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逢紛[1]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2]。
雲餘肇祖於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3]。
原生受命於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4]。
齊名字於天地兮,並光明於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5]。
行叩誠而不阿兮,遂見排而逢讒[6]。
後聽虛而黜實兮,不吾理而順情[7]。
腸憤悁而含怒兮,誌遷蹇而左傾[8]。
心倘慌其不我與兮,躬速速其不吾親[9]。
辭靈修而隕誌兮,吟澤畔之江濱[10]。
椒桂羅以顛覆兮,有竭信而歸誠[11]。
讒夫藹藹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12]?
始結言於廟堂兮,信中塗而叛之[13]。
懷蘭蕙與衡芷兮,行中壄而散之[14]。
聲哀哀而懷高丘兮,心愁愁而思舊邦。
願承間而自恃兮,徑淫曀而道壅[15]。
顏黴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而衰耄[16]。
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17]。
赴江湘之湍流兮,順波湊而下降[18]。
徐徘徊於山阿兮,飄風來之洶洶[19]。
馳餘車兮玄石,步餘馬兮洞庭[20]。
平明發兮蒼梧,夕投宿兮石城[21]。
芙蓉蓋而蓤華車兮,紫貝闕而玉堂[22]。
薜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鱗衣而白蜺裳[23]。
登逢龍而下隕兮,違故都之漫漫[24]。
思南郢之舊俗兮,腸一夕而九運[25]。
揚流波之潢潢兮,體溶溶而東回[26]。
心怊悵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頹[27]。
白露紛紛以塗塗兮,秋風瀏瀏以蕭蕭[28]。
身永流而不還兮,魂長逝而常愁[29]。
歎曰:譬彼流水,紛揚礚兮[30]。
波逢洶湧,滂沛兮[31]。
揄揚滌蕩,漂流隕往,觸岑石兮[32]。
龍邛脟圈,繚戾宛轉,阻相薄兮[33]。
遭紛逢凶,蹇離尤兮[34]。
垂文揚采,遺將來兮[35]。
楚辭解讀
楚辭解讀
“注釋”
[1]逢紛:謂遭遇亂世。後文《湣命》有“懷椒聊之兮,乃逢紛以罹詬也”之句,王逸《楚辭章句》曰:“言己懷持椒聊,其香(shè),身修行潔,動有節度,而逢亂世,遂為讒佞所害,而見恥辱也。”
[2]伊:是。伯庸:見《離騷》注。末胄:後代、後裔。諒:的確、確實。皇:大。直:正直。《論語》曰:“君子貞而不諒。”
[3]餘:我,這裏指屈原。肇祖:始祖。楚懷:楚懷王。嬋連:牽連,即屈原的王室關係。
[4]受命:稟受天命。貞節:真正的節操。鴻永路:王逸《楚辭章句》:“鴻,大也。永,長也。路,道也。”嘉名:美名。
[5]吸:吸取。精粹:精粹之靈氣。氛濁:王逸《楚辭章句》:“氛,惡氣也。《左氏傳》曰:楚氛甚惡。”橫:抗拒。取容:苟且於世事。
