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猶豫的刹那間,你不僅會錯過月亮,還會錯過星星,
該出手時就出手,趁著你還年輕,
如果真正地喜歡了,就趕緊去爭取,
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人在努力,稍微懶惰一點,你就會被甩開很遠。
你一輩子做得最對的一件事,就是不負流年,不錯過生命中的美好。
別在模仿中迷失了自我
繪畫是父親一生的熱愛,但大半生寒微的家境,連很一般的學習機遇也無法給他提供。一直很業餘的繪畫水平,成為父親一生的遺憾。她三歲時,父親便開始培養她的繪畫興趣,並給她講了許多著名畫家的成功經曆,希望她能夠像他們一樣在繪畫方麵有所成就,能實現自己未圓的畫家夢。
起初,她在父親的指點下,還畫得有模有樣的。時間一久,她繪畫的興趣便漸漸地淡了下來,可是一向乖巧聽話的她,不忍讓父親失望,盡管心裏不大情願,還是放棄了自己的其他愛好,走進了各類繪畫輔導班,一遍遍地在畫板上,被動地塗抹著自己也越來越不清晰的夢想。
因繪畫占用了太多的時間,她的其他功課落下許多,複讀了一年後,她才勉強地考上了一所普通的藝術院校。
是大一的一次“校園模仿秀”大賽,改變了她後來的人生走向。
大賽的初賽,她輕鬆地過關;複賽前,她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臨場發揮也很正常,但結果她竟然沒能入圍最後的決賽。
帶著很大的失落,她獨自來到校園裏的人工湖畔,心情黯然地望著波光瀲灩的湖麵,不時地喃喃歎息:“我真笨啊,真的太笨了,我連模仿都做不好。”
“為什麼非要模仿好別人,而不去嚐試著做一個最好的自己呢?”那位學生們都十分敬仰的老教授不知何時站到了她的背後。
“做一個最好的自己?”她仰起頭來。
“對啊,即使你模仿得再逼真,那你也隻能是他人的一個影子,失去了自我。別忘了你要擁有自己的人生,知道你心中最想要的是什麼,去做最好的那個自我,才是最最重要的。”老教授微笑著點撥她。
“做最好的那個自我。”她輕輕地重複了兩遍,仿佛有一股清新的風陡然吹入幽閉的心扉。帶著豁然醒悟的激動,她向老教授深鞠一躬,笑容滿麵地跑開了。
後來,她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將繪畫隻當作自己的一個業餘愛好,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自己喜歡的寫作。大學讀書期間,她便成為有名的網絡作家,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
在談到她今天的成就時,她的父親愧疚地說:“我差一點釀成了一個大錯,我隻想著讓女兒模仿別人,成為優秀的‘他人’,卻忘了告訴她成為一個最好的‘我’。”她卻安慰父親——那不過是人生難免的一個彎路,也許隻有經曆過一些挫折以後,經過冷靜的思索之後,才會明白自己心中最想要的是什麼,才懂得在成長的路上怎樣不迷失了自我。
堅持與自己比賽
凱恩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小職員家中。此前,他的父母桑德斯夫婦已經為他生下了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桑德斯夫婦雖然都是當地冶金公司的普通職員,似乎自己的後半生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了,但他們很驕傲——三個孩子都很聰明,學習成績都很優秀,又各有特長,誰都相信他們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桑德斯曾不無自豪地向鄰居們誇口:“我的孩子一個比一個棒,他們都會成為國家的棟梁。”
然而,桑德斯夫婦怎麼也沒想到——他們的小兒子凱恩居然一點兒也不像他的哥哥姐姐。一生下來,他就呆頭呆腦的,手腳笨笨的,做什麼都比同齡的孩子要慢半拍。上小學了,凱恩較低的智商進一步顯現出來,他不僅比他的哥哥姐姐當年的表現要差許多,甚至連鎮上那幾個桑德斯不屑一顧的笨孩子都趕不上。
每每看到凱恩做什麼事情總比別的孩子差那麼一大截,桑德斯便會急切地批評他:“你的數學不如比特,你的繪畫不如瑪莎,你的體育不如約翰,你的語言不如弗朗斯……總之,跟別的孩子比,你差得太多了,你要向他們學習,要追趕他們。如果你趕不上他們,真不知道你將來的生活會是多麼糟糕。”
凱恩也很苦惱自己不像哥哥姐姐那樣聰穎,他也曾千方百計地努力過,也曾試過“笨鳥先飛”,但效果總是不大明顯,無論他怎樣試圖把事情做得更好,有時甚至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仍然趕不上別的孩子,他們似乎做什麼事情都很輕鬆,而且做得都那麼好。這讓他很苦惱也很無奈,少年的心中蒙了一層揮不去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