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在讀小學期間,他幾乎成了各科老師特別關照的“焦點”,老師們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他選定追趕的對象,焦急地期待他能有所進步。在那幾年裏,充斥他耳朵的經常這樣的話——凱恩,你跟某某學習學習,看看人家計算得怎麼那麼快;凱恩,你跟某某比比,人家怎麼能把文章寫得那麼流暢;凱恩,你再努力一下,你跟某某比比,人家成績怎麼提高得那麼快;凱恩,你要是能追上某某,你就能夠考上大學……諸如此類的激勵的、批評的、焦慮的、關切的勸導和教誨,陪著他走過了一年又一年,盡管他很賣力地追趕,但他還是幾乎在所有的方麵都落在別的孩子後麵,他仍是令老師們失望的“總也趕不上其他同學”的“最落伍”的那一個。接連不斷追趕失敗,讓他幼小的心靈中彌漫了失敗的感傷,他常常呆呆地坐在角落裏自責。
凱恩升入中學後,桑德斯帶他到紐約找權威醫生做了診斷,才知道除了智商偏低外,他還患有動作障礙症。從此,桑德斯夫婦對他不再抱過高的期望,隻要凱恩將來能夠自食其力,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凱恩在八年級的時候,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傑西卡老師。她出身高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她有著淵博的學識,更有著一顆仁愛、智慧的心,在她的眼裏,每個孩子都是一粒飽含希望的種子,都有生長的權利和自由。她從來沒有像凱恩的父母和其他老師那樣,叫凱恩像別的孩子那樣如何如何,總是笑容可掬地鼓勵他:“別著急,慢慢來,不用跟別人比,你隻要按著自己的方向努力,相信你會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的。”
一天,凱恩在數學考試中又成為全班唯一的不及格者。放學後,凱恩難過地找到自己最敬佩的傑西卡老師,不好意思地低垂著頭:“老師,我太笨啦,我總是比不過別的同學。”
“親愛的孩子,誰說你笨啦?你這次考試就比過了一個同學,很有進步啊!”傑西卡撫摸著凱恩的頭。
“我比過了一個同學?”凱恩不解地抬頭望著傑西卡老師。
“是的,你這次考了58分,比上次多考了10分,你這不是超越了自己一次嗎?”傑西卡微笑著注視著凱恩的眼睛,告訴他,“孩子,記住——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跟自己比賽,隻要你不停地追趕和超越你自己,你就是在不斷進步著,你就是可愛的,你就沒有必要自卑地低頭。”
“學會跟自己比賽”,凱恩在心中默默地咀嚼傑西卡的贈言,走出教學樓,金色的陽光立刻簇擁了他。刹那間,他的心中仿佛也湧入了一縷明媚的陽光——他茅塞頓開,知道自己這些年來不快樂的原因,就在於他總是在跟別人比賽,總是停留在失敗的陰影裏,卻忘了學會跟自己競賽,忘了學會一天比一天進步一點點,學會享受本屬於自己的那份快樂。
桑德斯夫婦十分驚訝地注意到,昔日經常愁眉不展的凱恩,突然間像變成了另一個人,他每天都昂著頭,挺著胸,嘴裏吹著快樂的口哨,給人一副命運在握的自信。他學唱歌,雖然依舊常常跑調,可唱得很投入,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他練長跑,雖然速度還是那麼慢騰騰的,但他天天堅持,比哥哥姐姐們還有毅力……
一天,凱恩在家裏認真地做他的《手工製作》課作業——做一個簡易的小板凳。忙活了一整天,弄了滿地的刨花、碎木料,他做出了一個很粗糙的小板凳。他的哥哥比特見了,不禁嘲笑道:“凱恩,這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到比這更糟糕的板凳了。”
“不,還有比這更糟糕的。”說著,凱恩從外麵拿來另一個板凳,自豪地告訴哥哥:“這是我做的第一個,連它也不能算是最糟糕的,因為以前我還不會做呢。”
哥哥啞然,他心裏承認凱恩說得有道理。父親桑德斯走過來,第一次讚揚兒子:“孩子,好樣的,你確實很棒!告訴我,誰教會這樣看問題?”
“是傑西卡,一個世界上最好的老師。”凱恩快樂地向家人講述了有關傑西卡的事情。
“那真是上帝派來的一個好老師啊!”桑德斯由衷地感歎道。
從此以後,全家再沒有一個人說凱恩笨了,他們開始經常對凱恩說的,是這樣一句充滿激勵與讚賞的話——“凱恩,你做得的確比以前更好啦!”
奇跡在慢慢地誕生,凱恩的功課不再總是倒數第一,而是在緩緩地提高,雖然不像別的同學那樣明顯,但他在一點點地進步,卻是毋庸置疑的。高中畢業時,他竟接到一張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幾年的刻苦努力,他雖然沒有哥哥姐姐們的學業那麼優秀,但他在投資和金融方麵,卻顯示出了較為敏感的眼力,更為重要的是他培養了自己堅韌的品格、頑強的毅力和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25歲那年,他擁有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此後,他將公司的業務擴展到六個州,建造了上千座高樓大廈,成為身價超億元的著名的“房產大亨”。最近兩年,他又雄心勃勃地進軍保險業,並且大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