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學會養成細心慢速度習慣(1 / 1)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那麼,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如何培養細心的特性呢?“細心”是一種習慣,與性格有關係,但不是天生的,因為一切習慣都是後天形成的。對身邊所發生的事情,常思考其因果關係,人們常常開玩笑說:一個蘋果掉到牛頓的頭上,他會想到萬有引力;掉到我們的頭上,我們就把它吃掉了。我們這麼大一個中國,人口這麼多,卻沒有出過諾貝爾獎得主,這中間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不擅長思考因果關係。我們的孩子從小在教育過程當中,就不思考因果關係。老師所給的答案永遠是標準答案,學校所給的課本永遠是標準課本,在這種教育環境之下的學生,不會問為什麼,也不會有思考力和創新力。教條往往限製了個人的想象力,束縛了思想的發展,而適當的啟發有利於良好思想習慣的培養。

首先,工作生活當中,要做到細心,功夫往往在細心之外,首先要集中精力,重視眼前,重視當下所從事的工作和事務,把手上每件事情處理圓滿,才能把握生命的內核,擁有充實愉快的生活。細心需要排除幹擾,穩定情緒,每個人的心理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過多雜務幹擾,心緒煩亂,情緒不穩,我們就容易注意力渙散,就很難做到全神貫注。要真正做到細心謹慎,必然要處理好自身的各種心理困惑,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正所謂“寧靜而致遠”。一個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遠不會成就大事業。國內高中的曆史課有這樣一道測試題:“元太祖成吉思汗在中亞西亞建立哪四大汗國?最遠打到哪裏?”美國對學生的測試卻是:“蒙古人當初如果沒有西征,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試從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麵分析。”這樣的題目是沒有確定答案的,可以盡可能地讓學生發揮想像力。

其次,還需要培養興趣,人盡其才,我們深知,一旦自己對於某事有了濃厚興趣,常能樂此不疲,流連忘返,也就能夠精心鑽研、細心考量。如果缺乏興趣,就容易心猿意馬、朝三暮四,難以做到持久的靜心、細心,更不可能保持足夠的耐心。細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持之以恒的事情。細心作為一種個性特質,確實和先天氣質有密切聯係,比如內向敏感的人,往往謹慎小心,但也會表現出放不開手腳;而外向粗獷的人,做事通常灑脫自在,不拘小節,但也會粗枝大葉,馬虎大意。然而有很多值得信賴的成功人士能夠粗中有細,戰略上藐視困難,戰術上重視細節,因此常常能運籌帷幄,把握機遇,同時又能精耕細作,處事圓滿。從這個意義上說,細心就是一種心理素質,需要在實踐中逐漸培養,隻有努力培養細心的素質,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效率,才會有可靠的安全,才會有事業的深度與廣度。那麼做個細心人應注意什麼呢?細心有度。當然,過分的細心,過於嚴肅認真到了謹小慎微的程度,將會成為各種心理障礙,尤其是強迫症的溫床。因為盲目誇大,草木皆兵,會使本來脆弱的神經難以駕馭理性,甚至麵臨崩潰,因而要把握好細心的“度”,做到靈活性與原則性的完美結合。

數學課本裏的定理或公理中國人提出的很少,但是我們解題水平卻是世界一流。中國學生的數學卷子交上去的時候,老師永遠都是先看答案,答案對了,再去檢查過程,如果學生的作業和老師講的不一樣就會扣分。美國的老師則對學生說:“各位同學,明天考微積分,列出式子就可以了,不要去算,計算是計算機的事。”我國家電業的整體平均利潤是千分之六,也就是說一千塊錢銷售額隻賺六塊錢,這個是結果。不管你是不是家電業的,你都可以思考一下原因。你能想到幾個原因?那些家電企業老板不知道這些原因嗎?國家不知道這些原因嗎?這些原因在中國還要影響多久?這些原因如果一直不能得到處理,中國的家電業最後會成為什麼樣子?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思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