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2 / 3)

關心下屬疾苦,就是要站在下屬的角度,急下屬之所急,解決下屬的後顧之憂,這個道理是適用於任何組織的。

一個優秀的老板,不僅要善於使用下屬,更要善於通過替下屬排憂解難來喚起他內在的工作主動性,要替他排解後顧之憂,使他的生活安穩下來,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上。老板絕不能高高在上,視下屬的疾苦而不見。

作為一個老板,首先要理解每一個下屬的家裏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其次是要善於幫助下屬念好這本“經”。

要摸清下屬的基本情況。老板要時常與下屬談心,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對生活較為困難下屬的個人和家庭情況要心中有數,要隨時了解下屬的情況,要把握下屬後顧之憂的核心所在,以便於對症下藥。

老板對下屬的關心必須出於一片真心。老板必須從事業出發,實實在在,誠心誠意,設身處地地為下屬著想,要體貼下屬,關懷下屬,真正地為他們排憂解難。

尤其是要把握好幾個重要時機:當重要下屬出差公幹時。要幫助安排好其家屬子女的生活,必要時要指派專人負責聯係,不讓下屬牽掛;當下屬生病時,老板要及時前往探望。

要適當減輕其工作負荷,讓下屬及時得到治療;當下屬的家庭遭到不幸時,老板要代表組織予以救濟,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緩解不幸造成的損失。

老板對下屬的幫助也要量力而行,不要開出實現不了的空頭支票。老板分擔下屬的困難要本著實際的原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幫助可以是精神上的撫慰,也可以是物質上的扶助,但要在組織財力所能承擔的範圍內進行。

將自己的形象人性化

有一位年輕人新近當上了董事長。上任第一天,他召集公司職員開會。自我介紹說:“我是陳剛,是你們的董事長。”然後打趣道:“我生來就是個領導人物,因為我是公司前董事長的兒子。”參加會議的人都笑了,他自己也笑了起來。他用幽默的口吻和“反語”的修辭手法來證明他能以公正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地位,並對此有著充滿人情味的理解。實際上他僅是采取這種方式來委婉地表示:正因為如此,我更要跟你們一起好好的幹,讓你們改變對我的看法。我是靠自己的努力來登上董事長的位置的。

如此看來,聰明的老板如能把他的聰明才智運用到幽默中來,不僅使別人和自己都享受到歡樂,還由此得到更多的人喜歡、欽佩,得到更多下屬的支持和幫助。這樣,何樂而不為呢?

據說,美國前總統裏根的夫人南希彈得一手好鋼琴。一次,白宮舉行一場鋼琴演奏會,南希應邀登台演奏。隻見她溫文爾雅,舉止大方地坐在琴凳上彈奏起來,正當美妙的樂曲撥動著聽眾的心弦時,由於舞台小,南希不知怎的連人帶凳跌落台下。頓時,全場嘩然,場麵非常尷尬。這時,裏根總統從觀眾席中走出來,對著剛被扶起的夫人南希,俏皮地說:“親愛的,我告訴過你,隻有在我講話沒有掌聲的時候,你才該有這樣的表演。”頓時,觀眾席上掌聲雷動,都為裏根如此幽默和寬大的胸懷所打動。

我們且不說裏根總統是如何成功地運用他的智慧的,試想,作為一位老板,在與下屬的交往中必然也會發生一些不必要的尷尬,如果在那些情況下,你也能從容地開個玩笑的話,你與下屬之間緊張的氣氛相信就能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且你的下屬還會被你的魅力所吸引,被你的寬廣胸懷所感動,進而欽佩你,最後真正接受你、服從你。善於幽默的老板,大多能把幽默的力量運用得十分自如,真實而自然。由此,當老板開玩笑時,下屬們不會感到聳人聽聞,或是嘩眾取寵,而是歡樂。因而如果你想成為一位好的老板,就請多些幽默。因為“幽默的根本是人性的一麵”。