[6]叩誠:忠誠。阿:阿諛。排:排擠。逢讒:被詆毀。
[7]後:君王。聽虛:聽信虛妄誹謗之言。黜實:罷黜忠實之言。不吾理:倒裝,即不理我。順情:順從虛偽奸邪的性情。
[8]腸:內心。憤悁:憤怒。遷蹇:遷移搖擺,不定之貌。左傾:向左傾斜,即偏離正道。
[9]倘(tǎnɡ)慌:同“倘恍”,迷糊之貌,王逸《楚辭章句》:“倘慌,無思慮貌。”與:同意、讚許。躬:身體。速速:王逸《楚辭章句》:“速速,不親附貌也。”即疏離之貌。不吾親:不親近不信任我。
[10]靈修:此處指楚懷王。隕誌:失誌。
[11]椒桂:椒樹桂枝,皆為芳香之物,這裏指賢臣。羅:陳列。顛覆:傾覆,指賢臣被罷黜。有竭信而歸誠:王逸《楚辭章句》:“言己見先賢,若椒桂之人以被禍,其身顛仆,然猶竭信歸誠,而誌不懼也。”即賢臣並不以被罷黜而怨恨君王。
[12]讒夫:進讒言的家夥。藹藹:形容小人之多。漫著:汙穢遍地。曷:為何。不舒:不能抒發。情:內心的感情。
[13]結言:王逸《楚辭章句》:“結,猶聯也。”即以言語來互相約定。廟堂:朝廷。信:的確。中塗:中途。
[14]蘭蕙、衡芷:芳草,比喻高潔的品質。散:被拋棄。
[15]承間:乘機。自恃:仍然秉持著為君王青睞的信念。徑:小路。淫曀:昏暗之貌。壅:壅塞、阻隔。
[16]顏:臉色。黴黧:汙垢黝黑。沮:沮喪。精:精神。越裂:精神不振之貌。衰耄:衰老。
[17]裳:下衣。襜襜:衣服隨風飄動之貌。衣:上衣。納納:王逸《楚辭章句》:“納納,濡濕貌也。”指被露水打濕之貌。掩:藏,猶如上半句的“含”。
[18]湊:波浪的聚合。
[19]徐:徐徐。飄風:旋風。洶洶:王逸《楚辭章句》:“洶洶,聲也。”這裏指小人的讒言。
[20]玄石:楚國的一座山。洞庭:洞庭湖一帶。
[21]平明:天剛亮的時候。發:出發。蒼梧: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據說為舜之墓地。夕:黃昏。石城:山名。
[22]芙蓉:荷花。蓋:為車蓋。蓤(línɡ)華:菱花。紫貝:王逸《楚辭章句》:“紫貝,水蟲名”,質地為白色,上有紫色斑。闕:城闕。玉堂:以玉為堂。
[23]薜荔、陸離:皆指香草等植物。薦:以其為席,王逸《楚辭章句》:“薦,臥席也。”魚鱗衣:以魚鱗為衣,王逸《楚辭章句》:“魚鱗衣,雜五彩為衣,如鱗文也。”白蜺裳:以白霓為裳。
[24]逢龍:山之名。下隕:下山。違:遠離。漫漫:遙遠之貌。
[25]南郢:故都。一夕:一日。運:轉。
[26]潢潢:水深之貌。體:身體。溶溶:指波浪湧起之貌。東回:順流東下。
[27]怊悵:惆悵。永思:長思。意:意緒。晻晻:內心壓抑不安之貌。日頹:一天比一天頹廢。
[28]紛:紛紜之貌。塗塗:王逸《楚辭章句》:“塗塗,厚貌。”瀏:風吹急促之貌。蕭蕭:寒冷之貌。
[29]身:身體。永流:永遠隨著水流。不還:王逸《楚辭章句》:“言己身隨水長流,不複旋反。”
[30]譬:好像。紛揚:流水拍擊之貌。礚(kē):流水擊石的聲音。
[31]波逢洶湧:水遇到風就會起浪。(pēn):湧起。滂沛:水洶湧之貌。
[32]揄揚:激起。岑石:尖銳的石頭,王逸《楚辭章句》:“言風揄揚,水流隕往,觸銳利之石,使之危殆,以言讒人亦揚己過,使得罪罰也。”
[33]龍邛(qiónɡ):形容水流來回激蕩的聲音。脟(liè)圈:形容水流連綿不斷之貌。繚戾宛轉:水流曲折婉轉。阻:險阻。相薄:相激迫。
