和香氣物質,提高煙葉質量。
目前生產上使用的密集式烤房的排濕窗多采用鋁合金百葉窗式,此種材料和設計的排濕窗在烤房內的氣壓大於烤房外的氣壓時,排濕窗會自動打開。因此,在需要排濕時,隻需要對冷風進風口進行調控。
在定色階段,需要加大排濕時,必須開大冷風進風口、燒大火;反之,需要小排濕時,必須關小冷風進風口、燒小火。氣溫高的白天,控製火力,開大冷風口;氣溫低的晚間(尤其淩晨)進行大排濕時,盡可能加大燒火。在火力已加足,仍然不足以使溫度上升,采取穩溫排濕,維持需要的溫度和濕度指標,延長時間。排濕時,要盡量避免因排濕不當而導致幹球溫度猛升猛降。在排濕不夠時,注意使用回風量調節板,控製回風量,加大排濕速度,同時配以更大火力。
(3)風機操作在定色階段,風機必須連續運轉,不能停機,一般用中速到高速運轉。同時,每隔一段時間要對風機進行檢查、維修、保養。如檢查風機的螺栓和螺帽的鬆緊度、軸承的磨損度、給風機容易磨損部位增加黃油等,檢查動力設備與風機的軸線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各種設備的質量等。
3.注意事項
(1)此時期排濕量與耗熱量都大,對溫濕度條件要求嚴,所以,要求爐膛供風口的開啟量要確保燒火穩、控濕準和風機運轉正常、排潮順暢。
(2)燒火要不斷加大,升溫要準確無誤,排濕口開啟要根據濕球溫度高低靈活調整,大排濕時要開大冷風進風口燒大火,小排濕時要關小冷風進風口燒小火。升溫宜慢不宜快,不要因強製送風送溫排潮,升溫快而加快升溫速度,造成變黃不足而烤青或煙葉脫水不夠而烤蒸煙葉。
(3)必須注意變黃與幹燥兩個標準。在每個穩溫階段內,變黃、幹燥必須同時達到標準後才能進入下一個穩溫階段。尤其是變黃沒達到十成黃,幹燥不到小卷筒時,溫度不能超過50℃。
(4)此時期要內循環與外循環同時進行,以確保烤房內的濕球溫度穩定在38~39℃,並降低熱能的消耗,定色過程要謹防濕球溫度超過40℃或忽高忽低。
(5)每一穩溫階段結束後,要及時調整風機供風量。通過調速輪或變極電機變速,降低風機轉速,以確保流過煙葉間的風速穩定控製在0.3~0.4m/s。
(三)幹筋階段
1.基本要求
幹筋階段的基本任務是排除煙筋水分,實現煙葉全部幹燥。由於煙筋水分較難排除,需要溫度較高,一般從55℃開始,68℃以前完成。升溫以平均1℃/2h左右較適宜。在幹球溫度60℃以前保持濕球溫度40℃左右,幹球溫度60℃以後濕球溫度不超過43℃。
2.操作要點
幹筋階段的操作要領是:控製幹球溫度,限製濕球溫度,及時減少冷風進風,適時停止燒火。
(1)燒火技術進入幹筋階段之後煙葉自身含水量很少,要將水分蒸發出來需要較高溫度,需要燒大火,確保烤房快速升溫不降溫。大幅度或長時間降溫會導致煙葉形成洇筋、洇片。同時,也要注意火力過大,導致溫度超過68℃。在火力較旺時,一般要提前3℃控溫,以保證穩升溫。在煙葉接近幹筋之前,要根據爐膛內的火力判斷是否需要繼續加煤,避免煤炭浪費。在煙葉幹筋並停止風機運行之後,要及時關嚴裝煙室通風排濕的門窗,適時關閉加熱室通風排濕的門窗,以免因加熱室內溫度過高而損壞電機和風機,並防止煙葉過量吸水(特別是雨天)。
(2)排濕技術隨著煙筋水分不斷減少,要及時關小冷風進風口,使用變極電機時可調低電機轉速,減少烤房內外通風量,以便提高環境溫度,同時能達到快速升溫的目的。在減少烤房內外通風量的同時還要注意,幹球溫度升高,濕球溫度也會隨著提高,關小地洞的程度以濕球溫度不超過43℃為準。
三、特殊類型煙葉烘烤技術指標
