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人們推崇真話,還是搞了一個“愚人節”,其實就是說謊者的節日。大大方方地享受說謊的快樂和被謊言欺騙的快樂。
有人稱作家為“人精”,這位患晚期肺癌的同行,怎麼會聽不出或看不出大家是在騙他呢?病長在他的身上,即便別人能騙得了他,他的身體、他的感覺還能欺騙他嗎?
人,也許更多的是對自己撒謊。所以“人才離自己最遠”。不願或不敢正視的事實,就寧願相信它不是真的。
一個平時最瞧不起他或者是他最瞧不起的人,聽說他得了絕症,到了醫院跟他和解,不慎說漏嘴,捅穿了窗戶紙。
他奇跡般地開始昏迷,就再也沒有醒過來。
是真話害了他,還是謊言害了他?是被欺蒙地活著好呢,還是明白真相後死去好呢?
在為他治喪的日子裏人們還議論幾句,不久便沒有人再去想他了。
流行歌曲創作指南
馮日乾
據說大陸歌星所以不如港台“天王”、“巨星”那樣傾倒歌迷、旋起風暴,一是因為缺少現代化的高級包裝,二是少有適合當代人審美情趣的上乘作品。包裝暫且不論,這裏單講歌詞創作。
其實,拿出歌詞佳作絕不像足球隊衝出亞洲那麼難。
問題在大陸作者觀念陳舊,死守著“文章最忌隨人後”的戒律,走不出自設的禁地。殊不知,流行流行,隨流俗而行,不屑千人一麵千歌一詞千口一腔講什麼環肥燕瘦晏濃韋淡紫羅蘭不同玫瑰香,怎能流行?
出路何在?請順我手“指”的方向朝“南”看……
愛:永恒不變的主題
一本新出的《好歌大家唱》,選錄了55位港台明星演唱的“流行金曲”101首,無一例外都說愛。聰明人瀏覽一遍就會悟出門道,一不小心也會弄出個什麼“金曲”來。不信,筆者立馬為你玩出一首新作看看:我曾用心愛著你,初戀、失戀、暗戀你、想念你、親近你,焚心似火,隻因愛你。我恨我癡心,愛得比你深,沒有你還是愛你。我用自己的方式愛你,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你知道我在等你嗎?如果你知道我苦衷,讓我一次愛個夠。
明明白白我的心,難道你現在還不知道!對不起我愛你,愛不完,今夜你會不會來,親密愛人……(題目:愛你到死)
如何?說不定拿出一唱就“火”,準備著為那些追星族簽名吧。當然,我這新作有抄襲之嫌,它是順手從《大家唱》裏一字不變抄下22個題目組接而成的。不過,這也揭示了“金曲”創作的一個秘密:顛來倒去隻說愛,最好說愛到如膠似漆難舍難分刻骨銘心海誓山盟如醉如癡昏天黑地方寸大亂手腳冰涼痛不欲生死去活來,當今之世人多有閑,癡男怨女遍神州,何愁沒有人“發燒!”
字:常用不過三五十
要寫出佳作,用字必須限定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否則,任意用字遣詞筆涉人生萬象,既難以通俗又很容易疏離愛的主題。
或問:用字太少,詞彙貧乏,是否會影響表現力?此係多慮。寫曲子隻用7個“字”:“1234567”,什麼旋律譜不出?寫詞也一理,排列組合,變化萬千。聽聽電視劇裏的對話吧:“她真的愛你啊!我知道你不愛她你愛我,可是你多傷她的心。我要你愛她,真的,你要真愛她我才跟你好,我要你答應我好嗎?”———多複雜的內容,多精彩的表達,還不是幾個常用字?
歌詞寫作的常用字究竟是哪些,前麵本人的“新作”已初步顯示。我研究了數本“精品選”、“大家唱”,據印象使用頻率最高的是:我、你、他、愛、好、心、夢、想、哭、淚、星、天、情、癡、戀、最、深、遠、真、假、變……
為了詞作者好記,我調整一下它們的順序,湊成一段歌訣,曰:“我永遠愛你一生不變,他沒有癡心真離假戀。夢真好,情最深,淚滿眼,星夜到明天。想!哭!盼!”———數一數,35個。稍感遺憾者在下沒有電腦,否則,搞一個精確的《常用字表》和《最常用字表》並不難。
還想往下寫,一同事來敘。讀罷前文,認為是在諷刺某些流行歌曲。我聲明隻想說出一些事實,無意於褒貶。他笑而搖頭。大概我什麼地方不自覺流露了喜惡之情吧。於是就此擱筆,免得再無意中顯出傾向褻瀆了繆斯女神。
(1993年7月6日《中國青年報》)
雌雄論
魏明倫
維婦代會召開之年,半邊天映紅之季,五四名篇《我之節烈觀》書篋冷落之秋,傳統精品《十二寡婦征西》盛演不衰之時,謹以少婦青絲幾縷,老嫗白發幾莖,雜文一篇,問號一串,悵望蒼蒼太空,求教於文豪周樹人、國父孫逸仙等反封建前驅者麾下。
眾公知否?近年海峽兩岸議和,擬化幹戈為玉帛,五千年前共一家。古語“炎黃子孫”忽變時髦,遂成當代華人自報家門之標準稱謂。吾獨沉思,炎帝黃帝同屬雄性,緣何不提一雌?莫非二帝同性戀,其中一雄竟能代司雌職?據另典記載:俺們華裔,是性欲亢奮的女媧姑娘與伏羲哥哥私生子女。今人不依此說,諱提“女媧子孫”,是否嫌棄始祖野合亂倫,難立貞節牌坊?故爾改抱炎黃大腿,連拜兩位皇帝老倌作幹爹,向外炫耀紫氣東來。域外如何?碧眼西人不以祖先偷吃禁果為恥,欣然自稱夏娃亞當後代,且裸女夏娃知名度大於雄漢亞當。伊甸園對比軒轅陵,更加反襯“炎黃子孫”重男輕女,尊父忘母矣。
嗟夫!雖是稱謂,亦可窺見男性至上女性附庸的中國封建觀念何等根深蒂固?小至稱謂大至婚姻,還有多少雌雄不平實質,深藏於貌似對稱的蟠龍華表柱下?
眾公當年高擎反封建大旗,魯迅先生更趨激進。揭示男女不平,呼籲婦女解放,對貞節牌坊深惡痛絕。大筆揮灑《我之節烈觀》,為天下年輕寡婦鳴冤,訴守寡苦,歎守寡難,駁守寡光榮論,斥守寡自願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反對以任何堂皇理由繩引少婦守寡至死。檄文一出,摧枯拉朽,貞節牌坊搖搖欲墜……
愚鈍自幼深受先生啟迪,願作迅翁門前桃李之桃李,誓與封建幽靈鏖戰複鏖戰。昨日繁弦急管,觀罷傳世之作《三娘教子》等等“寡婦專場”,長歎貞節牌坊並未全坍,文明新寡仍飾花環。夜雨綿綿,重讀檄文,秋燈閃閃,驀然發現:先生彌留之前,曾給夫人留下一條至今尚未引起重視的遺囑:“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