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農民租種地主的土地,其收入的一半以上為地主所有,佃戶“揚功既畢,米穀隨盡”,僅靠糠秕糊口者,比比皆是。在地主階級的剝削下,農民過著極其悲慘的生活,經濟上的矛盾不斷加劇著社會矛盾,它從根本上撼動著清王朝存在的根基。三是在政治上推行嚴酷的封建專製製度。清王朝以北京朝庭為中心,由散布於全國的官僚機構和軍隊組成了龐大的國家機器。它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維護封建土地關係和社會製度,維護占總人口僅百分之幾的貴族、地主、紳士的特權地位,壓製絕大多數的人民群眾,使他們無條件地服從這種社會秩序。清乾隆年間盛行文字獄,史書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江南一秀才在大白天看書習文,突然一陣清風吹來,攪亂了書上原有頁碼,於是秀才隨口歎道:“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此話被旁人聽到,竟然告到衙門,官府不問青紅皂白,無端判定秀才謾罵清王朝,大逆不道,殘忍地將他問斬於市。乾隆、道光時期,蒙難於文字獄的盡有數十萬人之多。那時可謂思想上專製,文化上專製,行政上專製,以此來維係個體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製度。嚴酷的封建專製導致了人們在思想上極其禁錮,行動上格外小心,凡事在頭腦中總有個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國民素質與歐美國民素質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這就使整個國家很難有創造性的思維和推動社會進步的重大政治舉措。四是在軍事上十分落後。在鴉片戰爭前夕,軍隊的數量約有九十萬人,是當時世界上一支最大的軍隊。但是這支軍隊無論是官兵素養,或是作戰能力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時有評論道:他們“名為兵,實則市人,無紀律,無賞罰,見賊即走”。就連守衛京師的八旗子弟兵也是“三五成群,手提鳥籠雀架,終日閑遊,甚或相聚賭博”。清王朝軍隊所使用的兵器仍然是刀槍劍戟等18般冷兵器。自宋代以來,我國曾廣泛地使用過火器,但到清末時基本上沒有什麼發展,有少量的火繩槍,滑膛炮,也都陳舊不堪,質量低劣。上海吳淞口炮台架設的大炮相當一部分是三百年前的明朝鑄造的。多數官兵對近代化的軍事理論一無所知。就當時國際形勢而言,海軍的地位已經日益重要,中國有長達一萬多華裏的海岸線,有眾多優良的港灣,但卻隻有一支名不符實的水師,水師所擁有的戰船,均是木板加鐵釘草草釘成,這樣的戰船不要說去對付鐵甲兵艦,就是碰到稍微大一點的小火輪,“遇即沉沒”,幾個浪頭就把它傾覆了。
此外,當時清軍兵營吸食鴉片成風,一個個骨瘦如柴,身體虛弱,這樣的軍隊除了擾民劫財以外,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戰鬥力了。上述四個方麵的問題,反映了清朝末年國勢極度虛弱,封建社會正日益走向十字架的墓穴。而與此同時,西方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迅猛發展。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使英國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發展,英國當時號稱“世界工廠”,急於向東方和中國輸出商品。1776年,美國進行獨立戰爭,取得了反對英國殖民戰爭的勝利。美國資產階級在解決國內發展資本主義的同時,也“把中國看成是一個不可限量的銷貨市場”。法國於1789年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工業革命在法國大規模地展開,鴉片戰爭前夕,法國已成為僅次於英國的強大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這種急劇膨脹的生產力,迫切需要新的更大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市場。馬克思還曾預言:“它必將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於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於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於西方”。曆史正是這樣發展的。19世紀上半葉,英國海軍在戰敗西班牙和法國艦隊以後,在當時號稱“海上霸王”,它架著炮艦橫衝直撞,到處尋找原料來源地和商品銷售市場,終於用鴉片貿易和“炮艦政策”敲開了中華古國的大門,中國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由古代走向近代的。我們一般把1840年至1949年的曆史稱作中國的近代史。這期間英法美日德等資本主義列強曾先後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這五次侵華戰爭是:一、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三、中法戰爭(1883年—1885年);四、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五、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都曾參加過對華侵略戰爭。無論是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例如英德法或沙俄),還是小的資本主義列強(例如比利時、盧森堡或荷蘭);也無論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例如英法等國),還是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例如美德和日本等國)。他們都曾猖狂地參與過侵略與瓜分中國的肮髒活動,在近代文明史上留下了極為恥辱的一頁。英國曾是發起侵華的元凶。1890年以前,它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在世界上占有優勢。英國通過鴉片貿易的方式來毒害與征服中國人民,而鴉片貿易受阻時,它就動用軍艦和大炮,挑起肮髒的侵略戰爭。英國為了掠奪中國的資源,輸出英國的商品,曾長期控製了中國的海關,同時也是幹預中國內政,外交和對中國進行思想文化侵略最多的國家;法國是僅次於英國在華獲利最多的西方國家之一。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它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獲得與英國同等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