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旅遊,最令人擔心的是人身安全。說來也巧,我們赴印度旅遊之時,恰好是印度1月26日國慶將臨之際。而印度的這個國慶非同尋常,特邀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訪並觀看閱兵式。奧巴馬最後一天的行程,是參觀作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泰姬陵。為了歡迎奧巴馬這位超級貴賓,泰姬陵所在的古城阿格拉展開了一場徹頭徹尾的大掃除:600名工人被安排清掃街道,粉刷圍牆,泰姬陵大理石上的汙跡全部被擦掉。早在兩周前,古城內的全部施工作業已被叫停,防止造成揚塵。因此,在我們於1月21日抵達泰姬陵時,發現以髒亂差著稱的印度,泰姬陵不僅異常整潔,而且似乎也控製了國內遊客的流量,安保已經提前到位。當後來得知因要前往沙特吊唁剛剛去世的沙特前國王阿卜杜拉,奧巴馬突然改變行程、取消參觀泰姬陵的安排時,我們都覺得,這次是意外地在泰姬陵享受到了一次高規格的禮遇,倍感神清氣爽!
泰姬陵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靜靜流淌的亞穆納河畔,距新德裏二百多公裏。我們的旅行大巴在泰姬陵西門外停下之後,導遊阿亮就去購買門票。因入門要安檢,遊客必須排隊等候。我們看到等候安檢的隊伍被欄杆隔成四列,自然就先挑隊伍最短的入列。哪知等阿亮來分發門票時,才告訴我們全都排錯了隊。原來過安檢的四列隊伍是內外、男女有別,即分印度男遊客,印度女遊客,外國男遊客,外國女遊客。我們發現,不僅印度國內遊客的隊伍很短,而且他們手持的門票價格僅25盧比,僅是我們手中750盧比一張門票的十五分之一。懸殊之大,著實驚人!
這裏的安檢似乎比機場還嚴,不能自備飲料,通過安檢後,才每人發一瓶礦泉水。進東門後,阿亮就把我們帶到正門前的一棵枝繁葉盛的大樹下,給我們講述早已廣為傳誦的那個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
泰姬陵(Taj Mahal)全名叫泰姬瑪哈陵,主人是沙·賈汗的皇後泰姬瑪哈。十八歲的阿姬曼·芭奴,是個來自波斯的女子,美麗聰慧,多才多藝,與當時為賈汗吉爾國王的三王子庫拉姆結婚。她婚後與庫拉姆同甘共苦,形影不離,足跡遍布疆場。1628年,庫拉姆經過一場血戰繼承王位,給自己取名沙·賈汗,意為世界之王。沙·賈汗是個很有個性的君主,驍勇善戰,雄姿英發,四處出征。阿姬曼·芭奴一直追隨沙·賈汗身邊,為他出謀劃策,排憂解困,使沙·賈汗總能化險為夷,戰無不勝。沙·賈汗封她為“泰姬·瑪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可謂三千寵愛在一身。十八年間,泰姬為沙·賈汗生了十四個孩子,但最後僅僅成活了七個(四男三女),其中就包括後來的皇帝奧朗則布。然而,三十六歲時,泰姬在生第十四個孩子時,不幸因難產而香消玉殞。她臨死前,沙·賈汗悲傷不已,他問愛妻有什麼遺願?泰姬回答有四個願望:第一,請陛下答應永不再娶;第二,為她建一座精美的陵墓;三是希望陛下保重龍體,不可過度悲傷;四要精心撫育子女。據說泰姬死後,沙·賈汗悲痛欲絕,竟然一夜白了頭。這個在沙場上呼風喚雨的英雄,能夠在揮手間使萬眾臣服的帝王,再怎麼縱橫捭闔,也終有脆弱無力的時候,再怎麼富甲四海坐擁天下,也擁不住逝去的佳人,挽不住枕邊水樣的溫柔。於是,他動用皇室的特權,傾舉國之力,讓每天兩萬名工匠,用去整整二十二年時間,耗盡無數資財,修建了這座舉世無雙的陵墓,為愛妻寫下了這段瑰麗的絕響。正如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說,愛情的力量在這裏震撼了所有的人……
聽完有關泰姬陵的講解,我們就走向它那象征著天堂入口的莊嚴雄偉的正門。這是一座紅砂岩建築,裝飾著白邊和圖案,還有大理石鏤空的雕飾。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伊斯蘭教建築風格。上方有拱形圓頂的亭閣,前後各有十一個小圓頂,每個圓頂象征一年,代表著建築泰姬陵二十二年的時間。沙·賈汗的癡情由此可見一斑。據說原先這兒曾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麵鑲嵌著幾百顆銀釘。這些東西都已被劫走,現在的門是銅製的。進門之後,展現在我們正前方的,就是選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泰姬陵主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