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泡腳悠著點
糖尿病人
糖尿病病人神經容易發生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而且這種神經病變非常隱蔽,患者往往難以察覺。神經病變後的糖尿病患者試不出水溫,極易被燙傷。而且浴足的水溫過高,也易引發足部感染,加速糖尿病足病情的惡化。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洗腳時先由家人試好水溫,再把腳放進水裏,溫度不要超過37℃。
心腦血管患者
高水溫會使神經受到刺激,加速血液流量,短時間內增加了心髒、血管的負擔,容易加重病情,因此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適宜用過熱的水燙腳。
腳上有凍瘡者
腳受到極冷風寒的侵襲後才會被凍傷,溫度低過身體正常耐受程度,皮膚、肌肉處於僵硬狀態。此時如突然用熱水燙腳,會使溫度從冷到驟熱,皮膚、肌肉經受不起幾十攝氏度巨大的溫差,隻會加重凍腳的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肌肉和骨骼分離。因此,凍腳時應用手適度揉搓,使腳發熱,而不是簡單用熱水加溫。
健康小貼士
足浴時,如果在熱水中加入某些藥物,還可以防治腳癬、腳臭、腳幹裂、腳汗過多、足跟痛、凍瘡、下肢浮腫麻木、四肢不溫、感冒、風濕性關節炎及夜尿頻等。氣虛的老人可選用黨參、黃芪、白術等補氣藥。高血壓患者宜將菊花、枸杞子、桑葉枝、丹參等與冰片少許煎藥泡腳。一些老人冬季需要活血補腎,可選擇當歸、赤芍、紅花、川斷等。有些老人到冬天皮膚幹燥、容易皴裂,可選擇桂枝、銀花、紅花等中藥。上述中藥每樣取用15~20克,用砂鍋煎煮,然後將煎好的藥液去渣倒進桶裏,再加入熱水,每天浸泡30分鍾。
先睡心,再睡眼
自古以來,養生家都一致認為,睡眠之前必須保持思想安靜、情緒平和,切忌憂慮、惱怒。因為怒則氣血上湧,情緒激動,煩躁不安,神不守舍,讓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其實不僅是惱怒,在睡前的任何情緒的過度波動,都會引起人體內的氣機失調,導致失眠。所以古人把睡眠的順序規定為“先睡心,後睡眼”。所謂先水仙,就是指在睡覺之前一定要保持情緒的穩定,不要興奮、激動或者憤怒、傷心,這些都會影響睡眠質量,甚至導致失眠。那麼應該怎麼睡心呢?
節製娛樂
睡前,不應進行哪些需要高度用腦的娛樂活動,比如說象棋、圍棋、麻將、撲克等等,否則就會使人過度興奮,難以入睡。尤其是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長時間集中精力在牌桌和棋盤上爭鬥,可能因此而誘發心絞痛、血壓升高,甚至發生中風。因此,打牌和下棋的興趣再大,也不宜超過晚上九十點鍾,否則將對健康不利。
除了這些需要高度用腦的娛樂活動,一部感人肺腑的文學作品,一部引人入勝的電視劇、電影都會讓你心情激動,情緒發生波動,或高興,或傷悲,或恐懼,這些都會幹擾人的睡眠。當然不是說禁止這些活動,如果沒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恐怕就會單調、枯燥許多,而是說不要把這些事情安排在睡前,為了擁有良好的睡眠,您需要節製。
寢不語
孔子曰“寢不言。”《老老恒言·安寢》亦說:“寢不得大聲叫呼”,就是說,睡前不要過多的言談歡笑,否則容易令人激動,入睡貴在神靜,如果睡前多言語則會導致身動而躁,讓人難以入睡。
不要在床上看書
有些人躺在床上後,並不習慣於馬上入睡,而是習慣於上床之後先看一會書報,知道昏昏欲睡的時候才睡覺。這樣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習慣,如果哪天不看書報就睡不著覺。在床上看書報容易導致失眠,因為書報等作品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激動,使人浮想聯翩,往往會幹擾您的正常睡眠。
常在床上看書,尤其是青少年,往往由於不良的光線和看書的姿勢,很容易引起近視眼。因此,在床上看書的習慣必須糾正。
保持平靜心情
隻有精神放鬆、心情平靜,才能很快入睡。睡前不要做劇烈的體育運動,不跳舞,