[34]遭紛:遭遇紛亂的時代。逢凶:遇上凶險的人事。蹇:語氣助詞。離尤:遭罪。
[35]垂文:寫下文字。揚采:張揚風采。遺:留給。
“段意”
《逢紛》,就是遭遇紛亂混濁的世道。
這首辭是整首組辭的第一首,寫的自然是屈原最初的遭遇。辭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寫屈原的高貴正直遭遇小人的陷害。辭開始於對屈原的介紹。“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雲餘肇祖於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這種從祖先開始追慕的寫法完全是模擬《離騷》開頭的,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這些光輝燦爛的描寫看成詩人對屈原的無限讚美,如“原生受命於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齊名字於天地兮,並光明於列星”。但是,具有這樣高潔的品質的屈原卻遭誣蔑,不平之氣自然而生。
第二層寫屈原沉吟澤畔的思緒。寫了被誣蔑的屈原與君王漸漸隔膜,從最初的契合到後來的被傷害,他隻得被流放投江,說出“赴江湘之湍流兮,順波湊而下降”這樣決絕的話來。當他在澤畔徘徊行吟時,無論他對故國的思念多麼強烈,在憤激之時也不得不說出“身永流而不還兮,魂長逝而常愁”這樣悲傷的話來。
第三層是“歎曰”,也就是亂辭,“遭紛逢凶,蹇離尤兮。垂文揚采,遺將來兮”,既可以看作是屈原內心對自身悲痛的抒發,也可以看作是劉向對屈原的評價,他認為屈原盡管國破身死,但卻留下了千古名篇《離騷》。這種“立言”的想法倒也與劉向本人的身份契合。
二、靈懷[1]
靈懷其不吾知兮,靈懷其不吾聞。
就靈懷之皇祖兮,愬靈懷之鬼神[2]。
靈懷曾不吾知兮,即聽夫饞人之諛辭[3]。
餘辭上參於天墬兮,旁引之於四時[4]。
指日月使延照兮,撫招搖以質正[5]。
立師曠俾端辭兮,命咎繇使並聽[6]。
兆出名曰正則兮,卦發字曰靈均[7]。
餘幼既有此鴻節兮,長愈固而彌純[8]。
不從俗而詖行兮,直躬指而信誌[9]。
不枉繩以追曲兮,屈情素以從事[10]。
端餘行其如玉兮,述皇輿之踵跡[11]。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輿覆以幽辟[12]。
輿中塗以回畔兮,駟馬驚而橫奔。
執組者不能製兮,必折軛而摧轅[13]。
斷鑣銜以馳騖兮,暮去次而敢止[14]。
路蕩蕩其無人兮,遂不禦乎千裏[15]。
身衡陷而下沉兮,不可獲而複登。
不顧身之卑賤兮,惜皇輿之不興[16]。
出國門而端指兮,方冀壹寤而錫還[17]。
哀仆夫之坎毒兮,屢離憂而逢患[18]。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鹹之水遊[19]。
惜師延之浮渚兮,赴汨羅之長流[20]。
遵曲江之逶移兮,觸石碕而衡遊[21]。
波澧澧而揚澆兮,順長瀨之濁流[22]。
淩黃沱而下低兮,思還流而複反[23]。
玄輿馳而並集兮,身容與而日遠[24]。
棹舟杭以橫濿兮,濟湘流而南極[25]。
