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生能夠活兩次(1 / 1)

一生能夠活兩次

322陣地是老山戰場的中部,這個山頭被三分之二的敵人占領著。三分之一是我方的幾個哨位。這裏是爭奪最激烈、失守和收複次數最多的一個陣地。6月,為了奪回一號哨位,我軍不惜一切代價結果犧牲了一百多戰士的生命,爭奪得相當慘烈。

322陣地的幾個洞各有特色,二號洞是排指揮所,用匍匐前進的姿式往下爬十幾米才到底。裏麵的味道實在不敢恭維,充斥著臭味、汗酸味、黴味、餿味、老鼠味、煤油味、硝煙,各種味道俱全,唯有做飯的時候偶爾有一絲香味。最為淒慘的是靠左邊一排排的空罐頭盒子,裏麵全是大便,距離敵人遠的洞囤積一日便可以處理了,而二號洞則要長期積累,待軍工送上罐頭再運一部分這樣的罐頭出去,來不及運的就隨同彈藥移交給換防的友軍,洞中都有相當數量的代代相傳的陳年罐頭。這些罐頭成了老鼠們的美餐,它們不光吃還帶得到處都是,成為一大景觀。

四號洞叫水牢,口朝天地勢低,加之是雨季,一下雨就灌水泡湯,蹲在水裏實在不是滋味。在貓耳洞裏泡湯也是貓耳洞的普遍景觀,蹲在水裏掏也掏不出來,不論上洞或者石洞,幾乎沒有不漏雨不灌水的,有的水隻有幾十公分深;有的水灌到了脖子,很多時候水在十多個小時後才會退去,但是遇到連陰雨則要連續在洞裏泡個幾天甚至十幾天,有水也不能離開洞,必須堅守,洞裏的人就蹲在水裏或跪在水裏,把槍綁在肩膀上,電台頂在頭上。實在頂不住就在水裏睡著了,頭耷拉在水裏又猛的被激醒。等水退了渾身上下起滿了大皺褶,四肢好像不是自己的。小便更是難受,一根管子邁向洞外,管子一端固定在一個敲去底部的酒瓶子上,這就是小便處,小便時須側臥,弄不好讓玻璃碴子劃了就得發炎。

一號洞不是洞,而是一個三角形的豁口,外麵用裝上土的編織袋壘起來,深1.2米,底寬60公分,空間不足0.3立方米。它實在太小,除了兩個瘦弱一點的戰士加一件短武器外就沒有一點餘地可以利用。躺不能躺,坐不能坐,蹲也無法蹲。這個洞每天換一次人,在這個洞不論多長時間都不能說話,不能吃喝不能拉,必須拉就放在褲頭上,因為距離敵人隻有24米。在一號洞最憋氣的是無法戰鬥,隻能靠其他火力掩護,不斷朝著敵人陣地目標射擊。

貓耳洞缺水是戰區無人不知的難題,生命離不開水是戰區無人不曉的真理,水的匱乏,加劇了"貓耳洞氏族"的難熬。四號洞5月2日至4日連續三夜遭到敵人強烈偷襲,儲存的七桶水被炸飛了四桶,偽裝部分起火,僅剩的三桶用於滅火,否則將危及儲存的彈藥。戰士小趙的水壺裏麵幸存小半壺水,見排長聯絡指揮嗓子喊啞了,倒給他他舍不得喝。3日下午指導員王汝陽帶領18名黨員突破炮火封鎖強行運送彈藥上了四號洞,排長拿出那半壺水,大家心情沉重誰也無法喝那珍貴的水,隻有兩名傷員吃藥微微喝了兩口。4日,黨員再次搶運兩桶水才緩解了危機。那種情景,彷佛回到了炮火連天的上甘嶺一樣。

三號洞居住著兩位陰險的鄰居--蟒蛇。趕又趕不走,誰都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發脾氣。剛開始的時候用煙熏,用酒噴倒也管用,它們聞到這些氣味便縮了回去,時間一長,蟒蛇似乎感染了煙癮酒癮,再熏再噴無濟於事。因此,戰士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侍候,午餐肉罐頭打開隨時讓它們享受,雞蛋一溜擺在靠蛇洞的地方由它們自己消化。駐紮在三號洞的戰士很是畏懼這兩位鄰居,後來,它們彷佛與戰士結下了深厚的情意,餓了就出來,吃了就縮回去,甚至就躺在洞內,有一個廣西戰士試探著觸摸它們,它們也靜靜地讓他摸,這一發現就好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戰友們紛紛壯著膽子去接近它們,慢慢的,很多戰士便有了與它們的合影。

揮霍時光

戰鬥之餘,總得找點事情幹,指甲一天可以剪10遍,每次剪得越少越好;槍一天可以分解開來擦拭10遍,10個彈藥箱子每天擺放一個造型30天不重複,有手藝的能工巧匠則利用在貓耳洞的絕妙機會,利用彈頭製作十字架,一度時期後方青年最為流行佩戴彈頭做的十字架就是那時在貓耳洞發明並推廣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