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一思想,深化認識
統一思想是統一行動的根本保證。對玉環來說,“全島城市化”戰略及其核心“新三位一體”組團式城市框架,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因此,在戰略全麵實施之前,必須在全島範圍內統一思想,深化對戰略實施重大意義的認識。
實施“全島城市化”戰略是,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涉及玉環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性戰略。但是,這一戰略是一個涉及麵廣泛的複雜的係統性問題,需要協調各個方麵、各種途徑和各部門的不同意見。所以,實施“全島城市化”戰略,不僅僅需要領導重視,機製保障,更需要各部門各單位以及全島幹部群眾統一思想,形成合力來解決。有關部門和單位應通過各種媒介和渠道,大力宣傳“全島城市化”戰略的重要意義,讓幹部和群眾深入了解和熟悉“全島城市化”戰略,在全島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
(二)加強領導,健全機製
1.切實加強對“全島城市化”戰略實施的領導
“全島城市化”戰略是涉及玉環今後1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性戰略,玉環各級黨政領導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認真貫徹落實戰略提出的目標和任務。各職能部門要按照戰略的指導思想和戰略任務,製定具體的實施計劃,各司其職,精心實施。建議成立“全島城市化”戰略實施領導小組,加強對戰略實施的領導。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領導擔任組長,辦公室設在兩辦或綜合部門,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的組織和協調。
2.建立健全“全島城市化”戰略的綜合決策機製
“全島城市化”戰略要作為全島經濟社會發展的具有約束力的指導性戰略,要真正體現戰略的權威性、穩定性和約束性。為此,必須建立健全玉環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決策機製,以戰略為依據,透明、科學、民主地決定玉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切實避免戰略的空洞化和城市發展決策的長官意誌。
3.認真實行戰略規劃實施的長效管理體製和監督反饋機製
戰略目標一經確定,應該成為各部門開展工作的行動指針。應該以戰略為依據,分解任務,層層落實,建立目標責任製。要圍繞戰略主旨開展日常工作,計劃未來工作。要形成暢通的戰略落實的信息反饋機製。監督戰略的落實情況,及時糾正實施中的偏差,改進工作中的不足。
(三)穩步推進,確保落實
1.政策一體化
目前,玉環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存在多種指導思想和規劃。這些思路的指導思想和戰略重點都不盡一樣,這既不利於“全島城市化”戰略的有效實施,也不利於玉環的長期發展。因此,實現城市化戰略上的一體化十分必要。縣委、縣政府應明確將“全島城市化”戰略作為玉環在今後推進城市化進程的唯一和最高戰略,其他一切戰略和規劃都要圍繞“全島城市化”戰略開展。
2.政策時序化
建立“新三位一體”的城市組團結構有其特定的開發時序,因此“全島城市化”戰略的實施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根據建設進度,戰略實施的政策配套措施也應該遵循一定的時序。在全島一體化階段(2005-2020年),全島組團化階段(2020-2030年)和全島城市化階段(2030年以後及遠景),分別采取符合該階段發展特征的政策措施。在第一階段,要切實落實現有的縣域總規方案;在第二階段,政策措施要確保組團內部有效整合;而到2030年以後,政策製定的方向應傾向於“新三位一體”的形成和發展,致力於搭建相對較為成熟的全島城市空間框架。