許多下屬心目中理想的老板形象是:具有幽默感,善於調節與下屬、客戶之間溝通的氣氛,可以讓大家在工作的壓力中同時感受到輕鬆。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但是作為一位受下屬歡迎的老板,有必要了解如何運用智慧的幽默。真正會開玩笑的人從不輕易傷害別人,隻會使別人和自己的生活時時刻刻充滿風趣和快樂。他是一位令人快樂的成功的交際家,也將是一位備受下屬喜愛的老板。每一位有經驗的老板都知道,要使身邊的下屬能夠和自己齊心合作,就有必要將自己的形象人性化。

領導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責任勝於能力,能力由責任來承載。責任在先,能力在後;能力必須有責任來引導,責任必須靠能力來實施。任何一項職業,不管是平凡還是偉大,不管是簡單還是複雜,它們的背後,必然存在著無形的精神力量,隱藏著無限的發展空間。

七分責任,三分能力

責任無處不在,責任存在於工作中的每一個崗位。最渺小的人與最偉大的人,都同樣有著自己的崗位和責任。上進心不夠強,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也不太自信,不太敢於承擔責任,這樣的人怎能做好事情呢。再者,不善於發現和解決問題,缺乏開拓創新的意識,在工作中缺乏積極主動性和做事的毅力、恒心,隻會服從工作任務的安排和布置,不太會對工作進行創新和發揮,就會很容易導致做事死板。麵對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不會想盡辦法去解決,有比較大的畏難情緒,這就是責任感不強的表現。另外,就是做事不夠細致周到,考慮問題不夠周全,尤其是當工作繁忙時,心情就會容易煩躁,做事時也會顧此失彼、無視細節,最終導致自己的疏忽大意、敷衍塞責了事,這樣就會出現很多漏洞和失誤。這也是自己責任感不強的表現。

針對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今後要吸取教訓,積極進取。可以通過轉變觀念、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工作無小事,我們必須負責任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抓好每一個細節。對於每一次任務,我們都要認真地去對待,這樣我們的前途才會坦蕩,公司的發展才會蒸蒸日上。

為自己製訂一個工作目標,明確自己的責任,強化結果意識,優化自己的工作方式,力求提高自己的工作效果。隻有製定清晰明確的目標,把自己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不至於在工作中太匆忙,才能真正地把工作做好,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工作績效。麵對問題和困難時,要有恒心和毅力。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個人的責任是堅持出來的,麵對問題和困難,應千方百計地堅持尋找解決的方法。“問題止於責任”,在問題和困難麵前臨陣脫逃,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任何成就,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在自己的思想與認識中,並沒有理解和樹立勇於負責的精神。如果說智慧和勤奮像金子一樣珍貴的話,那麼還有一種東西則比金子更為珍貴,那就是勇於負責的精神。曾有一位偉人說過:“人生所有的履曆都必須排在勇於負責的精神之後。”

從古至今,具有這種勇於負責精神的人們,都是人們喜歡的對象。任何一位平凡的員工,隻要他具備了勇於負責的精神,他的能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潛力就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因而才能為企業創造出巨大的效益。與此同時,他本人的事業也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

一天中午,整個公司的人都去食堂吃飯了,隻有凱瑟琳自己還留在辦公室中收拾東西。這個時候,公司的一位董事經過他們的部門停了下來,因為他想讓凱瑟琳幫忙找一些信件。但是,這並非凱瑟琳職責內的工作,因為她隻是一個普通的打字員而已,可凱瑟琳仍舊回答道:“雖然我對這些信件一點也不了解,不過,我會盡快幫您找到它們,然後送到您的辦公室。”當凱瑟琳把找到的信件放到董事的辦公桌上時,後者顯得非常高興。

這樣過了一個月,有一個部門領導突然辭職了,公司就為此召開了一次管理會議。當總經理征求這位董事的建議時,他的腦子裏突然出現了那位極負責的女孩——凱瑟琳。在董事的推薦下,凱瑟琳就連升了兩級,做到了主管。

當然,這個故事不是在告訴大家,凱瑟琳的能力有多強,可以說從根本上就沒提到她的能力,而是在說她的負責。她之所以能夠連升兩級,完全在於她個人對工作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能力至多占了三分而已。

也可以說,勇於負責就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一個人若想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與人生境遇,首先就需要改變自己的思想與認識。隻有學會從責任的角度著手,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保持著一個清醒的認識,努力培養自己勇於負責的精神,才會取得成功。

