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尊王攘夷,隻為首霸(6)(1 / 1)

在相國位置穩固之後,管仲開始著手幹活了。幹活的目的,就是解決前述的三個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管仲改革"。說起改革的內容,自然有發展生產、獎勵耕戰、恢複經濟等,但關鍵是,管仲幹了三件事。

管仲幹的第一件事,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經濟國有化"。主要內容就是把冶煉、食鹽等原本由私商、貴族經營的產業統統收歸國有,壟斷其巨額利潤。這個時期,齊國創造性地設立了"鐵官",即專門負責冶煉產業的官衙。由政府出錢招募工匠,開采鐵礦,用以製造農業工具和武器。此舉一舉兩得,一則國家獲得了冶煉業的巨額利潤,二則鐵器開始推廣使用,既促進了農業發展,又提高了軍事科技。這一時期的春秋國家,主要的作戰武器還是青銅器,以鐵器武裝軍隊,就是從齊國開始的。另一個利潤巨大的產業--食鹽業,管仲當然也不會放過。齊國設立鹽官,負責招募百姓煮鹽,並製造船隻租賃給百姓,鼓勵百姓去深海捕魚。就這樣,鹽鐵兩大產業的控製權,從此牢牢地抓在了齊國國君手裏,這等於抓住了齊國的經濟命脈。與此同時,傳統的賦稅改革,管仲也動足了腦筋,在農業稅征收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按照土地的貧瘠程度繳納賦稅,產量高的多交,產量低的少交。在當時的齊國,肥沃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富人尤其是貴族的手裏,"相地而衰征"的實施,既減輕了普通老百姓的負擔,又把大量的財富從富人手中收到國家的手裏。齊桓公的腰包,從此才真正鼓了起來。

管仲的"經濟國有化"政策,條條都觸及到齊國傳統貴族的根本利益,不招反抗是不可能的,但整個改革的推行卻異常順利,除了有人罵了幾句外,並未遭到太大阻力,原因是在進行經濟國有化之前,管仲也進行了另一項改革:軍事改革。

管仲深知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道理,要想建立國家對經濟的絕對控製,首先要建立的是對軍隊的絕對控製,否則那些貴族手裏有錢有兵,一旦鬧將起來,說不定齊桓公就成了下一個齊襄公,所以要剝奪貴族們的錢,就要先剝奪他們的兵。管仲的辦法是"寓兵於農",他規定國內五家為一軌,十個軌為一裏,四裏為一連,十連為一鄉,五鄉為一軍,分別設立官員進行統治,每五個鄉可以招募的士兵,足額有一萬人。當時的齊國一共劃了十五個鄉,也就有了三萬常備軍隊,按照當時的人口條件,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齊國的軍隊,共分為十五個鄉,"三軍"由齊桓公直接統治,當年輔助齊桓公登基的高氏與國氏協助統領,這樣國家的軍事指揮權,就牢牢地抓在了齊桓公手裏。原本處於基層地位的貴族們,從此再難對國君構成威脅。這件政策對後世的另一個影響,就是締造了許多"曆史流行語"。比如"號令三軍",就是起於管仲創造的"三軍製度",而古代封建社會中國農村基層的社會構成,也是在這時期形成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