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卡地亞與蒂芬尼:皇帝珠寶商(2 / 3)

卡地亞不但是上流社會的表征,也是見證永恒愛情的經典品牌。150年來,卡地亞見證了無數永恒亙古的愛與承諾。因此,不論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士,或是年輕的情侶們,卡地亞始終傳遞著無法抗拒的愛情魔力。

今天,無論是高級珠寶、還是當代珠寶係列,卡地亞精品都本著出色的製作工藝、獨特風格和專業技術來傳達出品牌的價值。卡地亞代表了階級、品位、財富、高貴、堅貞和永恒。在全球擁有約170個精品店的卡地亞,曆經了150多年的市場曆練後,仍然始終如一地堅持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經營理念和服務理念,這種精神,也使卡地亞永葆卓著的聲譽。

1973年,卡地亞推出卡地亞精品係列,包括打火機、手表、文具、皮具、香水、座鍾、眼鏡甚至餐具等產品,命名為“卡地亞式必需品”。 值得一提的是,全世界第一塊兼具裝飾及功能性的現代腕表就是由卡地亞所設計。卡地亞在手表的設計中融入珠寶鑲嵌的概念與技巧,使手表呈現出另一種華麗與尊貴。卡地亞華麗古典的造型使它的項鏈、手鏈、腕表、戒指、耳環大受上流人士的歡迎。為了紀念創始人對他妻子的懷念與深愛,依照她的昵稱而命名的香水“So Pretty De Cartier” 更見證了恒久之愛,獨具情懷。

帕蒂亞拉項鏈是卡地亞所有經典設計中的“泰坦尼克號”。它是卡地亞在1928年為印度邦主製作的經典之作,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巨型項鏈。鑲有2930顆鑽石,總重量接近1000克拉,堪稱是“夢幻珠寶大作”。這條讓全世界都歎為觀止的項鏈之所以如此出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上麵鑲嵌有重達234.69克拉的巨型黃鑽--全球第七大鑽石“維多利亞·戴比爾斯”。

珠寶設計需要經典美學,但還要加上當代的精神演繹,作品才能更具時代感,從而被人們接受。曆史悠久的卡地亞曾有過許多重要的設計專題,包括“係列主題創作”、“重現高級珠寶的藝術精粹”等,這些傳統設計理念對卡地亞影響深遠。時代特色結合傳統工藝神韻是卡地亞高級珠寶係列一直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流暢的線條、澄澈的色彩中,卡地亞演繹著美的真諦--美在於簡單,而不在於繁複,在於和諧而不在於衝突。

從20世紀初開始,卡地亞的產品中開始出現了來自埃及、波斯、遠東和俄羅斯芭蕾的一些設計靈感和風格,這些風格被融入到更富幾何圖案和抽象性的設計中。1906年,他們開始把濃鬱的色彩和一些嶄新的材料如縞瑪瑙、珊瑚等運用到設計中,並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格。這種風格在參加1925年巴黎舉辦的國際現代裝飾及工藝藝術展覽之後,被譽為“裝飾藝術”,從此聞名於世,並引領當代藝術及時尚的潮流。在路易·卡地亞的管理下,卡地亞不斷地保持著創新和活力。他革新了珠寶設計風格,這對珠寶和腕表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貴重貨品市場出現的新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他們三兄弟的努力下,高級珠寶、鍾表和配飾變成了一種由卡地亞家族所引導的主要藝術領域。

在21世紀,卡地亞已經是全球最為頂級的奢華珠寶腕表品牌,是經典和創新設計及優越工藝的代名詞,是珠寶和鍾表領域中的領導者。擁有百年曆史的卡地亞依舊以其優雅高貴的氣質打動著全球皇室貴族名流及明星,實現了當今時尚人士的奢華夢想,塑造了一個個舉世聞名的傳奇故事。它在五大洲擁有220多家精品店和獨一無二的經銷網絡。卡地亞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在每個重要的曆史時刻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卡地亞源自150年前的世代傳奇流傳至今,在奢華領域中散發著其獨特的魅力,書寫著成功的曆史。

蒂芬尼家族

1837年,美國康涅狄格州一位磨坊主的兒子查爾斯·劉易斯·蒂芬尼貸款1000美元,來到紐約百老彙開設了一家小鋪子,經營文具和織品。這家小店雖然當時看起來毫不起眼,但是一經開業便成了一個大新聞,因為它裏麵的每一件貨品都不接受“議價”,這在當時是比較罕見的個性做法,蒂芬尼第一天的銷售總額僅為4.89美元。蒂芬尼的小店後來轉為經營珠寶首飾。這個簡陋的小商店幾經變遷,沒想到最後成了美國首屈一指的高檔珠寶商店——蒂芬尼珠寶首飾公司,其實力堪與歐洲的珠寶王朝一爭高下,甚至開始和法國的珠寶名牌卡地亞齊名。

