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隨著人的年齡與體力而增進,也隨著人的年齡與體力而減退。青年男女,所以活潑嬉樂,富於進取的心,並非因為他們全是天生的聖哲,是因為他們的希望正在生長的期間。老年的男女,所以萎靡頹唐,富於退縮的心,也並非因為他們是天生的懶散,是因為他們的希望正是衰殘的時候。所以誰也不應當譏評誰。
人生如同登山。平均以生活60年計算,前30年是走上坡路,後30年是走下坡路。所以30歲以前,覺著時間過得慢。30歲以後,覺著時間過得快。
孔子所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這“而立”與“不惑”兩樣稱謂,是極有意思的。再用登山作比喻,三十以前,一步高一步,見識也一步廣一步。到了三十,如同達到絕頂,喘過氣來,身體才能直立。到了四十,如同下了絕頂,登山的情形與所見的景物,也閱曆過了。人若將登山的事向他陳述,無論如何玄妙,再也騙不了他了。
人生如同草木,須經過一種“發芽、猛長、成熟與枯萎”的階段。
人的一生,如同四季。由初生到二十是春。由二十到四十是夏。由四十到六十是秋。由六十到八十是冬。春種,夏耘,秋收,冬藏。平均起來,人隻能活三個季而已。
人生最快樂的,就是孩提時代。不過這種快樂,當時覺不出來。愈往以後活,愈增後悔。可是隻能老了,不能小了。
人生,當學生的時候,想當孩子的時候。當教員的時候,想當學生的時候。當爸爸當媽媽的時候,想當兒子當女兒的時候。當老頭兒當老太婆的時候,又想當小夥子當大姑娘的時候。向回想,仿佛食橄欖。向以後想,如同嚼蠟頭。
欲望是隨著知識而增長的。知識愈多,欲望愈多。欲望愈多,煩惱愈甚。所以我曾對某女學校的學生說:“你們的享受,固然是村姑鄉女所夢想不到的,可是你們所感覺的痛苦,也是她們所夢想不到的。”
【點評】
希望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種信仰,希望帶來美好,美好的希望更是讓人激動,讓人無限憧憬。社會能進步幾乎是希望的功勞,是它讓會思考的生命去奮鬥、拚搏,讓社會天天在進步。同時,我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希望隻是希望,隻有用勤奮去澆灌,才能盛開希望之花,得到希望之果。
人生就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走過了的歲月才覺得珍貴,現有的時光卻不懂得珍惜。希望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行漸弱。真正的智者是珍惜時光的人,正因為他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生命中的分分秒秒,才擁有了令別人羨慕的資本。
【名人名言】
智者因希望而忍受人生的痛苦。
——歐裏庇得斯
似水年華
王馥莉
【引言】
似水年華,應該好好地去珍惜。
【正文】
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小女孩。不知從何時起,我開始一個又一個地參加女友的婚禮。於是,我慢慢地感覺,自己好像長大了。
小時候渴望長大,特羨慕媽媽與鄰居的大姐姐。希望擁有漂亮的衣服和又黑又長的頭發。記得那時,我很喜歡媽媽試穿衣服的樣子,便經常打開衣櫥,把媽媽的衣服套在自己身上。可是,上衣一下子到了腳下,站在鏡前一照,哦,比唐老鴨還醜。於是,好想長大。恨不得一下子就長到媽媽那麼高了。媽媽則拍著我的頭說:“傻孩子,不要急,等你長大了,媽媽也就老了!”
媽媽的語氣中帶著傷感。我不懂,隻盼望自己快點長大。
鄰家的姐姐有一條紅色帶白點點的連衣裙,總是見她紮著長長的辮子,穿一雙白色皮鞋,在街上飄來蕩去。那樣子活像一隻欲飛的蝴蝶,真漂亮。真的,兒時的記憶裏這些都是多彩多姿的。
於是,盼望長大的心情越加強烈。
年華似水。眨眼間,個子就和媽媽一般高了。終於,懂得了歲月無情的道理。一個人,離開了生活20年的家,離開了依賴慣了的父母,在本不屬於自己的都市裏,拚命地工作,讀書寫作。有收獲,也有失落;有喜悅,也有憂傷。但是,我早已懂得生活之艱辛,人生之不易,因此學會了如何麵對一切,包括自己。
當然,有許多時候,我也認為自己太平凡,會為一件漂亮的時裝,因囊中羞澀不能穿到自己身上而失去平衡心態。回到小屋裏免不了多照幾番鏡子。唉,算了吧,不穿那件衣服也並非醜不堪言。潮流日新月異,如何追得上?
走進圍城的女友們在經過現實的生活之後,臉上的甜蜜被倦意所代替。“還是你好,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真的嗎?我好慶幸自己還是個能夠獨立自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