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是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能否有效推進社會轉型,直接關係到城市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實施“全島城市化”戰略過程中,要積極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促進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現實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推進,玉環社會事業建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也麵臨著外來勞力大量湧入和中等收入階層逐步形成的新形勢。
1.社會事業全麵發展
(1)科技實力不斷增強。近年來,玉環圍繞建設“科技之城”目標,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技興海示範基地、省級海洋高科技園區。科技進步明顯,有諸多項目列入國家重點科技計劃、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和省級重大攻關、省級重點科研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取得新的突破,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2005年專利申請780件,授權專利425件;科技發展平台進一步優化,先後建立各類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2)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學前、義務、高中段和成人教育協調發展。2005年,玉環學前三年入園率、小學入學率和鞏固率、初中入學率和鞏固率分別達95.5%、100%和接近100%,基本實現義務教育高標準普及。通過積極開展“雙百”工程及“雙證製”教育培訓工作,形成了縣、鎮(鄉)、村(社區)三級成人教育網絡。名師名校創建成效明顯,已培養和造就了大量骨幹教師。民辦教育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玉環現有民辦教育包含了從地方性高等教育到學前教育各個層麵。
(3)文化事業有效推進。近年來,玉環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通過有效克服城市文化積澱不深等影響,穩步推進文化事業。海島特色文化建設成效明顯,成功舉辦首屆中國海島文化節。實現廣播、電視、高速寬帶城域網絡城鄉全覆蓋;有線電視舊網改造步伐加快,首期玉環有線數字電視開播。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加大,玉環大劇院、縣科技文化中心相繼建成投入使用。
(4)衛生事業有序發展。衛生資源配置不斷改善,到2005年底玉環有醫院、衛生院19個,病床860張,衛生技術人員1769名,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1.5名;人群主要健康指標領先,2005年,玉環圍產兒死亡率10.6‰,嬰幼兒死亡率6.2‰,新生兒死亡率2.8‰,孕產婦死亡率為0;公共衛生體係建設逐步完善,醫療急救網絡初步形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逐步推進,2005年覆蓋率達到79.1%。
2.社會管理成效顯著
(1)社會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成效顯著。通過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多方招才引智,引進玉環急需的熟練技術工人和高技能人才,建立縣科研院“候鳥型”人才庫,建立玉環縣人力資源配置服務中心,定期舉行人才勞動力集市。2005年末,玉環在崗職工人數27051人,同比增長11.6%,年末玉環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3.6%之內。
(2)全方位推進城鎮社會保險體係。調整醫保政策,擴大定點醫療機構範圍,實行公務員體檢製度;在實現養老保險基本全覆蓋基礎上,確保養老保險保麵擴麵。最低生活保障應保盡保,城鄉醫療救助全麵推進,農村五保老人和城鎮“三無”對象全部實現集中供養;建立健全災害救助機製,鄉鎮救助機構、人員等要素落實到位。
(3)社會秩序逐步好轉。加強基層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平安漁場”創建,加強對漁船、海上、港口的監控管理,促進漁業生產和漁區穩定。通過成立建設“平安玉環”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指導協調組,分解目標、落實責任,形成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縣-鎮鄉-村居(社區)三級平安創建組織網絡。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製,實現安全生產形勢基本穩定和根本好轉,安全生產四項指標首次實現零增長。
3.社會結構加快轉型
(1)從階層結構來看。根據相關測算,玉環當前的基尼係數0.35,低於台州市0.41的水平,居民收入差距尚未超過國際警戒線(0.4)。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玉環縣的中等收入階層興起並逐步壯大。私營企業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中等收入階層的構成,知識分子、普通公務員、個體私營業主、企業裏的白領人員成為中等收入階層的主要來源,也成為社會穩定的中堅力量。農漁民的轉崗轉業帶來中下階層的減少,但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造成社會階層結構變動的不確定性。
(2)從人口構成來看。目前,玉環外來在冊登記的21.94萬人,超過戶籍人口的1/2。這些外來人口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地域化,表現為以行業為中心,以聚居區為落腳點,以家庭為紐帶,相同流出地的人相對集中在某一地域,如楚門的家具行業從業人員以湖北鹹寧籍為主,坎門小四輪、出租車從業者以四川內江人居多等;②低端化,主要從事家具、五金配件、建築、商業服務等勞動密集型低端行業的體力工作,擁有一定技術的藍領很少,從事金融、高新技術等行業的白領更少;③組織化,由於製度的空白和外來人口的自我需求,外來人口自發組織的小群體已經普遍存在,這類小群體基於血緣和地緣的聯係,自我發揮諸如生活服務、利益保護、幫困救濟、機會提供等作用。
(二)麵臨問題
玉環目前已進入社會結構的劇烈轉型期和矛盾多發期。隨著城市逐步向“新三位一體”組團框架發展,新舊機製調整過程中必定會出現各種社會問題和矛盾。當前推進全島社會轉型主要麵臨以下幾個問題:
1.外來人口壓力依然不小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城市環境承載力是不同的。但在當前,外來人口對玉環縣各方麵構成的結構性壓力日益明顯。
(1)在就業問題上,一方麵存在總量上的差異,龐大的外來人口與新增的城鎮轉失業人員、新生勞動力以及農村富餘勞動力,與有限的就業崗位,構成巨大矛盾;另一方麵是職業上的差異,外來人口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低端產業,高新技術研發、金融、專業服務等高端產業的外來人口不足,這增加了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難度。
(2)對本地社會穩定的威脅。外來人員的暴力性嚴重刑事犯罪率和“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型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據統計,占玉環此類案件的70%以上。
(3)外來人口的子女就學問題。近3年來,外來民工子女學齡兒童以每年3000人左右的速度遞增,目前,玉環有外來民工子女1.7萬多人在公辦學校和民辦民工子弟學校就讀中小學,對現有的基礎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造成教育資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