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尊王攘夷,隻為首霸(5)(1 / 1)

齊桓公之所以選擇管仲,曆史上的記載,是因為他的重臣鮑叔牙的勸諫,而鮑叔牙勸說中,最打動齊桓公的,卻隻有一句話:"大王要隻想治理好齊國,用我就足夠了,要想稱霸天下,非管仲不可。"對於誌在天下的齊桓公來說,原本不想用的管仲,就成了不得不用。

齊桓公不得不用管仲,原因很簡單,齊國要想稱霸,國家的地理條件和經濟條件都已足夠,但卻麵臨三個要命的問題,他的哥哥齊襄公,表麵看死於內亂,其實卻正是死於這三個問題上。

三個問題,用一個字來說,就是"散",確切地說,是內政分散,經濟分散,軍力分散。在當時,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唯有管仲。

先說內政分散。當時的齊國內部,國家的權力表麵上歸國君,其實卻以宗法製為基礎,散落在各地的大族、宗室、貴族手中,國君的權力實在有限得很,特別是發動對外戰爭的時候,更要依賴於他們的支持,經常是國君對外擴張熱情很高,卻遭到下麵的抵製,結果就徒喚奈何。除了用人方麵,行政方麵國君的威權也遠遠不夠。國君用人辦事,也常常遭到下麵貴族大臣們的討價還價,一件百分百的事,推行下去卻大打折扣。齊襄公之所以性格橫暴,對下麵采取打壓政策,也完全是因這種行政分散體係所導致,結果更不幸,一個小小的官員工作調動問題,卻演化成一場差點顛覆齊國政權的政變。而齊桓公本人,是得到了齊國兩大家族的支持,才得以順利登基,這樣的條件下當國君,表麵高高在上,其實卻如履薄冰。

其次是經濟分散。齊國經濟繁榮,但是經濟繁榮的主要受益者,並不是國君和國家,也同樣是那些宗族貴戚。在齊桓公之前,齊國在漁鹽、采礦等支柱產業上,都很難獲得豐厚的稅收,下麵的宗族們賺得盆滿缽滿,政府卻一分錢都收不上來。國家財政捉襟見肘,有時候不得不靠削減官員以及貴族的俸祿,用以補貼國家開支,因此常常激發變亂。

軍事的分散更嚴重。齊地本身就不是民風彪悍的地區,國家人口雖多,可用於作戰的部隊,以及可用於征調的兵源都嚴重不足。常年的承平,也使有限的部隊缺乏訓練,安於太平。而當國家有戰爭的時候,齊國軍隊在戰鬥力上的差距就迅速凸顯出來。而齊國的外患相當嚴重,魯國雖然已經衰弱,卻依然是齊國眼前的威脅,北麵更麵臨虎視眈眈的山戎。這樣一個鬆散的政治、經濟、軍事體製,麵對強敵環伺的局麵,齊桓公爭霸天下的雄心,似乎很遙遠。

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是基於他對自己,以及對於齊國大事洞若觀火的了解。如果齊桓公僅僅想要做個承平之君,關起門來過安穩日子,那麼他鮑叔牙是勝任的,但如果齊桓公要繼承兄長的遺誌,完成齊國的稱霸大業,就必須要解決這三個問題。能幫助他解決問題的人,隻有管仲。

不得不用的管仲,就這樣成為了齊桓公的上賓。魯國的囚車剛進齊國,齊桓公就派鮑叔牙來迎接。進了臨淄後,連囚服都沒換的管仲,就當場被任命為齊國的相國。這在當時看來,很是大逆不道。且不說管仲有過"弑君未遂"大罪,他本人的身份在當時也是被鄙視的。他出身低賤,年輕的時候曾三次求官被逐,做過小買賣,也當過普通士兵。在宗法製的春秋時代,這樣的人竟然能一步登天,自然引來非議紛紛。但齊桓公不管,他堅持重用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