立江界而長吟兮,愁哀哀而累息[26]。
情慌忽以忘歸兮,神浮遊以高厲[27]。
心蛩蛩而懷顧兮,魂眷眷而獨逝[28]。
歎曰:餘思舊邦,心依違兮[29]。
日暮黃昏,羌幽悲兮。
去郢東遷,餘誰慕兮。
讒夫黨旅,其以茲故兮[30]。
河水淫淫,情所願兮[31]。
顧瞻郢路,終不返兮[32]。
“注釋”
[1]靈懷:指楚懷王。按:本篇標題,洪興祖《楚辭補注》作“離世”,雲:“一作《靈懷》,與諸本異;又以《怨思》為《離世》,《遠逝》為《怨思》,移《遠逝》在第五,皆非是。”按:本書意在存夫容館本《楚辭章句》之原貌,故不依《楚辭補注》之校改。
[2]就:就近、走近。皇祖:祖先。愬(sù):告訴。鬼神:魂魄。
[3]曾:竟然。知:聽從、親信。夫饞人:那些饞人。諛辭:讕言。
[4]參:即與天、地並列。墬:落地。旁引:遍及。四時:王逸《楚辭章句》:“旁引四時之神”,即形容範圍極廣。
[5]延照:普照。撫:同前麵之“指”。招搖:星宿之名,王逸《楚辭章句》:“招搖,北鬥杓星也。鬥主建天時。”質正:佐證。
[6]師曠:王逸《楚辭章句》:“師曠,聖人也,字子野,生無目而善聽,當晉平公時。”端辭:正其詞之是非,因為他善於聽,所以令其聽訟。咎繇:傳說之中舜帝的司法大臣,善於聽訟。聽:聽訟。
[7]兆:吉凶之兆。出名:用龜兆來取名。正則:屈原之名。卦:卜卦。發字:以卦象來取字。靈均:屈原的字。
[8]鴻節:王逸《楚辭章句》:“言己幼少有大節度以應天地”,即與天文地理相符合的大節度。
[9]詖(bì)行:行為偏頗不正。直:正直。躬:親身示範。指:意旨。信誌:抒發誌意。
[10]枉:曲。繩:繩墨。追:附和。情素:內心,王逸《楚辭章句》:“言己心正直,不能枉性以追曲俗,屈我素誌以從眾人而承事之也。”
[11]端:端正。述:祖述。皇輿:先君。踵跡:遺跡。
[12]群:群小。阿容:阿諛奉承。晦:遮蔽。皇輿:這裏指現在之國君。覆:傾覆。幽辟:黑暗。
[13]執組者:舉著馬鞭的馭者。製:製服。軛(è):車轅前麵的橫木。摧轅:把車都毀了。王逸《楚辭章句》:“以言賢臣奔亡,使國荒亂而傾危也。”
[14]鑣(biāo)銜:王逸《楚辭章句》:“鑣,勒也。銜,飾口鐵也。”勒馬口的一種工具。馳騖:奔馳。暮去:黃昏。次:停止。
[15]蕩蕩:空曠之貌。遂:於是。禦:王逸《楚辭章句》:“禦,禁也。”據洪興祖《楚辭補注》,這句的意思是說:“君國之道路蕩蕩,空無賢人,以不待遇之故,遂行千裏遠之他方也。”
[16]惜:痛惜。皇輿:國家政權。
[17]國門:都城之門。端指:正指向前方。冀:希冀。壹:一朝。寤:醒悟。錫還:賜我歸來。
[18]仆夫:我。坎毒:王逸《楚辭章句》:“坎,恨也。毒,恚也。”指憤恨。
[19]王逸《楚辭章句》:“言己放出九年,君不肯反,我中心愁思,欲自沉於水,與彭鹹俱遊戲也。”
[20]師延:王逸《楚辭章句》:“師延,殷紂之臣也,為紂作新聲北裏之樂。紂失天下,師延抱其樂器,自投濮水而死也。”參見《韓非子·十過》、《史記·樂書》。浮渚:漂浮在水上。長流:指汨羅江。
[21]遵:沿著。曲江:彎曲的江水。逶移:猶如逶迤、蜿蜒。觸:觸碰。石碕:河岸邊的大石頭。衡遊:觸碰石頭之後就導致在水中亂遊。
[22]波:波浪。澧澧:波浪激蕩的聲音。揚澆:波浪激蕩之貌。瀨:湍流。
[23]淩:越過。黃沱:王逸《楚辭章句》:“黃沱,江別名也,江別為沱也。”還流、複反:回流,希望借著江水的回流回到故鄉。
