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引導孩子成才,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正是這種從“試驗教育”中摸索出了家庭教育的經驗,惠及了許許多多家庭。不可否認,一個普通的父親,譜寫了平民家庭教育的神話,讓兩個調皮頑劣,成績一個中等一個差的孩子都展翅高飛了。
二飛:庫博飛,上小學時跳過級,到了高中階段,他由入校時的全年級第189名,前進到全年級第1名。2002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庫穩飛,上小學時也跳過級,高中階段,由入校時的全年級302名,前進到全年級第48名,2004年考入中國地質大學。
庫金會,1959年生,湖北省黃岡人。1978年入伍,入伍前隻有小學二年級文化,通過在部隊自學,獲得3個大學本科文憑。他精心培養孩子,通過16年的努力,使兩個“不聽話”的兒子成功跳級,考上北京的名牌大學。他出版了9部著作,成為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和作家,解答了幾千個家長的谘詢電話。他的家庭教育經驗被百餘家媒體爭相報道。他的家庭也因此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教育部等18個部門授予“首屆全國學習型家庭”。中央電視台《東方書城》、《當代教育》、《大家看法》等專欄先後播出過關於他的專題節目,在全國產生巨大影響。
寬容不縱容
庫金會認為,父母對孩子要多一些寬容和愛心,尤其是教育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寬容和愛心顯得更加重要。但寬容絕不等同於對孩子無原則的遷就,甚至討好縱容。
對此,他分析說,父母在孩子麵前無原則的寬容,會造成兩種惡果:一是很容易養成孩子的霸王習氣,什麼都要按自己的意圖來,稍不如意就會大吵大鬧,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使不聽話的孩子更加不聽話;二是在孩子眼中,父母失去了應有的威信,不但說話無效率,而且一些孩子甚至把父母當作“奴仆”,還不時對父母發脾氣。
湖北某重點中學一名高二女生,學習成績較好,父母對她百依百順。有時母親還討好女兒說:“好女兒,隻要你好好學,要我們幹什麼都行,爹媽可都是為你活著的。”
有一段時間,父親出差,母親又生病了,沒精力為女兒每餐調劑花樣,女兒吃不好,就生氣。她根本不管母親的身體狀況,還強拉著母親陪她上街買衣服。母親說她實在去不了,誰知女兒竟說:“去不了也得去,我不管。平時你們不是老說都是為我活著的,現在我就要你陪我去!”母親聽了,驚得雙眼發直。但令人不解的是,這位母親居然還真就陪著女兒上街買衣服了,結果第二天她就住進了醫院。
庫金會聽說這件事後,十分感慨地說:“這位母親應該知道自己的教育是失敗的。像她女兒這樣連最基本的愛心和孝心都沒有,滿腦子裝的全是自我,不要說她學習不是多優秀,就是非常優秀,將來能考上博士,學成後人格不健全,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人才?當然,也不能全怪她女兒,家長無原則的遷就是導致她女兒性格變異的根源。”
庫穩飛上初二時,有一個星期天和同學約好去春遊。老師布置的作業沒做完,他卻騙父親說做完了,高高興興去玩了一天。回家一看,作業太多,一晚上根本就做不完。
庫金會知道後非常生氣,但想到兒子難得有這種好心情,便沒過多批評,隻是要求他抓緊把作業做完。沒想到他做了一半,就已經很困倦了。他想:讓爸爸給我出個假證明,就說我星期天在家生病,作業不能按時完成。
他有些膽怯地把想法給爸爸說了,不料庫金會卻斬釘截鐵地說:“不行!今天的作業不做完就不能睡覺。讓我和你一道說謊,沒門!”他沒辦法,隻好在爸爸的陪伴下,老老實實把作業做完。做完後,庫金會給他打來熱水,又做了他喜歡吃的夜宵。
庫金會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不是爸爸硬要狠心逼你,而是要讓你養成一個好的做人習慣、學習習慣。你騙人不對,讓爸爸和你一起騙人就更不對!還有,把今天的作業推到明天也不對。你已經十幾歲了,快是個男子漢了,說話做事要誠信,有原則,對不對?”
看著爸爸陪自己熬到深夜,又給自己做了熱氣騰騰的夜宵,聽著爸爸入情入理的話,他一肚子怨氣慢慢消了。雖然他對爸爸的話當時沒表態,但庫金會知道,他已默認了自己的說教。果然,自那以後,庫穩飛變得十分守信用,做事也逐漸成熟起來。
庫金會認為,父母與孩子相處時要寬容,但不能窩囊,是一個基本教育原則,而父母教育孩子處事要寬容,不能窩囊,同樣也是一個基本原則,是讓孩子學會處世做人的基本原則。
教子點睛:
毋庸置疑,父母教育孩子時有寬容心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這種寬容一定要有度,千萬不要變成縱容孩子。否則,不但會讓自己的威信蕩然無存,更重要的是,那樣會害了孩子。寬容是給孩子的一縷陽光,會照亮孩子的心;縱容就像埋在孩子人生路上的一顆地雷,會炸毀孩子的前程。
放大孩子的優點
很多父母總是在有意或無意中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然後就會很傷心、很悲觀,認為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優秀,而自己的孩子卻有這麼多缺點,非常不爭氣。
其實,這是一種片麵認識。庫金會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總希望孩子優秀、出色,而孩子表現平平時,他就感到孩子渾身是缺點。看別人家的孩子,又總喜歡眼睛往高抬,看到的都是優秀的孩子,尤其是隻注重人家孩子的學習分數,分數一高,就認為這孩子處處都好,即使這孩子見麵隨便和他打個招呼,他也覺得這孩子特別懂禮貌,自己的孩子就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