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注意演講效果(3)(1 / 3)

一詠三歎效果

演講如能一詠三歎,自然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演講的對象是人,演講要以情動人,聽眾最忌諱演講者在演講中盛氣淩人,動輒訓人,也不喜歡聽空洞、幹巴的大道理。

聽眾喜歡的是演講者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演講者的真實感受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故作姿態,逢場作戲,它隻能來自實際生活切身的感受。

美國的麥克阿瑟,不僅是一位叱吒風雲的軍事統帥,而且是一位富有激情的演講家。他的幾次著名的精彩演講,都是飽含激情,使聽眾熱淚盈眶而又回味無窮。

在1951年,告別軍旅生涯之際,他應邀在國會的聯席會議上發表的《老兵不會死》的著名演講,在結束時說:

“我就要結束我52年的戎馬生涯了。當在本世紀開始之前參加陸軍時,我孩童時期的全部希望和夢想便實現了。自從我在西點軍校進行虔誠的宣誓以來,世界已經幾度天翻地覆,希望和夢想從那以後就已經泯滅了。

但我仍然記得那時軍營中最流行的一首歌中的兩句,歌中極自豪地唱道:‘老兵們永遠不會死,他們隻是慢慢地消逝。’像那首歌中的老兵一樣,我現在結束了我的軍事生涯,開始消逝。我是一名在上帝聖明指引下盡心盡職的老兵。再見。”

這段飽含深情的演講,博得了參議員和眾議員們經久不息的雷鳴般掌聲。許多國會議員和在收音機、電視機前收聽收看的聽眾與觀眾都熱淚盈眶。

1962年,82歲高齡的麥克阿瑟回到他曾經學習和工作過的西點軍校,麵對學員發表了他最動人,也是最後一次的公開演講。他是這樣結束的:

“我的生命已近黃昏,暮色已經降臨,我昔日的風采和榮譽已經消失。它們隨著對昔日事業的憧憬,帶著那餘輝消失了。昔日的記憶奇妙而美好。浸透著眼淚,得到了昨日微笑的安慰和撫愛。

我盡力但徒然地傾聽著,渴望聽到吹奏軍號起床號時那微弱而迷人的旋律,以及遠處戰鼓急促敲擊的動人節奏。我在夢幻中依稀又聽到了大炮在轟鳴,又聽到了滑膛槍在鳴放,又聽到了戰場上那陌生、哀愁的呻吟。

然而,晚年的回憶經常將我帶回到西點軍校。我耳畔回想著,反複地回想著:責任,榮譽,國家。

今天,是我同你們進行的最後一次點名。但我願你們知道,當我到達彼岸時,我最後想的是學員隊,學員隊,還是學員隊。我向大家告別。”

麥克阿瑟這一席充滿激情,感人肺腑的演講,使在場的學員們為之動容,而久久不能自控。

波瀾起伏效果

卡耐基演講的波瀾起伏效果,是指演講者在演講中為了避免平直呆板,采用抑揚、擒縱等技巧,運用設問、反問等修辭,或者利用語言的低昂回環,從而使演講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1)抑揚波瀾起伏

在演講中,對某些論述對象進行“揉直使曲,疊單使複”的褒貶,使論述對象的某些方麵前後形成反差,從而掀起波瀾,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薛明朗的演講《自信——女性崛起的靈光》,就很好地運用了抑揚手法:

“女人是什麼?多少年來,女人的名字總是同弱者連在一起,被視為‘二等公民’。曆史的天平上,女人的分量輕如鴻毛,從來就是‘擺設’和‘附屬’。追溯原因,固然是封建傳統因襲的重負,而更重要的是,女人自己看矮了自己。”此乃一抑。

接著列舉了古今中外舉世聞名的女英雄、女強人,在她們身上看見了女性自強、自立、自信的燦爛靈光。此乃一揚。

爾後她又說,雖然阻礙女性發展的社會製度消除了,但是給婦女造成自輕自賤意識的封建餘毒,這張羅網仍然束縛著女性的發展。這又是一抑。

最後她列舉了當今的女科學家、女大學生、女教師、女演員等,因自信而崛起的事實,說明:當今社會,女性正在崛起。

整篇演講抑揚交錯,波瀾起伏。

(2)擒縱波瀾起伏

即在演講中,為了更好地揭示問題的實質,交待事件的結局,闡明演講主旨,抓住關鍵之處,故意放開,生成曲折之波。

公元前44年,古羅馬執政者凱撒,被寵臣布魯圖斯及同謀者刺死。當時,布魯圖斯威信很高,深受國人敬仰。他在愷撒的葬禮上,當眾發表演講,申訴了他行刺的理由。得到不明真相的群眾的熱烈擁護。

隨布魯圖斯之後,凱撒的心腹安東尼又走上台發表演講,向聽眾揭露布魯圖斯一夥的陰謀和罪行:

“我今天來,是安葬愷撤,並不是為他歌功頌德的。我發現,人生在世,猶如‘好事人泥沙,壞事傳千裏’。這句話好像隻對愷撒說的,而布魯圖斯無疑是位正人君子。”

安東尼對他的好友凱撒不讚一詞,卻極力說布是位正人君子,他為羅馬的利益殺害凱撒一事似有道理。這是退,是縱。

爾後,安東尼每說一點,都使聽眾對布的看法改變一點,而向自己靠近一點。等到聽眾疏遠了布並同他站在一起時,安東尼聲淚俱下,曆數布的種種罪行,並用辛辣的口氣,直截了當地猛烈攻擊布。這是進,是擒。

安東尼很聰明地運用了迂回策略,欲進先退,欲擒先縱,演講時時掀起驚濤駭浪,聽眾在他演講的鼓動下,甚至放火燒了布的房子。

(3)跌宕波瀾起伏

跌,是頓,是收,如若“馬在峽下,失蹄顛躓而忽然躍起”,宕,是挫,是開,如若‘舟行水中,遇水蕩漾,而逸趣橫生”。演講十分講究聲調的鏗鏘和語言的跌宕,從而使演講文理粲然,增強藝術感染力,掀起波瀾。

梁啟超的演講《少年中國說》有:“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日老大帝國,再則日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