[24]玄輿:黑色的車子,用來比喻流水。馳:奔馳。容與:緩慢。
[25]棹:船槳。杭:渡。橫濿:渡河,踩著石頭過河;濿:同“曆”。南極:到南方去。
[26]江界:江岸。哀哀:愁苦之貌。累息:長歎。
[27]慌忽:恍惚。神:精神。浮遊:精神高蹈之貌。高厲:高飛。
[28]蛩蛩:心中不安憂慮之貌。懷顧:思念眷顧。魂:靈魂。眷眷:思戀之貌,王逸《楚辭章句》:“眷眷,顧貌。”獨逝:獨自飄逝。
[29]依違:遲疑之貌。
[30]讒夫:進讒言的人。黨旅:朋比為奸的集團。茲故:這個原因。
[31]淫淫:水流不斷之貌。
[32]顧瞻:回頭看。
“段意”
《靈懷》,指屈原被放逐之後,離開了故都,卻總也不能舍棄對君王的懷念。本篇亦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頗有些模擬《九章·惜誦》,寫了屈原對神靈的祈求和禱告。“靈懷其不吾知兮,靈懷其不吾聞”,這既是本篇開門見山的吟詠,又是帶著極大痛苦和不滿的批評。
第二層則傾訴了自己盡忠卻被流放,眷戀祖國卻不得不離開的感情。他不禁想起了古代的兩位賢士:“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鹹之水遊。惜師延之浮渚兮,赴汨羅之長流。”可最終還是放不下對國家的思慕,甚至想河水能夠倒流,把自己帶回故國。
第三層是亂辭,盡管最後一句“顧瞻郢路,終不返兮”顯得非常絕望,但亂辭中卻透露出對故國無法抑製的思慕。
三、離世[1]
惟鬱鬱之憂毒兮,誌坎壈而不違[2]。
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黃昏而長悲[3]。
閔空宇之孤子兮,哀枯楊之冤雛。
孤雌吟於高墉兮,鳴鳩棲於桑榆[4]。
玄蝯失於潛林兮,獨偏棄而遠放[5]。
征夫勞於周行兮,處婦憤而長望[6]。
申誠信而罔違兮,情素潔於紉帛。
光明齊於日月兮,文采耀於玉石。
傷壓次而不發兮,思沉抑而不揚[7]。
芳懿懿而終敗兮,名靡散而不彰[8]。
背玉門以奔驚兮,蹇離尤而幹詬[9]。
若龍逄之沉首兮,王子比幹之逢醢[10]。
念社稷之幾危兮,反為讎而見怨[11]。
思國家之離沮兮,躬獲愆而結難[12]。
若青蠅之偽質兮,晉驪姬之反情[13]。
恐登階之逢殆兮,故退伏於末庭[14]。
孽子之號咷兮,本朝蕪而不治[15]。
犯顏色而觸諫兮,反蒙辜而被疑[16]。
菀蘼蕪與菌若兮,漸槁本於洿瀆[17]。
淹芳芷於腐井兮,棄雞駭於筐簏[18]。
執棠以刜蓬兮,秉幹將以割肉[19]。
筐澤瀉以豹鞹兮,破荊和以繼築[20]。
時溷濁猶未清兮,世殽亂猶未察[21]。
欲容與以俟時兮,懼年歲之既晏[22]。
顧屈節以從流兮,心鞏鞏而不夷[23]。
寧浮沅而馳騁兮,下江湘以邅回[24]。
歎曰:山中檻檻,餘傷懷兮[25]。
征夫皇皇,其孰依兮[26]。
經營原野,杳冥冥兮[27]。
乘騏騁驥,舒吾情兮[28]。
歸骸舊邦,莫誰語兮[29]。
長辭遠逝,乘湘去兮[30]。
“注釋”
[1]離世:本篇標題,洪興祖《楚辭補注》本作“怨思”。
[2]鬱鬱:憂鬱。憂毒:憂鬱而病。誌:誌向、誌意。坎壈(lǎn):坎坷,王逸《楚辭章句》:“坎壈,不遇貌也。”不違:不離。
[3]考旦:通宵達旦之意,王逸《楚辭章句》:“考,猶終也。”日:天明。黃昏:從天明到黃昏。