不想著工作和學習的事情,不回想白天發生的不愉快事情,也不要計劃明天的活動。盡力排除心理幹擾,保持心情平靜。因為這樣做,會使您變得更加焦慮或興奮,不利於您的睡眠。
解除精神負擔
如果您為失眠而苦惱、焦慮,一到晚上睡覺時就精神緊張,這樣就會陷入惡性循環,越是著急入睡,越是難以入睡。所以麵對失眠,一定要順其自然,不要過於緊張,在晚上睡減前,為了接觸精神負擔,可以做一些放鬆心情的事情,和朋友散散步、洗澡、看小說、聽音樂等等,都可以幫助你忘掉白天的緊張和煩惱,保持心情的寧靜,幫助您改善睡眠。
勇於麵對失眠
如果您上床後半小時仍不能入睡,不要醒著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因為長期躺在床上而難以入睡,會使您構成條件反射,從而強化您的不良睡眠習慣。實在睡不著的時候,就不要繼續在床上躺著了,不如起來閱讀一本枯燥的書來進行催眠。你也可以關上燈,靜靜地坐在沙發上,什麼也不想,或許在不知不覺之中,您已經睡著了。
準媽媽該怎麼入睡
婦女懷孕後,胎兒在子宮內逐漸長大,原來像一個倒置梨形大小的子宮,長到足月妊娠時變成了西瓜大小,子宮容積由未孕時的5毫升增至足月時的5000毫升,子宮的重量也由未孕時的50克增加到足月妊娠時的1000克。
隨著子宮和胎兒的長大,孕婦的睡姿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到了妊娠晚期,孕婦的睡姿如果不健康的話,不僅會使子宮的位置發生移動,還會增加妊娠子宮對周圍組織和器官的壓迫,影響子宮和胎盤的血流量,這就使嬰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引發各種問題。
那麼懷孕的女性睡眠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姿勢
胎兒是通過胎盤與母體進行氣體及物質交換,獲取氧氣、營養物質、排出二氧化碳及廢物的,所以胎盤血流量的充足與否,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醫學專家對孕婦的睡姿進行了長期的臨床研究和實踐後證實:孕婦在妊娠期,特別是妊娠晚期,最佳的睡眠姿勢是左側位。
左側位對於孕婦和嬰兒來說有什麼好處呢?首先這種睡姿可以減輕日漸增大的子宮對孕婦主動脈及骼動脈的壓迫,可以維持正常子宮動脈的血流量,保證胎盤的血液供給,為胎兒的生長發育提供所需的營養物質。
在妊娠晚期,子宮呈右旋轉,左側臥位可改善子宮的右旋轉程度,由此可減輕子宮血管張力,增加胎盤血流量,改善子宮內胎兒的供氧狀態,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特別在胎兒發育遲緩的情況下,采取左側位可以使治療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孕婦雜采用左側位對於母嬰健康,對於優生優育,都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睡時孕婦可用棉被支撐腰部,兩腿稍彎曲,或上麵的腿伸向前方;孕婦如有下肢浮腫或靜脈曲張,應將腿部適當墊高,可以有效地減輕下肢浮腫的狀況。
時間
正常成人一般需要8小時;孕婦因身體各方麵的變化,容易感到疲勞,故睡眠時間應比平時多l小時,最低不能少於8小時。懷孕7~8個月後,每天中午最好有半個
小時的午睡時間,但不要睡得太久,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因此午睡以最多不超過1個小時為宜。
床的選擇
席夢思床彈性好,睡在上麵既柔軟又舒適,但是對於孕婦來說,席夢思床可能會給她們帶來很多麻煩。因為孕婦的腰部前突,仰臥時,脊柱已經呈弧形,這就使本來已經前曲的腰椎小關節的摩擦增加,如果側臥,就會使脊柱向側麵彎曲。長期下去。就會使脊柱的位置時常。壓迫神經,加重腰肌的負擔,不利於孕婦緩解疲勞,還經常容易導致腰痛。
一般人夜間睡眠時體位經常變化,輾轉反側可達20次左右,這有助於大腦皮質抑製擴散,調節肌肉疲勞,提高睡眠效果。但是孕婦因為體形和體重的原因,難以翻身。妊娠晚期為避免仰臥綜合征的發生,孕婦宜采用左側臥位或左右交替側臥,但睡席夢思床恐怕難以做到。
為了讓孕婦睡得更舒適,可以在棕棚床或木板床上鋪上9厘米厚的棉墊,枕頭鬆軟、高低適宜,這樣既有利於孕婦本人,對胎兒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