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期建設,滾動發展

樹立集中優勢、量力而行、分期建設、滾動發展的思路。在全麵、科學、係統的發展規劃指導下,做到近期開發與遠期發展相結合,遠期發展體現時代特色,標準先進、容量充足,為發展留有餘地;近期要立足實際可能的條件,紮紮實實、突出重點,局部區塊起步,開發一片,建設一片,收效一片,實現滾動發展。

4.功能互補,錯位發展

要立足自身比較優勢,走差別化競爭、錯位發展之路,在產業發展、招商模式、資金籌措、管理體製等方麵結合玉環的現實基礎大力創新;同時不同城市分區,要因地製宜地提升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特色產業,做到相互分工合作、互補共生發展。

5.全麵開放,合力發展

要充分發揮玉環民營經濟優勢,積極推進全方位、多層次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納集聚先進的生產技術、人才和資金,不斷增強民營經濟的內在創新動力,與周邊各縣(市)、區形成產業共建、資源共享、共生共榮的和諧發展格局。

(三)發展目標

按照以上總體思路和發展原則,玉環全島城市化戰略的發展目標可以分為近中期、中遠期及遠景三個階段。

1.近中期目標(到2020年)

基本實現全島城鄉一體化目標,農村居民點布局合理、生態環境良好,城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社會事業均衡發展;在大力培育三大經濟板塊的基礎上,形成功能完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製造業基地。

加快漩門二期圍墾區的開發利用和漩門三期圍墾建設,結合農村居民點整治,到2020年實現新增城市建設用地37.5平方公裏,為目前建設用地規模的1倍多;工業產值達到2200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總人口達到65萬人左右,其中城鎮人口約50萬。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全社會保障覆蓋率達到95%以上,基本形成“一主一港一片多極多點”的城鄉體係和清港、楚門、城關、坎門和陳嶼“五位一體”的城市發展格局。

2.中遠期目標(到2030年)

全島城市組團式空間框架初現雛形,基礎設施更為完善,產業功能區日益成熟,中心城區服務功能增強,城鄉更加融合,生態環境良好,地區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加快漩門灣圍墾區域的開發和建設,積極促進環漩門灣產業功能區的培育。到2030年全縣總人口接近75萬,城市化率達到80%左右,基本形成以漩門二期為中心的漩西組團、以漩門三期為中心的漩東組團和以大麥嶼港區為中心的港區組團的空間框架,為進一步構建全島城市平行式組團框架打下堅實的基礎。

3.遠景目標(2030年以後及遠景)

全麵進入全島城市化階段,使玉環成為城市功能健全、產業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科技創新活躍、社會事業繁榮、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港口城市,成為擁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製造業基地、浙東南重要的港口與物流中心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濱海生態與旅遊城市。

不斷推進清港、楚門和漩門二期的產業布局調整和服務功能整合,加快漩門三期的開發建設,促進港南中心城區的功能擴散和轉移;加快大麥嶼港口的功能轉型和拓展,加強港城聯動建設;基本建成“新三位一體”的平行式組團型城市,集聚總人口達到90萬左右,其中漩東片55萬人,漩西片25萬人,港區片10萬人。各組團內部就職與居住基本平衡,在整體上又能實現功能互補、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