[4]孤雌:失去伴侶的雌鳥。吟:哀鳴。高墉:高牆。棲:棲息,王逸《楚辭章句》:“言鳩鳥輕佻巧利,乃棲於桑榆,居茂木之上,鼓翼而鳴,得其所也。以言讒佞弄口妄說,以居尊位,得誌意也。”
[5]玄蝯(yuán):黑色的猿。潛林:幽暗神秘的森林。偏棄:猶如偏僻。遠放:遠遠地流放。
[6]征夫:旅行者。周行:寬闊的大路,王逸《楚辭章句》:“《詩》雲:苕苕公子,行彼周道。”處婦:居家的婦女,這兩句,王逸《楚辭章句》釋雲:“言征行之夫,罷勞周道,行役過時而不得歸,則處婦憤懣,長望而思之也。以言己放在山澤之中,曾無思之也。”
[7]傷:憂傷。壓次:壓抑失序之貌。“壓次”原作“厭次”,據洪興祖《楚辭補注》改。思:想法。沉抑:壓抑沉積。揚:抒發。
[8]懿懿:美麗之貌。敗:失敗。名:美好的名聲。靡散:消散。靡,原作“糜”,據洪興祖《楚辭補注》改。彰:顯明。
[9]玉門:君門。奔驚:快速地奔馳。蹇:句首語氣助詞。離尤:遭受罪過。幹詬:觸犯侮辱。
[10]龍逄:即關龍逄,據《中國人名大辭典》關龍逄條記載:“桀為長夜之飲,龍逄常引黃圖以諫,立而不去。桀曰:‘子又妖言矣。’於是焚黃圖,殺龍逄。”事典出自《莊子·人間世》、《荀子·解蔽》等。沉首:斬首。
[11]社稷:國家。幾危:岌岌可危。反:反而。為讎:被仇恨。
[12]離沮:國家綱紀的被破壞。躬:身體。獲愆:得到罪過。結難:遭受苦難。
[13]青蠅:王逸《楚辭章句》:“青蠅變白使黑,變黑成白,以喻讒佞。”偽質:狡詐,青蠅變化多端。晉驪姬:據《左傳》、《國語》載,其本為驪戎首領的女兒,公元前672年,被晉獻公虜入晉國,盡管都是姬姓,在當時通婚是不合禮儀的,但她仍成為獻公的妃子。後來她離間了獻公與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間的感情,並設計殺死了太子申生。反情:指驪姬誣蔑太子申生為悖逆。
[14]逢殆:遇到危險。退伏:退下躲避。末庭:廳堂最邊緣的地方,王逸《楚辭章句》:“言己思欲登君階陛,正言直諫,恐逢危殆,故複退身於遠庭而竄伏也。”
[15]孽子:罪臣,自稱。號咷:猶如嚎啕,大聲哭泣的聲音。蕪:荒蕪。
[16]犯顏色:觸怒君王。觸諫:直接上諫。反:反而。蒙辜:蒙受罪過。疑:懷疑。
[17]菀(wǎn):鬱積。蘼蕪、菌若:香草之名。漸:漸漸、浸染。槁本:香草。洿瀆:汙穢的水溝。
[18]淹:王逸《楚辭章句》:“淹,漬也。”芳芷:香花芳草。腐井:腐臭的井。雞駭:一種犀牛角,據《抱樸子》:“通天犀中有白紋如絲者,置米其上,以飼雞,雞見驚走,名駭雞犀。刻為魚形,持入水,水輒開。”《韓詩外傳》載:“太公使南宮適至義渠,得駭雞犀以獻紂。”筐簏:竹籠子。
[19]棠谿(xī):王逸《楚辭章句》:“棠谿,利劍也。”刜(fú)蓬:割草。幹將:利劍。
[20]筐:裝。澤瀉:一種惡草。豹鞹(kuò):用名貴的豹皮做的皮囊。破:弄破。荊和:來自楚國的和氏璧。繼築:王逸《楚辭章句》:“築,大杵也。”把名貴的寶玉當作築牆的杵來使用。
[21]溷濁、殽亂:皆形容世事混亂。
[22]容與:從容。俟時:等待時機。既晏:已經晚了。
[23]屈節、從流:與世俯仰。鞏鞏:心中害怕之貌。不夷:不安,王逸《楚辭章句》:“鞏鞏,拘攣貌也。夷,悅也。”
[24]沅:江水之名,在今日之湖南。邅回:徘徊、運轉。