查爾斯·劉易斯·蒂芬尼具有美國人特有的商業頭腦,說他是一位天才的生意人也不為過。當年,美國穿越大西洋的電報電纜中有一根因破損需要更換,他得知這個消息後,毅然買下了這根電纜。買下廢棄的電纜,這一舉動當時在很多人眼裏無異於傻瓜的做法,可查爾斯·劉易斯·蒂芬尼硬是將這個看起來很愚蠢的主意變成了滾滾的財源,他在自己的蒂芬尼商店裏,把電纜截成2英寸長的一小段一小段,包裝成精美的曆史紀念品出售,很快吸引了一大部分人的眼球。於是這些報廢的電纜變成了寶貝,而查爾斯·劉易斯·蒂芬尼就這樣憑借他美國式的生意頭腦賺了一大筆錢。查爾斯·劉易斯·蒂芬尼的精明之處不僅僅體現在這一件事上,另一次,他買下了歐仁妮皇後珍奇的鮮黃色鑽石,但並不急於出手,而是從容地在紐約舉辦了一個展示會,從全球各地蜂擁而至急於一睹這件稀世珍寶風采的參觀者身上賺進了幾十億美元。

到19世紀末,蒂芬尼的顧客中包括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意大利國王以及丹麥、比利時、希臘和美國眾多名聲顯赫的百萬富翁。查爾斯自己則贏得了“鑽石之王”的桂冠。在獲得盛名的同時,他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1902年查爾斯·劉易斯·蒂芬尼去世的時候,為後人留下了3500萬美元的巨額財富。

查爾斯·劉易斯·蒂芬尼很幸運,當蒂芬尼的帥印傳至第二代--查爾斯·劉易斯·蒂芬尼的兒子路易斯·康福特·蒂芬尼手中時,蒂芬尼的品牌精神開始被發揚光大。這位生於1848年的蒂芬尼第二代傳人雖然不具備父親獨有的美國式銷售技巧,但卻遺傳了父親的創造精神,蒂芬尼的首飾設計工藝在他的手裏得到了發揚光大。他到巴黎學習後,成為一名玻璃製品專家,設計的燈飾作品令人驚歎。蒂芬尼家族也因此被很多人稱讚為最傑出的玻璃製作家族。他還創建了蒂芬尼工作室,並發明了獨一無二的螺旋形紋理和多麵型鑽石切割工藝,使鑽石閃爍出更加奪目的光彩。在路易斯·康福特·蒂芬尼的領導下,蒂芬尼創下了多個第一,它是第一家采用925/1000純銀標準的美國公司,該標準後來成為美國的純銀標準。1851年,蒂芬尼的銀飾設計開始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

蒂芬尼成為美國新工藝的傑出代表,並使美國工藝品成為風行一時的商品。蒂芬尼創立不久就設計出了束以白色緞帶的藍色包裝盒,成為其著名的標誌。19、20世紀之交,蒂芬尼品牌首次使用不鏽鋼首飾盒,強調要銀色,不要金色。這也成為了它區別於其他珠寶品牌的一大特色。

借助於品牌之外的力量為自己進行宣傳是蒂芬尼屢試不爽的方法。1961年,在電影《蒂芬尼的早餐》中,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扮演性格怪僻的霍莉·戈萊特利。有一個場景是在第五大街蒂芬尼商店吃炸麵包圈、喝咖啡,劇中人還有一句台詞:“在那兒吃早餐不會不愉快。”影片上映後,蒂芬尼公司聞名遐邇,商店在一周內接了20個電話,人們紛紛預訂早餐。不隻是在這一部電影中,此後,在諸如好萊塢影片《西雅圖不眠之夜》、日本影片《戀愛世代》中,蒂芬尼的珠寶都是其中亮麗的風景,搭著電影的順風車,蒂芬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識。

路易斯·康福特·蒂芬尼曾有一句名言:“我們靠藝術賺錢,但藝術價值永存。”一句話道出了蒂芬尼170年在珠寶界屹立不倒的原因--將耀眼的珠寶設計成為卓越的藝術品。

1837年蒂芬尼剛成立不久,公司就選擇了一種獨特的藍色作為標誌以傳達自身優雅珍貴的特質。這種藍色被廣泛地運用於蒂芬尼的包裝盒、產品目錄、購物袋、宣傳冊、廣告以及推廣材料上。隨著時光的推移,這種明快的藍色變成了蒂芬尼的標誌性顏色。早在1906年,紐約《太陽報》就報道過:蒂芬尼的貨品中有一樣是隻送不賣的,那就是它的盒子。公司嚴格規定,除非裏麵裝著他們賣出去的東西,否則就是印有蒂芬尼名字的盒子也是絕對不能帶離公司的,以此表示對其貨品的負責態度。“蒂芬尼藍盒”如今已經成為了美國簡約風格的代表,而它的傳統更是代表了一個蒂芬尼的硬道理:蒂芬尼象征著絕無僅有的質量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