3.提升行政管理權限
在玉環不斷推進城市化進程擴大的背景下,玉環行政管理涉及麵迅速增加,尤其是社會事業管理和環境保護等可持續發展事業監督管理方麵,以及與周邊行政區的協調職能上麵臨越來越突出的問題。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擴張,勞動與社會保障、科教文衛體等行政管理職能亟須加強,作為擴權縣的管理權限必須適當提升,以提高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
(1)一廊:是指一個城鎮綜合產業功能長廊,主要由沙門片和幹江片構成,包括縣五門工業功能區和縣五金電鍍工業功能區,兩大功能區規劃用地麵積達到2.3萬畝,主要由廢舊鹽田轉用來提供,該組團建成後將以五金機械、化工、閥門、家具和水產食品加工等製造業為主。若該規劃能夠順利實施,則預計到2020年該組團總人口將達到15.05萬人,人口規模將擴大為現在的2.4倍;而到2030年則該組團總人口將會達到26.82萬人,基本上與現在的珠港鎮規模相近,成為玉環的一個重要的生產型功能區。
(2)二極:是指兩個城鎮發展極,由海山島與雞山島構成,主要發展以海島風情旅遊和休閑漁業為主的產業,其中海山島將隨著樂清灣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逐步發展成物流中轉、補給、休閑等綜合型的海島旅遊區。該功能片將保持人口大致不變,到2030年人口在1.45萬人左右。
(3)三組團:是該方案的核心,主要指珠港組團、漩門組團和港北組團。
①珠港組團,即現在的珠港鎮,包括城關片、城北片、坎門片和陳嶼片組成,未來將以商貿、金融、文化教育、汽摩配件製造、港口物流和臨港型工業等產業為主,形成一個功能相對完整、職住基本平衡的城鎮組團。但由於該地區開發相當成熟,預留工業用地很少,因此僅靠工業規模型擴張來促進組團發展的餘地不大。據估計,到2020年該組團人口規模將略有增加,約為24.34萬人,比2004年增加7.3%;到2030年該組團人口規模將達到26.31萬人,比2004年增長約16%。
②漩門組團,主要由目前的漩門二期和三期圍墾區構成,總區域麵積可達到12.4萬畝,可用於建設的麵積在40-50平方公裏,是未來玉環縣城市建設的主陣地。其中,漩門二期區片,包括生態農業功能區、港北綜合工業城和縣醫藥包裝工業功能區等產業集中區,主要發展生態工業、觀光農業和休閑旅遊業等產業為主;漩門三期則在承接城關和坎門部分工業功能區拓展的基礎上,主要發展以城市商務、行政和居住功能為主,與漩門二期的生產型功能形成一定的互補,構成一個功能相對獨立、職住基本平衡的城鎮未來的中心組團。據估計,到2020年該組團人口規模可達到5.58萬人,但主要還集中於漩門二期片內;到2030年隨著漩門三期進入全麵建設階段,該組團人口規模可以達到22.41萬人,成為玉環未來的行政和商務中心區。
③港北組團,主要清港片、楚門片和龍溪片構成,將發展以機械工業、醫藥包裝、閥門和家具製造為主的產業。與漩門組團相比,港北組團建設相對成熟,所以在近期和中期該組團還將繼續發揮其玉環北部經濟、貿易、交通和文化中心的功能。但從遠期來看,該組團與珠港組團麵臨著同樣的缺乏發展空間的不利局麵,故到2020年該組團人口規模可能在16.93萬左右,僅比2004年增加2萬左右;而到2030年則可達到19.72萬,也隻比現在的規模增長了近三分之一。
方案2:“一主一副一港一片多極”的城市空間結構。該規劃主要思路是突出了縣域城鎮體係的功能定位與分工協調,是一種等級製的組團模式,且不同組團之間的相對獨立性較弱,在功能上有主次之分、職能互補,對各組團之間的交通、通訊和基礎設施等方麵的協調聯係有較高的要求。
(1)一主:即港南的主城區,由城關片、城北片、坎門片和漩門三期圍墾片(又包括漩門三期中心片、工業片和黃泥坎片等)構成。該組團以汽摩工業功能區、機電工業功能區為基礎,建設港南工業城,結合城關、坎門城區拓展和漩門三期開發,建成縣域重要產業支撐區;其中,漩門三期中心片要打造未來的城市商務和行政中心。據簡單測算,到2020年該組團人口規模達到18.22萬人,而到2030年可上升至25.25萬人,比2004年增長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