由於各地和不同環境條件下形成煙葉素質的多樣性,在三段式烘烤工藝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烘烤煙葉的基本素質和烘烤特性,對某些技術指標作必要和適當調整。
散葉烤房烘烤的工藝技術整體上和掛竿(夾)密集式烤房相同,但由於其葉基部向下,葉堿向上,在烘烤前期和中期煙葉失水後會出現倒伏,所以烘烤工藝有其特殊性。
(1)變黃階段裝炕結束後,迅速把門口等易漏風的位置堵好,關閉門窗。以1℃/h的速度把溫度升至36~38℃,濕球升至34~36℃,穩溫10~15h不等,促使底層煙葉完全變軟倒伏,葉尖部完全變黃、葉麵變黃七八成;二層煙葉基本倒伏,葉片變黃五六成;變黃階段煙葉變黃、失水的程度達到控製指標後,以1℃/2h的速度把幹球溫度升至40~42℃,濕球穩定在36~37℃,充分延長時間確保底層煙葉變黃九成以上、100%葉片葉尖幹燥3~5cm、並出現上翹症狀;二層煙葉發軟完全倒伏,葉片變黃七八成以上、部分出現勾尖症狀,即可轉入定色階段。
(2)定色階段煙葉變黃幹燥達到工藝指標要求,即可轉入定色階段。以1℃/2h的速度將溫度提到54℃,並在54~55℃穩溫6~8h,濕球控製在37~38℃。若鮮煙素質差、含水量大、幹物質少,則在42~44℃根據煙葉變黃及幹燥程度迅速把濕球溫度下調1~1.5℃,以促使炕內煙葉盡快幹葉完成定色;若鮮煙素質好、煙葉比較耐烤,則要在42~44℃充分延長時間促使煙筋徹底變黃。在定色階段排濕任務重,烤房供熱強度較大,要謹防升溫速度過快而使烤房內煙層局部排濕不暢而出現蒸片現象。
(3)幹筋階段幹筋階段以1℃/h將溫度升至68℃,濕球39~41℃,再穩溫10~15h,即可完成整個烘烤過程。
以正常成熟的中部煙為例,整個烘烤時間約120h,其中變黃階段25~35h,幹尖階段20~25h,幹葉階段30~40h,幹筋期25~30h。
五、煙葉回潮
煙葉烤幹後的含水量很低,一般為5%~8%,表現焦脆,很難進行卸煙操作,所以必須使其吸收一定量水分,將含水量達到12%左右。
(一)自然回潮
自然回潮是煙葉最基本和常用的回潮方法,隻要烤煙季節環境溫度較高、空氣濕度較大,通常都使用自然回潮。做法是:煙葉烤幹住火後,待烤房內溫度降至40℃時,打開裝煙室大門和進排濕口,使煙葉自然吸收環境空氣水分,然後門窗全部關閉,開啟風機進行內循環,借助空氣中的濕度進行回潮。自然回潮必須待裝煙室的溫度降40℃以下時才能進行,否則容易造成掛灰煙或悶紅煙。
(二)人工回潮
在烘烤季節環境空氣濕度很低難以進行自然回潮時要使用人工回潮。人工回潮又有簡易人工回潮和機械回潮兩種方法。
簡易人工回潮是烤房在加熱室上方安裝一個水箱,其高度超過風機,與風機相連。煙葉烤幹後,待烤房內溫度降到40℃以後,往風機葉輪前注水,用風機將水打成霧後送進裝煙室,使煙葉回潮。往風機前注水遝,水流要小,保證被風機霧化的條件下的水充量為準。
機械回潮要使用高壓水泵並霧化注水加熱室,開啟風機將水分送入裝煙室使煙葉回潮。具體做法:在加熱室附近安裝一個水箱,用一軟管連接高壓噴頭、氣泵。在烤房溫度降低到40℃左右時,關閉外循環係統,打開風機進行內循環,然後打開放水閥門和空氣泵,將水霧化噴入加熱室內,微小霧滴迅速與加熱室內的幹空氣混合,進行熱濕交換形成高濕空氣,然後被風機送入裝煙室進行內循環,實現煙葉均勻回潮。黑龍江省煙草所和河南農業大學研究開發了煙葉回潮機,其水霧粒徑為5~10μm,霧化速度50kg/h,經3~5h即可使煙葉達到回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