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男孩正仰頭四處看。胡春曉怒氣衝衝朝他使‘暗箭’。這時,急急一陣腳步,那個男孩回過頭,和來人四目相逢:“哎呀!這不是咱豫靈鎮的小書記吧?你好!你好!”房東忙雙手握住那個男孩,不停握說,不住說客套話。那個男孩問:“你是?咋會在這裏?沒啥事情吧?”房東忙回道:“路過,一見是你就打個招呼。求你的事情多著呢!今天,就不打攪。改天,一定的!”他顧不得搭理吃驚的店老板,匆匆離開。店老板一聽聲音不對,忙追出去問?房東不耐煩:“這人,你都不認?你認識豫靈鎮老大不?他是給老大抬轎的祝見高!”店老板吃驚不小:難怪這人這麼張狂!隻是,他咋會買一雙皮鞋都斤斤計較?”不容多想,他忙進去賠不是:“小書記,老對不起,我們不認識你,就得罪了!沒啥賠禮的,就挑幾雙皮鞋?不用錢?”祝見高笑笑:“有這句話就啥都有!我也是,老是討價還價慣了,不曾想專賣店言不二價的。誤會你們了,還耍橫的。今個兒,算是認識,下次,帶些朋友來買!走了!”不等老板拿皮鞋,就出去、老板忙吆喝著,拿出他剛才摸過的那幾雙皮鞋跑出去。車一屁股煙。
胡春曉吃驚看著舅大的動作?半天不語。心裏一直在罵那個男孩。舅大返回來:“閨女!愣著幹啥?平日的機靈跑哪裏了?關鍵時刻,總是加不上油!這個小夥子不簡單,早聽說,可就是不認識。這回,偏偏這樣認識?……”看上去,這沒送給人家皮鞋,倒有些懊惱。
她舅大還是不死心;他做商人的楷模,不是陶朱公,竟是呂不韋!他津津樂道於呂不韋的故事:公元前258年,呂不韋到邯鄲經商,見到人質於趙的秦國王孫異人(後改名楚),認為“奇貨可居”,遂予重金資助,並西入鹹陽,遊說秦太子安國君寵姬華陽夫人,立子楚為嫡嗣。後子楚與呂不韋逃歸秦國。安國君繼立為孝文王,子楚遂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莊襄王),任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10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命食客編著《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彙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並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複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恐誅,乃飲鴆而死。雖大家都笑他賣皮鞋的也敢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可他還是不在乎。
不等時間過去,第二天一早,他也不顧忌做生意‘早上怕第一筆生意賒賬!’‘早上不給人家付賬’…。拿出早早包裝好的倆雙紅蜻蜓男士皮鞋,直奔豫靈鎮政府。
