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末,時任首都機場工程建設總指揮的李瑞環,考慮到沒錢裝修,建議創作一些壁畫,用藝術品來代替價格不菲的進口裝修材料。結果由當時中央工藝美院院長張仃出麵組織一幫美術學院的老師,創作了在新中國美術史上裏程碑式的大型壁畫群。其中,袁運生創作的《潑水節——生命的讚歌》因大膽畫入了三個沐浴的傣家裸女,最引人注目。據《人民日報》1979年10月14日第3版《我國美術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取得豐碩成果》一文報道,“在新落成的首都國際機場候機樓裏,一批畫作受到參觀的中外人士稱讚。有人說,它標誌著中國壁畫的複興。美國著名的東方藝術學專家科恩夫人參觀後說,她相信北京國際機場一定會以她的壁畫而聞名於世界。”還提及“最近,鄧小平、李先念、張廷發、穀牧、胡喬木等同誌,以及輕工業部、文化部的負責人,相繼到首都國際機場候機樓參觀了這些壁畫和其他繪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讚這批作品每幅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和題材。許多同誌認為,這些壁畫是高質量的,是第一流水平的,它為整個機場建築增添了光彩”。然而,時隔不久,就有人跳出來攻擊《潑水節——生命的讚歌》有傷風化,掀起一場風波,致使後來不得不給三個傣家裸女披掛上了輕紗,甚至在機場重新裝修時被膠合板屏風遮蔽了整整十年……
然而,卡久拉霍廟群數不清的性愛雕塑,卻比袁運生筆下的三個沐浴的傣家裸女幸運得多。這是因為,在最為危急的關頭,亞洲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挺身而出,及時寫信給老朋友甘地,解釋這些雕塑都是國家的瑰寶,是印度古代雕刻家的智慧成果和藝術結晶,不能任由部分人因對於祖先是“食性之人”而感到不舒服,就去傲慢地破壞。幸好,甘地聽從了泰戈爾的建議,才讓這一堪稱古代印度工匠最偉大藝術成就的精美石雕轉危為安,使我們今天能一飽眼福,終於看到了這個已於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性愛廟群。
說實在的,此前我隻知道泰戈爾寫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愛情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並不知道他對保護卡久拉霍性愛廟群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以至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他這敢言的作為,也印證了如他所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麵對卡久拉霍性愛廟群,我不禁想起了他的名篇《愛侶的心河》:
神啊,
愛侶的心河一朝彙合,
歡快地流向何處?
你是前方的愛海,
它帶著同一個希冀
奔向同一個目的地,
切望注入你無涯的胸脯。
途中障礙重重,
矗立著愁霧籠罩的險峰,
齊心協力,可以穿越,
當人生的旅程結束,
容兩心的苦樂
在你的慈懷獲得歸宿。
2015年2月11日
民航班機飛行在卡久拉霍廟群上空
侍女為貴婦拔掉紮進左腳底棘刺的雕像
帕爾斯瓦斯寺廟上畫眼線的美女雕像
人物雕像集中在寺廟的天堂條帶上
這裏的女子雕像均為豐乳肥臀,為突出臀飾,其中竟有穿短褲者
這是卡久拉霍神廟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兩組性愛雕像
近似雜技和瑜伽的性愛雕像
看他倆如此親昵,多令人害臊!
群 雕
卡久拉霍西廟群夕照
在西廟群瓦哈拉神殿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