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培養自學能力,不僅已經引起國內注意,在世界中許多國家也很重視,已成為帶有方向性的問題。因此,如今的我們應當是具有很高的自學能力的人。所謂自學能力,就是指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如果同學們的自學能力提高了,大家的學習效果就會顯著加強,遠非注人式學習所能相比。古人說得好:“善學者教師安逸而功倍,不善學者教師辛苦而功半”,一個人有了自學能力,他就可以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將來長大參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繼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去自由探索,去發明創造。所以,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是有重要意義的。
當前教學中,存在老師講、學生昕,老師講什麼、學生聽什麼,老師講多少、學生聽多少,老師啟發什麼、學生思考什麼,老師啟發到哪兒、學生跟著想到哪兒的情況。有時下課了,自己連書都沒打開。書是學生學習的依據,老師講的其實都是書上內容。光想著老師把知識嚼爛了再喂給自己,光讓自己等吃“現成飯”,自己不去看書,不去開動腦筋獲取知識,造成知識學得死,題目稍有變化就束手無策;具有嚴重的依賴性,離開老師,自己寸步難行。例如北京市小學升初中出過這樣一道題:一個長方體長和寬都是5分米,高3分米,這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多少?雖然學生把長方體的特征6個麵8個頂12條棱背得滾瓜爛熟,但是由於平時沒練習過、試卷沒遇見過,所以錯率竟達69%,視為冷題。或是5×8+3×4=52(分米)。學生把老師講過的東西一旦忘記,自己不會翻書,重新把例題弄懂,理解能力低,表達能力差,學習很吃力。到了中學長時間不適應,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會課前預習、帶著問題聽講,課後自覺重溫例題,然後,完成作業,這一些自學方法。因此成績提高很慢。除此之外,還要做到上麵講的做好課堂筆記、勤於思考,多聽多問、多做輔助練習以及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和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此不贅述。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培養我們的自學能力呢?以下幾點可供大家參考。
首先是製定計劃。我們知道要學習好,首先要製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為有計劃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我們製定月計劃和周計劃,以高度的學習熱情和頑強的學習意誌保證計劃的完成。優秀的同學每天還有一個學習小計劃,嚴格要求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當然,製定計劃要從實際出發。由於每個同學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因而在訂計劃時,每個人的計劃重點和要求也是不同的。有的同學的學習基礎很差,就不必急於去自學課外讀物,而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學缺漏知識和弄懂課本內容上。
其次是課前導學。晚自習的導學是我們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如果不做好課前導學,上新課時就會心中無數,不得要領。做好了課前導學,就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知道自己有哪些問題弄不懂,主要精力應集中在解決哪個或哪幾個問題上。對新教材有個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新課的重點和自己理不懂的難點,配合老師授課,及時消化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在導學時要注意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學案上都會有提示,每次做學案之前,必須先明確目標,完成學案之後,回顧一下自己是否將目標一一解決;要在“資料助讀”部分劃出重點,記住作者、作品的介紹,了解寫作背景,以便第二天上課回答;還要主動預習字詞。對一般的生字生詞,能夠利用字典詞典尋求解答,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力;同時積極思考問題,根據學習提示,思考課文內容,並用圈、點、勾、劃、寫的方法,標出或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要記錄存疑,不懂的問題,經過獨立思考(包括運用參考資料)後,仍然得不到解決時,可以請教老師、同學或其他人。學案中專門設一項存疑記錄,記錄小組內的問題,以便帶到課堂上解決。
再次是專心上課。古人雲:“學然後知不足”,上課是我們理解和掌握知識和技能,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上課時如果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更為主動和靈活地接受老師授課。如何讓自己的聽課更有效率?聽課,也是一種學習技巧。聽好課可從三個方麵著手:做好物質準備。課本、筆記本、工具書、學案等,一律在上課前準備好。如果在聽課過程中準備學習用具,就會錯過一部分內容的聽記;做好心理準備。坐好聽講的姿勢,心理上排除一切雜念,盡快集中注意,進入學習狀態,專心聽課。要正確對待老師,即使遇上令自己不夠滿意的講課,也要設法使自己盡快地適應下來;采用多維聽記法——第一要用心聽。不僅要注意聽預習時留有疑問的地方,而且還要注意聽那些自以為懂了的地方,因為自己的理解往往不全麵、不深刻,甚至不正確;第二要用心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用心聽還應用心記。一般來說,要記下老師在分析課文過程中留在黑板上的文字,因為這往往是學習的重點,學習的線索。還要記下老師在分析課文過程中補充的觀點思想,或新鮮的見解;第三要用心想。聽課時要積極進行思維活動:老師的講課同自己的預習是否一致?有哪些不一致?自己的預習有哪些認識不夠的地方?應該打開哪方麵的思路等等。通過這一係列的思考,聽課時便有聯係,有比較,能觸類旁通,能舉一反三,這樣就可以保證聽課的質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