碰巧,祝見高沒事情幹,坐在小會議室發呆。看一個人進來,正要起來打招呼,那人先開口;“祝師傅你好!是我?”看祝見高愣著,他接著說;“我是紅蜻蜓皮鞋店的。”祝見高這才醒悟:“老板,你好!”他猜不透這老板來幹啥?胡春曉她舅大滿臉堆笑:“祝師傅,這皮鞋很合腳,要不,你試試?權當是給小店宣傳宣傳?”也不是胡春曉舅大自己能想出這門路。原來,豫靈鎮每次召開人大選舉、黃金生產等大會,鎮政府的勤雜人員就不夠用。到哪裏找這麼多服務人員?管後勤的也有些犯難:花錢多,這筆開支不小,花錢少,誰肯冒傻氣?不料,這事情被臨近的發廊聽到,女老板自告奮勇說,不花鎮政府一分錢,要多少人就找多少。管飯不管飯,都中!還請後勤的一頓酒。到那天,服務人員真的轟動一個鎮!全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靚妹!撩人的香水味讓書記都幹咽不少唾沫。會還沒散,那邊,發廊生意火了。從此,大家都看準這些。發廊管鎮政府的門迎工作、飯店廚師、服務員管鎮政府宴會的做飯、端盤子……大家各司其職,把這些人物安置的很‘爽’。自己的發廊、飯店,也就聯絡到一些‘新客戶’。祝見高哪裏肯占這些小便宜?他忙推讓。隻是,他是這樣推讓的。從兜裏拿出倆盒‘雲煙’,塞到胡春曉舅大的衣兜:“聽說你也是咱閿鄉人,我媽也是閿鄉人,我就叫你‘舅大’,你的心意,外甥領了,這倆盒煙,算是外甥孝敬你的!皮鞋,改天,我去店裏試試?舅大,馬上要來人開會,外甥就不羅嗦了?咱明個兒再續?”連說帶推讓。胡春曉她舅大不敢很推讓。笑眯眯帶倆盒好煙,惦著皮鞋回去了。
沒三天,祝見高帶一個老板到紅蜻蜓皮鞋店。那個老板帶倆個塑料編織袋。說是給手下發福利。需要皮鞋十多雙。胡春曉忙取出庫存的。祝見高顧不得和她舅大聊天,也跟著。看胡春曉小心翼翼裝皮鞋。就搶過皮鞋,撕下外包裝說:“包裝是裝裝樣子,給人看,咱要實際的!不用那玩意!”倆個口袋竟裝了三十多雙皮鞋。祝見高把皮鞋搬出來。那個老板也坐不住:“小書記!辛苦你了!馬上請你吃火鍋?”祝見高笑笑;“我給親戚幫忙,應該感謝你照顧這買賣,請你才是!隻是,咱腰細,隻能請你吃,一個倆個石子饃夾涼粉!”不等胡春曉她舅大插嘴。祝見高問胡春曉;“一雙是一百一十,對不?三十五雙,按三十雙是三千三,加五百五,是三千八百五!我做一回主,讓五十元給老板,讓他加油到選場?”不等胡春曉她舅大插嘴,那個老板嚷嚷;“三千九不更好聽?老有酒喝?讓小書記忙半天,再虧他五十塊錢,這事情讓大家知道,我咋再說嘴?”一邊說,一邊數錢。繳了錢,不等數、也不等讓煙、讓茶、讓飯,也不讓她們搬,就一個人一袋,搬到車上。不等胡春曉出來送行,他們匆匆離開。
送走他們。胡春曉舅大按捺不住喜悅。大家也都歡喜十分。一雙皮鞋賺四十多,三十五雙,竟一千四百元。半年的房租、鎮書記的四個月工資!……。
胡春曉也改變了對祝見高的‘陳腐觀念’。開始崇拜這個‘橫行霸道’的人物。
胡春曉她舅大早看出這個祝見高的心思,還是在胡春曉身上。他也是因為這一點,才敢去鎮政府絮叨的。看傻閨女喜笑顏開。就趁機說關於祝見高的傳聞。見胡春曉認真聽,就盤算:該讓這閨女約這小夥子,到哪裏吃個飯?
到底是生意人家,不多有扭扭捏捏的做作。胡春曉很爽快答應,去鎮政府,叫祝見高來家吃飯。耐著等倆天,胡春曉打扮一新,前去鎮政府。門衛聽說找祝見高的同學來找?忙讓一個人帶著。自己打內線電話告訴。祝見高有些犯糊塗:哪有女同學會來尋自己?因自己尿到水桶讓同學們喝;下學在校門外擋她們;故意給女同學起外號……。早都把女同學得罪完了。
近看,才按捺不住喜悅:“咱舅大有事情叫我去?”胡春曉臉一紅:這人真不害羞,叫人家的舅舅比自家的還上口。她嫣然一笑:“沒見過大市麵,這不,尋思趁著你這個發達的同學的臉麵,到這裏見識、見識?”祝見高一樂:“咱是哪裏的同學?”胡春曉嘴尖舌快:“咱都一個舅大了,你說,是哪裏的親戚?”倆個都放鬆下來。祝見高接受邀請。帶著胡春曉到處走。大家笑著打招呼,並指指點點。祝見高春風得意一整天。
