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經濟、軍事改革的同時,對齊國後來爭霸產生關鍵作用的是政治改革。齊國舊製度的直接弊端是政令不通,國家行政效率低下。在完成對國民經濟絕對控製權以及軍隊的絕對掌控的同時,管仲對行政體係也進行了重新整合。在地方上,全國共分為二十一個鄉,國內老百姓士農工商四階層,按照其不同的身份劃分居住範圍,其中工商住在六個鄉,士農住十五個鄉,士為獨立的職業軍人,專司作戰,農民專司種田。國家的行政體係也進行了重新整合,地方上設立五屬,每個屬各設立一個大夫,大夫直接對國君負責,由國君直接管理其工作。上下嚴密的行政體係就這樣形成了,齊國的中央集權製度,就這樣建立起來。
經過了數年精心改革後,到了公元前681年,齊國已經擁有了繁榮的經濟,強大的軍隊,嚴密的行政機構,中央集權的絕對統治,無論是經濟條件、軍事力量,還是國家的組織製度,都遠遠領先於中原諸侯國。霸主地位,舍我其誰。所以從公元前681年開始,齊國正式開始了爭霸之路,第一次提出了稱霸口號--尊王攘夷。齊桓公的霸主時代,開始了。
三
擁有強大力量和先進製度的齊國,爭霸之路卻並不順利,原因是當時的中原局麵,怎一個亂字了得。各諸侯間相互攻伐不說,北方蠻族也不斷進犯,內戰外戰打得亂七八糟。做諸侯的,今天還是大國,明天說不定就國破家亡。你說"尊王攘夷",誰聽你的?
不過齊桓公確實不是一般人,以往諸如鄭莊公那樣的"小霸",雖然也搞分化瓦解拉攏這一套,但基本是不服就打,連周天子也照揍。齊桓公認為,這樣是不對的,暴力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周天子這麵大旗,雖然內裏破敗不堪,但還是可以拉來做虎皮的,所以要稱霸,既要軟硬兼施,又要拉大旗做虎皮。
齊桓公首先抓住的機會是宋國內亂。在春秋早期,宋國也曾經是一個大國,但自從被鄭莊公狠狠修理後,宋國的國力就每況愈下,內亂不斷。公元前681年,宋國發生內亂,國君被殺,其子禦說即位,但地位不穩。這事本來和齊桓公八竿子打不著,但齊桓公卻利用了這不是機會的機會,他先派人朝見周天子,請求承認宋國新國君的合法身份。這一朝見非同了得,多年不被人待見的周天子當即感動得熱淚盈眶,立即授權齊桓公代表周王室來辦理此事。公元前681年三月初一,齊桓公會合宋、魯、陳、蔡、衛、鄭、曹在北杏會盟,宣布宋國國君的合法地位,並以諸侯頭領的身份訂立盟約。北杏會盟,也就成了齊桓公稱霸道路的第一步。
但這第一步卻摔了個大跟頭。諸侯們不是傻瓜,齊桓公這套把戲瞞不過大家的法眼,什麼會盟諸侯,什麼代表周天子,我傻乎乎去了,以後就要聽你吩咐,憑什麼?結果會盟邀請下發後,但凡有點實力的都不答理齊桓公。實際到會的隻有宋、陳、蔡、邾四國,熱火朝天的會盟,搞成了隻有四國參加的"慘淡經營"。就這"慘淡經營"也出了岔子,本來作為會盟幌子的宋國國君,會開了幾天明白過來,這是要我給齊國當小弟啊!這怎麼成,當下腳底抹油跑路了。大張旗鼓地忙活了半天,到最後卻被人家給曬了,本想長麵子的齊桓公,這麵子卻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