古語有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個偉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磚一瓦的堆積,每個耀眼的成功人士,也都是從一點一滴中累積而成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成功以前,你所做的所有瑣碎工作,都極為容易使人厭倦。不過,這一磚一瓦的積累,都離不開你用勇於負責的精神去一點一滴地將它完成。

領導想要公司發展壯大,創造自己的一番成就,就必須對自己的事業認真負責,清除腦子裏的消極散漫思想,以勇於負責的精神去麵對自己的工作,在殘酷的社會現實中,之所以有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任何成就,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在自己的思想與認識中,沒有充分的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但我們不能說他們沒有一點兒能力,隻能怪他們常以自由享樂、消極懶散、不負責任、不受約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其結果,自然是無奈地淪落為人生中的失敗者。因此說,責任很重要,一個人事業成功的與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責任,簡單來說就是:七分責任,三分能力。

對每一份責任都保持熱忱

隻要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忱,就會愛上自己的工作,在他工作時,就不會再覺得自己的工作枯燥無味。

美國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前總裁弗瑞德?瑞克皮?威廉森曾說過:“我越老越感到對工作的熱忱才是事業上成功的秘訣。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他們在技術、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別,通常並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兩個人各個方麵都差不多,而對工作充滿熱忱的人,將更可能會如願以償。一個能力不足,但是對工作卻充滿熱忱的人,通常會勝過能力高強但是缺乏熱忱的人。”

如果一個人對工作充滿了熱忱,不管做何種工作,他都會調動一切有利的積極因素,全身心投入,圓滿地完成工作。這種人通常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並且認為任何工作都是一定要完成的任務,如果在他們工作中遇到困難的話,他們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去解決,力求盡善盡美地將任務完成。

要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不能保持應有的熱忱的話,任何工作都不會引起他們的興趣,更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們隻會按部就班地工作,甚至是敷衍了事。當碰到難題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十分地沮喪,導致無法很好地將工作完成。

不過,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根本就沒有責任感,那他就不會對工作保持熱忱。因為他的責任意識淡薄,覺得工作幹好幹壞和自己並沒有多大關係,因此也就不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工作。不過,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抱有強烈的責任感時,他就會自覺地燃燒起自己的激情,令自己始終保持著工作的熱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這就像比爾?蓋茨所言:“隻要在每天早晨醒來,一想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和所開發的技術,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和變化,我就會無比地興奮和激動。”

實際上,隻要一個人對工作時刻保持著熱忱,就會愛上自己的工作,就不會再覺得自己的工作枯燥無味。這會讓他們在接受一項計劃或者任務以後,能夠始終如一地堅持執行下去。就算困難重重,他們也不會灰心喪氣,依舊保持著飽滿的激情與高昂的鬥誌,樂觀地去解決問題,從而順利地渡過難關。

微笑服務,是美國“旅館大王”希爾頓的經營理念。他要求自己的員工,即使再辛苦,也要充滿激情,時刻保持著對工作的熱忱,一定要隨時對客人保持微笑。

希爾頓的座右銘就是:“你今天對顧客微笑了嗎?”幾十年中,他一直都在周遊世界各地,視察各家分店的營業情況,每到一個地方,他對員工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

早在1930年時,美國的經濟相當的不景氣,80%的旅館紛紛停業或者倒閉。希爾頓旅館也沒能躲掉這次厄運,但是希爾頓還是信念堅定地飛赴各地,鼓勵自己的員工要充滿激情,保持著自己對工作的熱忱,共同渡過難關,就算是借錢度過這段日子,也必須堅持“對顧客微笑”。在那段最因難的時期裏,他時常向自己的員工呼籲:“絕對不能將心中的愁雲擺在臉上,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希爾頓’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屬於客人!”

希爾頓對事業的熱忱,感染了每一位員工,他們一直以其永恒美好的微笑感動著每一位客人。沒過多久,希爾頓旅館便走出了低穀,進入經營的黃金時期,同時還增添了很多一流的設施。

當希爾頓再次巡視時,他問自己的員工:“你們覺得還需要再增添點兒什麼嗎?”員工們都回答不出來。“記住,還要有一流的微笑!”希爾頓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