未到約定的那天,胡春曉她舅大早早告知祝見高:索性借這,大家到鼎湖灣遊玩一天。祝見高答應。
這鼎湖灣旅遊景區位於靈寶市區西20公裏,北瀕黃河,東西長約3600米,南北寬約1800米,總麵積約1萬畝,與靈寶境內的函穀關,黃帝鑄鼎原,亞武山等旅遊景區與之相鄰。此處原為大麵積荷塘,所產蓮菜獨特無絲,香脆可口,聞名遐邇。1980年前後,因三門峽大壩攔洪致使大麵積荷塘被毀。在此後的年間,地下泉湧,土肥豐,草木叢生蘆瘋長,蛙鳴魚躍,鳥語花香,形成了魚網環繞、葦踟路縱橫、荷香婷婷、蒹葭蒼蒼的夢中園。鼎湖灣具有悠久的曆史和豐的文化底蘊。《史記·封禪書》載:“黃帝采首山之鈾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水經注》中也有記載。《括地誌》說:“湖水原出虢州縣城湖南三十五裏誇父山,北流入河即鼎湖也”;《閿鄉縣誌》則說漢武帝曾在此地建有“鼎湖宮”。唐代李白詩曰:“鼎湖流水清且閑”,明代彭綱則寫下了“鼎湖煙樹接孤城”。中國古代著名神話“女媧補天”和“誇父逐日”等典故皆誕生於此。現在當地沿用的村名如大湖、靈湖、水泉城、南灘、湧指法訓練埠均便是佐證。蕩舟鼎湖灣你可盡情分享魚兒和鳥兒的樂趣。鼎湖灣的黑魚久負盛名,此外還有鯉魚、鱔魚、泥鰍等。湖中魚兒或獨行結伴,自由恬暢地遊動,鼎湖灣是鳥兒的博覽園:野鴨、鴻雁、白冠雞、魚鷹、白天鵝、丹頂鶴、灰鶴、鴛鴦不勝枚舉。還有特產克拉蟲,營養價值高,可防治癌症。鼎湖以盛產閿蓮而出名。閿蓮又因其中隻有九個孔,故被稱為“九孔閿蓮”,吃起來無絲無渣,清脆可口,為藕中上品。鼎湖美景,四季各不同。陽春三月,萬木複蘇,春和景明,水上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荷婷婷,真是“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盡秋來,湖麵綠葉泛黃,蘆花飄揚,魚鷹在水中立,白鷺成行天上飛。每當夕陽西下,“洪波浩渺自西來,晉豫平分兩岸開,。一葦才衝煙靄去,片帆悠哉秋月來。”別有一派迷人的景象。寒至隆冬,水陸披銀戴素,天鵝飛翔,蕩舟蘆中,觀賞水泊澤國,體驗蘆蕩野趣,一覽大河上下,感受天地人和的自然景觀。此時還可塬上小炊,或在鼎湖漁家品嚐各種美味佳肴,體驗別有一番情趣的漁家生活。
等到那天,祝見高開著三菱越野車,興衝衝到紅蜻蜓皮鞋店。胡春曉她舅大倆口忙借迎。他們喚出早精心裝扮的閨女,這才說:“今個兒,我有倆個客戶約定今天取皮鞋。我走不開。你舅媽身體不好,怕暈車。實在不想掃你們的興,就你們倆去!下次,我們再一起去!”祝見高求之不得,胡春曉隻好答應。
路上,胡春曉還沒有單獨和男孩子相處。還是不想說啥?祝見高也習慣了開車無語,就沒多少話。
到了那裏。人還真不少。湖裏很多小船,打扮得像新媳婦那般著紅綢繡花嫁衣的姑娘劃著船。遊人在萬畝蓮葉、千畝蘆葦蕩中穿梭。旁邊,幾個大船做餐館。專賣鼎湖灣特產的黑脊背鯉魚。或燒或烤,或做湯或清蒸。祝見高邀胡春曉劃船?胡春曉可不是為了遊玩,她隻想了解祝見高?就借口剛才暈車,隻想岸邊站站。祝見高隻好帶她到岸邊,尋一個餐館的雅間,點飯菜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