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魯迅讀本(1)(3 / 3)

後來他的保姆長媽媽給他買來了這有畫兒的《山海經》,真把他高興極了。他一生愛好書,他想讀的書,就百般努力找來讀,找來抄,當作寶貝。

第六課童話

魯迅譯了好多本童話,叫我們在幼小時就有了很有趣味的書讀。他會講故事,是個最好的小說家;他更會給孩子們講故事,寫文章常常會插迸一段有趣味的故事。有一回他說狗和貓為什麼結了仇恨,他說:

據說,是這麼一回事:動物們因為要商議要事,開了一個會議,鳥、魚、獸都齊集了,單是缺了象。大家議定,派夥計去迎接它,拈到了當這差使的鬮的就是狗。我怎麼找到那象呢?我沒有見過它,也和它不認識。它問。那容易,大眾說,它是駝背的。狗去了,遇見一匹貓,立刻弓起脊梁來,它便招待,同行,將弓著脊梁的貓介紹給大家道:象在這裏!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從此以後,狗和貓便成了仇家。

魯迅的祖母常講故事給他聽,夏天的夜晚,魯迅躺在一株大桂樹下麵的小板桌上乘涼,祖母就搖著芭蕉扇坐在旁邊,給他猜謎講故事,有一回給他講貓是老虎的老師的故事。

可是魯迅很不願意聽那些說鬼說怪,嚇唬小孩子的故事。有一回他的長媽媽給他講了個美女蛇的故事,說有一種妖蛇,能叫人的名字,人一答應就死了,這樣嚇得魯迅連自己家裏的後園也不敢去了,因為長草裏麵蛇是很多的。

他家那個後園叫百草園,是魯迅幼小時的樂園;後來,他描寫那園的可愛處: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裏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翻幵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的遠。

魯迅講過很多故事,是為了叫我們從這裏知道科學的知識,人生的知識,自然界的知識,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用處。當中國受到日本的侵咯,政治和國家需要改革和建設的時候,他就又講了兒童們怎樣學習作戰,怎樣建立工廠,繁榮村莊的故事。

第七課環境

魯迅小時,家裏給他找一個保姆,就是那個長媽媽。這個長媽媽,老理可多哩:

小孩子最快樂的時候,自然是大年除夕了,可是就在這天晚上,長媽媽要給魯迅上功課了,要他明天清早起來,第―句話就對她說廣阿媽,恭喜恭喜!這個長媽媽教給魯迅很多道理,比如說人死了,不該說死掉,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裏,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撿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鑽過去的……

長媽媽不許魯迅走動玩耍,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是頑皮,要告訴母親去了。可是晚上睡覺,她把地方全都占了去,把魯迅擠到席子角上,還把一條胳膊擱到魯迅的脖子上。

長媽媽叫這樣一個小孩子,就得按著大人的走路方式走路,吃飯的方式吃飯,叫作少年老成。叫小孩子走她的舊道路,聽她的老道理,不許孩子有什麼新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