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宋襄公的『仁義』不值錢(3)(1 / 1)

這時候的齊國,經過這場大規模的內亂,其國力損失極其嚴重,以當時的國都臨淄為例,當時的臨淄,大約有五分之三的民房被燒毀,國都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可想而知。齊孝公因此聽從了宋襄公的號令,在宋襄公眼裏,稱霸就水到渠成了,齊國是各國的盟主,現在齊國都聽我的了,那我不就是盟主了,當了這麼多年的老二,現在總算是熬到老大了。在齊國內亂平定後的初期,宋襄公開始耀武揚威。先是當時曹國國君,在宋襄公發文請天下出兵勤王的時候,不買宋襄公的賬,這時候宋襄公秋後算賬,將曹國國君斬首;滕國國君過去在小事上得罪過宋襄公,這下也被宋襄公睚眥必報,硬是被他殺了去祭神,在齊國內亂被平定的最初日子裏,宋襄公確實這麼威風八麵,幾乎到了見誰滅誰,說打誰就打誰的地步,貌似已經是霸主了。

實際上,還遠著呢。

爭霸這種東西,向來是認實力不認人的,要做霸主,老霸主指定沒有用,關鍵一點,還要整個諸侯國的組織鑒定,也就是說,必須要讓整個諸侯國承認你是老大。要想讓大家承認你是老大,就要靠實力來折服大家,宋襄公有實力嗎?有,但是還遠遠不夠。

對於這一點,宋襄公本人心裏也是清楚的,所以在幹掉滕國國君之後,他立刻就挾此威風組織會盟,可是他也清楚,以自己的這點影響力,是遠遠不夠的,要想達到目的,必須要得到一些強國的支持,這時期最強大的國家,已經換成了在齊桓公時期曾與之交手的楚國。齊桓公稱霸時代,楚國才是名副其實的老二,在北方諸侯裏,也隻有齊國有抗衡楚國的力量,而且在和齊國爭霸失敗之後,楚國多年來一直埋頭苦幹,發展生產。宋襄公想,為什麼不能得到楚國的支持呢,我有在諸侯中的影響力,他有大國的實力,如果我們在一起合作,我的霸主地位,說不定就立刻成功了。

宋襄公不但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立刻派人聯絡楚國,出乎他預料的是,楚國的回答非常爽快,表示願意參加這次宋襄公組織的會盟,並且願意以自己的名義,來聯絡各路諸侯國家參加,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由宋國、齊國、楚國三國牽頭,在鹿上舉行會議,召開各路諸侯國的會盟。開會的通知發下去以後,有了楚國參與,各個國家都響應了,紛紛表示願意參加這次會盟。這下宋襄公得意洋洋了,有楚國捧場,有老霸主齊國力挺,有常年當老二的巨大影響力,這次會盟,我肯定順順利利地當上盟主!

從當時的局麵看,宋襄公這麼想也是很有道理的。在齊國內亂事件後,他確實風光了一段時間,在中原大地見誰滅誰。這時候晉國正蒙受內亂,秦國無力東進,中原地區的國家鄭國、曹國、魯國、衛國、邢國,比起宋國來,都是小魚小蝦的角色,至於齊國,連國君都是他扶持上去的,當然也得聽他的話,楚國雖然實力強,但他是個外來戶,一直不被中原國家待見,他能來參加會議,本身就是中原國家給他麵子了,他要是想當霸主,那就是蹬鼻子上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