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企業主導產品中厚鋼板,囊括中厚板領域的所有國家級質量金獎和中國名牌稱號等頂級榮譽,在國內冶金中厚板行業已占據品牌質量和市場規模的優勢地位,船用鋼板獲得9國船級社認證,質量世界一流,被譽為“中國第一板”。由於該企業傳統工藝的汙染十分嚴重,其汙染物排放量占了全市的60%。實施環保搬遷並同步進行汙染治理的技術改造,對於建設“宜居重慶”有著及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也是重鋼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舉措。重鋼集團的環保搬遷工程在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土部、鐵道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搬遷新區發展循環經濟、實施節能減排、合理配置資源而進入行業先進水平。新區鋼產量增長一倍,但SO2、粉塵、COD等主要排放物總量大幅下降,實現了“三個創新”:第一是4100mm寬厚板軋機在國內處於技術領先地位;第二是由於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650萬噸新重鋼產生的汙染物,比350萬噸舊重鋼產生的汙染物還要少一半;第三是鐵鋼界麵“一罐製”,鋼軋界麵“熱錕送”實現了短流程,具有創新意義。

環保搬遷工程的實施,使該企業傳統產業優勢得到進一步提升和擴大,從而實現裝載量30萬噸級以上船舶所需鋼板全規格供貨,船用鋼板產量由2009年的中國排名第6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3位,2011年將進入排名第1位,總產能將進入全國前10名,實現1000萬噸規模,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案例三:城投集團巧行資本運作,大手筆扮靚新重慶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公司的定位是重慶城市建設籌融資的總渠道、主城區路橋建設的總帳戶、城建資金籌措所需土地的總儲備。集團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的曆程,可以視作近年來重慶國企深化改革的一個縮影。集團認真貫徹市委市府的戰略決策,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膽改革傳統的投融資體製,逐步建立起具有造血機能和有償債能力的良性運作機製,不斷充實完善金融類控股集團的框架,投資規模、融資能力、償債能力由弱變強,除傳統的銀行間接融資外建立起了包括證券、債券融資,BT、BOT融資等多元化、綜合性的新型投融資體係,真正步入了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健康軌道,成為西部地區最具實力的城市建設投融資集團,譜寫了重慶城市建設的華章。創新運行機製,破解融資難題。城投集團順應政府投融資體製改革舉措,努力建立良性舉債機製和誠信償債機製,2002年開始走出低穀即依靠迅速改善的信用獲得各大銀行綜合授信131億元,之後又四次麵向全國成功發行企業債券,極大地增強了公司的投融資能力,為破解城建資金難題邁出了曆史性的一大步。與此同時,他們成功地按國際慣例采取BOT模式、整體發包的BT模式以及獨創的市區共建模式,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投資新格局,開創性的高速推動重慶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紀錄。實施路橋收費改革,優化重慶投資環境。重慶“兩江四岸”的特殊建設格局,路橋建設任務特別重。上個世紀90年代至2002年以前,由於政府財力薄弱,所以引進投資者來投資建設,允許投資者建設好以後設卡收費。雖然路橋建設提速了,但收費站點太多,又增加了市民用車成本,影響城市通行效率和路橋等公共資源的充分利用,市民反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