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烤煙煙葉成熟采收、烘烤、烤後回潮及堆放技術。
本標準適用於普通烤房、密集式烤房烤煙。
2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T18771.1煙草術語第一部分:煙草栽培、調製與分級
3術語和定義
GB/T18771.1煙草術語第一部分:煙草栽培、調製與分級確立的以及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3.1烘烤curingtechnique
指由田間成熟采收的鮮煙葉以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加工設備(稱為烤房)內,人為創造適宜的溫濕度環境條件,使煙葉顏色由綠變黃的同時不斷脫水幹燥,實現煙葉烤黃、烤幹、烤香的全過程。通常劃分為變黃階段、定色階段、幹筋階段。
3.2普通烤房commonnessbarn
烤煙生產中烘烤加工煙葉的專用設備。包括各種建築材料與結構、熱源與供熱形式,進風洞和天窗形式的自然通風氣流上升式烤房、自然通風氣流下降式烤房,以及有機械輔助通風、熱風循環和溫濕度自控或半自控裝置的烤房。
3.3密集式烤房bulkcuring-barn
烤煙生產中密集烘烤加工煙葉的專用設備。一般由裝煙室、熱風室、供熱係統設備、通風排濕和熱風循環係統設備、溫濕度控製係統設備等部分組成。基本特征是裝煙密度較大(為普通烤房裝煙密度的2~3倍),使用風機進行強製通風,造成熱風循環,實行溫濕度自動控製。按建造形式分有臥式和立式,按氣流方向分有氣流上升式和氣流下降式,按供熱設備的位置分有供熱設備外置和內置等多種形式。
3.4烘烤溫濕度自控儀temperatureandhumidityauto-controlledapparatus
用於檢測、顯示和調控煙葉烘烤過程工藝條件的專用設備。通過對燒火供熱和通風排濕的調控,實現烘烤溫濕度自動調控。由溫度和濕度傳感器、主機、執行器等組成,在主機內設置有烘烤專家曲線和自設曲線,並有在線調節功能和斷電延續功能。
3.5采收成熟度collectingleafmaturity
指采摘時煙葉生長發育和內在物質積累與轉化達到的成熟程度和狀態。
3.6欠熟unripe
煙葉尚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不具備或少具備成熟特征。
3.7尚熟mature
煙葉基本完成了生長轉化過程,已部分具備較多可辨認的成熟特征。
3.8成熟ripe
煙葉生長發育和幹物質轉化適當,具備明顯可辨認的成熟特征。
3.9完熟mellow
指營養充足,發育良好的上部葉在達到成熟之後進一步進行內部物質轉化,葉麵有較多"老年斑",有時還伴隨赤星病等斑塊。
3.10過熟overmature
煙葉生長發育超過成熟的要求,幹物質過多的轉化消耗。
3.11假熟premature
指由於各種因素(營養不良、光照不足、天氣嚴重幹旱或澇漬等)影響,使煙葉在沒有真正達到成熟之前就表現出外觀上的黃化。
3.12葉齡leafage
指煙葉自發生(長2cm左右,寬0.5cm左右)到成熟采收時的天數。
3.13煙葉變化leafchange
指烘烤進程中煙葉的變黃程度以及相應的幹燥形態變化。一般以烤房內掛置溫濕度計棚次的煙葉變化為主,兼顧其它各層。
3.14變黃程度yellowingdegree
指煙葉變黃整體狀態的感官反映,以煙葉變為黃色的麵積占總麵積的比例表示("幾成黃")表示。通常涉及到的有:
五到六成黃:葉尖部、葉邊緣變黃,葉中部開始變黃,葉麵整體50%~60%變黃;
七到八成黃:葉尖部、葉邊緣和葉中部變黃,葉基部、主支脈及其兩側綠色,葉麵整體70%~80%變黃;
九成黃:黃片青筋葉基部微帶青,或稱基本全黃,葉麵整體90%左右變黃;
十成黃:煙葉黃片黃筋。
3.15幹燥程度dryingdegree
指煙葉含水量的減少反映在外觀上的幹燥狀態。通常以葉片變軟、充分凋萎塌架、主脈變軟、勾尖卷邊、小卷筒、大卷筒、幹筋表示。
葉片變軟:煙葉失水量相當於烤前含水量的20%左右。煙葉主脈兩側的葉肉和支脈均已變軟,但主脈仍呈膨硬狀,用手指夾在主脈兩麵一折即斷,並聽到清脆的斷裂聲。
主脈變軟:煙葉失水量相當於烤前含水量的30%~35%。煙葉失水達到充分凋萎,手摸葉片具有絲綢般柔感,主脈變軟變韌,不易折斷。
勾尖卷邊:煙葉失水量相當於烤前含水量的40%左右。葉緣自然向正麵反卷,葉尖明顯向上勾起。
小打筒:煙葉失水量為烤前含水量的50%~60%。煙葉約有一半以上麵積達到幹燥發硬程度,葉片兩側向正麵卷曲。
大打筒:煙葉的失水量相當烤前含水量的70%~80%。葉片幾乎基本全幹,更加卷縮,主脈1/2~2/3未幹燥。
幹筋:煙葉主脈水分基本全被排除,此時葉片含水量5%~6%,葉脈含水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