[25]檻檻:車行的聲音。
[26]皇皇:王逸《楚辭章句》:“皇皇,惶遽貌。”孰:誰。
[27]經營:王逸《楚辭章句》:“南北為經,東西為營”,即四周。杳冥冥:昏暗之貌。
[28]乘騏騁驥:乘著騏驥馳騁。舒:舒展。
[29]歸骸:死後屍骨歸家。
[30]長辭:永遠辭別了。王逸《楚辭章句》:“言己欲歸骸骨於楚國而眾不知,故複長訣,乘水而欲遠去也。”
“段意”
《離世》,就是抒寫離開朝廷而生的孤獨的怨憤。全辭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反複抒寫自己的孤獨,正是這種孤獨才引發了內心的怨恨。詩中使用了“孤子”、“冤雛”、“孤雌”等意象來加重這種孤獨感。這樣的孤獨,竟然是因為自己有著“光明齊於日月兮,文采耀於玉石”的資質,這怎能不讓人又悲傷又憤恨呢?
第二層則寫自己為何被孤立、被流放,當然仍然是那些被反複吟詠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理由:小人當道,奸佞專權,君主蒙蔽等。混濁的現實帶給他絕不低頭屈服的堅定內心:“寧浮沅而馳騁兮,下江湘以邅回。”
第三層是亂辭,描寫自己在流放之地,又孤獨又寂寞,但仍有“乘騏騁驥,舒吾情兮”的理想,和“長辭遠逝,乘湘去兮”的決心。
四、怨思[1]
誌隱隱而鬱怫兮,愁獨哀而冤結。
腸紛紜以繚轉兮,涕漸漸其若屑[2]。
情慨慨而長懷兮,信上皇而質正[3]。
合五嶽與八靈兮,訊九鬿與六神[4]。
指列宿以白情兮,訴五帝以置辭[5]。
北鬥為我折中兮,太一為餘聽之[6]。
雲服陰陽之正道兮,禦後土之中和[7]。
佩蒼龍之蚴虯兮,帶隱虹之逶蛇[8]。
曳彗星之皓旰兮,撫朱爵與[9]。
遊清霧之颯戾兮,服雲衣之披披[10]。
杖玉華與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11]。
舉霓旌之翳兮,建黃昏之總旗[12]。
躬純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儀[13]。
惜往事之不合兮,橫汨羅而下曆[14]。
乘隆波而南度兮,逐江湘之順流。
赴陽侯之潢洋兮,下石瀨而登洲[15]。
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16]。
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迫身[17]。
雪雰雰而薄木兮,雲霏霏而隕集[18]。
阜隘狹而幽險兮,石嵯以翳日[19]。
悲故鄉而發忿兮,去餘邦之彌久。
背龍門而入河兮,登大墳而望夏首[20]。
橫舟航而濟湘兮,耳聊啾而倘慌[21]。
波淫淫而周流兮,鴻溶溢而滔蕩[22]。
路曼曼其無端兮,周容容而無識[23]。
引日月以指極兮,少須臾而釋思[24]。
水波遠以冥冥兮,眇不睹其東西[25]。
順風波以南北兮,霧宵晦以紛暗[26]。
日杳杳以西頹兮,路長遠而窘迫[27]。
欲酌醴以娛意兮,蹇騷騷而不釋[28]。
歎曰:飄風蓬龍,埃拂拂兮[29]。
草木搖落,時槁悴兮。
遭傾遇禍,不可救兮[30]。
長吟永欷,涕兮[31]。
舒情陳詩,冀以自免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