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事件是齊桓公霸業中具有"跳板"意義的一步,燕國事件之前的齊桓公,充其量與鄭莊公一樣,算是"小霸",但燕國事件之後,齊國的號召力已經擴展到了今天中國北部中原一帶,包括北方的晉國、燕國,以及各路諸侯小國,無不向齊桓公俯首。在此期間,齊桓公又做了另外一些事,比如救援了北方另一個受蠻族進犯的諸侯國邢國,幫助他們在河北邢台一帶重新建國,又幫助滅國的衛國在河南滑台地區重新建國。齊國的恩威之名,從此傳遍了大江南北。聽齊國的話,就有好處;不聽齊國的,就要挨揍,幾乎成了當時諸侯們的共識。
但是,還是有不服氣的--楚國。
在齊桓公時期,如果說誰能與齊國較量,答案恐怕隻有楚國。齊桓公四處稱霸的時期,也同樣是楚國人跨過長江,大舉擴張的時期。齊桓公時期的楚國,向南已經吞並了各路越族勢力,擁有了廣袤的國土和充足的兵源。和中原國君不同的是,楚國的國君自稱"楚王",大有與周天子平起平坐之勢。齊桓公在位時期,楚國的國君是楚成王,他的眼睛也早已經跨過長江,盯上了富饒的中原大地。趁齊桓公用兵北方的機會,楚國也不斷北進,蠶食中原國家的國土,尤其是毗鄰楚國的宋國、陳國、蔡國受害最深。在山戎被齊桓公重創以後,楚國已經成了中原國家生存安全的公敵,更是齊桓公霸業的又一強大敵人。
對這樣一個敵人,齊桓公的方法也一樣--尊王攘夷。楚王不尊重周天子,就是和整個中原諸侯為敵,欺負中原諸侯,我是霸主當然也要保護。在經過精心準備後,公元前656年,齊桓公聯合陳、宋、魯、衛、鄭、曹、許八國,發動了對楚國的聯合征伐戰爭,聯軍進展順利,很快擊敗了楚國的邊境部隊,進入了楚國境內。在此期間,楚成王也曾派使者求和,表示願意恢複對周天子的進貢,請求齊桓公退兵,但這個大好的機會,齊桓公怎能放過,他一麵申斥楚國的不法行為,一麵持續推進,但開進到楚國的重鎮涇時,聯軍遇到了麻煩。集結了主力部隊的楚國,憑借著江水的天險以及獨特的城防頑強抵抗。聯軍先後發動了幾次小規模的進攻,卻始終碰壁,全無齊桓公當年征戰中原時摧枯拉朽的氣概。明白楚國不好對付的齊桓公,也隻好見好就收,趁著楚國使者屈完出使的機會,他先在昭陵前向屈完炫耀武力,接著又就坡下驢,在楚國向周天子謝罪之後,同意了楚國退兵的請求。這場雷聲大雨點小的征伐就落下了帷幕,但對雙方來說卻是"雙贏"。齊桓公打退了楚國,鞏固了他在中原諸侯中的領袖地位,聲望如日中天。而楚國也保存了自己的領土完整,雖然暫停了對中原的擴張,卻繼續休養生息,他下一次北進中原時,其聲威將更加驚天動地。
如日中天的齊桓公,霸業也越做做大。就在壓服楚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655年,他又介入到周天子的爭權鬥爭裏,會合諸侯保全了周朝太子的地位,並派兵懲罰了拒絕參加會盟的鄭國。四年後,當年得到齊桓公扶持的周太子鄭登基,為報答齊桓公的幫助,他再次賜予齊桓公祭肉和車馬,齊桓公趁機聯合諸侯在葵丘會盟。葵丘會盟,是齊桓公一生裏多次會盟裏最大的一次,幾乎所有的中原諸侯國都來參與,會議定下了各諸侯國相互遵守的盟約,並繼續鞏固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如此霸業,後來的春秋霸主們,幾乎無人可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