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任藝的世界裏就隻有了爺爺和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了。
爺爺告訴他,他是大山的孩子。爺爺已經把他托付給了南嶽大神,大山也將對他敞開懷抱。每天爺爺都要教他認識大山,教他習武,教他祖上傳下的屬於獵人的技藝和法術,教他很多很多知識,雖然爺爺並沒有讀過書,也不大能識字。小任藝生下來,身體很弱,多病痛。自從跟這爺爺後,身體卻一天天好起來,雖然還是比較弱,不過已經不再生病了。爺爺說:“孩子,你是大山的孩子,離開了大山,就沒了根。現在回來了,南嶽山神就保佑你無災無病”。
南嶽的深山中,十幾個山頭都留下了他們祖孫的足跡。除了每周下山趕次集,賣掉所獲獵物和采的草藥,並采購點必須品外,任藝他們幾乎是不出山林的。任藝認識的人,亦不是很多,幾個玩伴也是方圓幾裏內的獵戶家的孩子。
十三歲的任藝,個子不高但長的已經頗為健碩。粗眉大眼的,一身古銅色皮膚下肌肉鼓鼓。性格卻頗為靦腆,不太健談。十年多山上、山下的磨練,一身功夫十分過硬。運起祖傳的功法,碗口大小的樹,一掌就拍斷了。在山中的身法,已經達到“飛身趕虎,縱躍撲雕”的地步了。一手山神法術更是了得:在地上隨手畫個圈,噴上一口水,獵物走進去就怎麼也出不來。就是象穿山甲之類能打洞的東西也跑不出任藝畫的圈圈。隻不過,這法術是不能多用。一來,是爺爺教他時就說過:獵人是靠本事吃飯的。法術其實是對山神的不敬,用多了就會受山神的懲罰的。因為,這裏的草木、動物,也都是山神的孩子。二來,每次用了法術後,三天都會脫力,很耗精神的。而且,回到家裏,還有殺雄雞謝神。而家裏的雞卻是不多。
老獵人,從來不用槍,也不屑於用槍。弓、弩、矛或是獵叉,最多加上把開山刀,這就是老獵人的全部家當。這些東西,對於任藝來說,都是小菜了。他尤其喜歡用匕首,短刀上的功夫甚至超過了他的爺爺——左右手雙匕,一秒連劃十刀,三十步內,一擲必殺!不過,因為爺爺不大識字,所以,除了自己的名字,任藝能認識的字怕是十個指頭都數得上來。當然,過著與世隔絕的自然生活,任藝並沒有感覺到不識字有何不妥的地方。大山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學會大山的知識。這就夠了!
直到碰到一個人後,任藝的生活才發生翻天複地的變化。這個人就是B大學生物係教授,中科院院士,項目帶頭人,著名的動物學家——陳漢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