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正確處理留守兒童教育中的幾個關係(3 / 3)

六、正確處理留守兒童教育中的思想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關係

父母外出,家庭貧困,生活困難,學習不懂,會使部分留守兒童產生厭學情緒和逃學現象。在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實踐中,我們必須要有充分的、清醒地認識,必須加強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幫助分析原因,尋找症結,給予解決。

首先根據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采取個別談話、家訪等形式,進行針對性教育,提高其思想認識,使之有所醒悟,看到自身存在的錯誤和差距,尋求幫助和改進。

其次在加強思想教育,提高認識的同時,還要給予具體幫助和指導。對學習有困難的,教師要抽出時間給予個別輔導,提高學習信心,增強學習動力;對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要想方設法籌措資金,給予資助,幫助解決生活中實際困難,使其順利外出學業。

七、正確處理留守兒童教育中快樂與健康的關係

留守兒童是社會發展前進的客觀現象,家庭人員的分開,監護人的變動,都給留守兒童帶來很大的反響。不少留守兒童存在心理障礙問題,性格孤僻。在實施留守兒童教育過程中,既要關愛留守兒童成長,又要加強留守兒童教育;不僅要關心他們的生活,更要關注他們的思想,既要加大心理教育和感恩教育,使他們了解社會、融入社會,快樂的成長,又要注意磨練他們的意誌,提高他們的自律意識和集體觀念,為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打下基礎,使他們快樂健康成長。

八、正確處理留守兒童教育中愛心與管理的關係

愛心是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愛心是留守兒童教育嚴格管理的前提和保障。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教師隻有熱愛留守兒童,才能教育好留守兒童;對留守兒童冷漠、缺乏熱情是做不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

教師對留守兒童的愛來源於對留守兒童的深刻認識和了解。知之深,才能愛之切。雖然留守兒童年齡小,但也有著同成年人一樣的情感世界:懂得快樂與痛苦、羞愧與恐懼,有自尊心和榮譽感。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更需教師對他們多一點耐心,少一點急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指責;尊重和信任他們,允許他們在思想、感情和行為中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活動空間。

當然,教師的愛決不是讓留守兒童放任自流,一味遷就,而是愛中有嚴,嚴而有度。嚴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師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須以愛為前提。教師的愛是一種責任,因為愛,才會有師生情感的共鳴、心靈的溝通;教師對每位留守兒童充滿無私而崇高的愛心是一種巨大的教育手段,這種無私的愛心集中體現在全心全意為留守兒童服務的行為中,把留守兒童視為自己的服務對象和施愛對象,並且把把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視為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和實現。教師隻有以自己的愛才能贏得留守兒童的愛,才能搭起師生之間感情的橋梁,使留守兒童樂意接近教師,才願意接受教師的教育。

嚴格管理是愛心教育的延伸和體現。在實施留守兒童教育管理中,應嚴要求,實管理,既以人為本,又規範管理,不能放任自流。在管理中應做到愛是出發點,嚴格是手段,愛中有嚴,嚴中有愛。

實施留守兒童愛心教育和嚴格管理是學校、班級工作中的重要指導思想和組成部分,是搞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愛心教育離不開嚴格管理,嚴格管理離不開愛心教育。兩者相輔相承,相互促進,相互統一,密不可分,隻有把愛心教育與嚴格管理兩者有機合理地結合起來,形成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很好地促進留守兒童的發展,才能培育出適應時代,適應社會並服務於社會的全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