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遊列國時,一度局麵非常慘,比較著名的,就是他們被圍困在陳蔡地區,斷水斷糧多日,險些客死他鄉。在山窮水盡之時,一生忠貞自己理想的孔子,也進取心一時大沮,對自己苦苦尋找的"仁政"產生了懷疑。因此,他故意問身邊的弟子:"我們的主張是正道,又不是邪道,為什麼會淪落到這種境地呢?"他不僅僅是問弟子們,同樣也是問自己。而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也無意中成為孔子對各位弟子品德的一塊試金石。對這個問題,孔子的各位弟子回答各異,也多讓孔子失望。比如子路認為,這是由於我們還不夠仁義,不夠聰明,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以至於淪落到這樣的境地。這不僅僅是自我批評,而且是對老師的學說產生了懷疑。子貢的回答是,老師孔子的理論是偉大的,但是很難實現,應該把標準降低一些,這樣說不定就能夠實現主張了。這表麵上是誇獎孔子理論偉大,真實的意思卻是說孔子的理論不合實際。從這兩個人的回答可以看到,此時的局麵,對於孔子而言真的是絕路,進退無路不說,就連他弟子也產生了分歧,不少弟子不但開始懷疑老師的學說,而且開始質疑老師的學說,就是孔子本人,也開始動搖。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挺身站出來的依然還是顏回,顏回的回答慷慨激昂,他認為孔子的思想是"至大的",也正因為如此,天下目前才"不能容"。孔子的思想本身是偉大的,我們絕對不能因為去迎合那些"不能容"的人,去修正自己的思想,即使我們的思想不能實現,我們也是偉大的。事實也確實如此,孔子的思想在當時並沒有實現,但孔子本人是偉大的,顏回的這種觀念,還是堅持了孔子"君子固窮"的觀點,也就是說,一種理念,即使一時不能被社會所接受,也要堅持,這一條路,哪怕一無所獲,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從這個簡單的回答我們不難看到,堅強的顏回,是孔子真正的知音,在諸多弟子中,他不但真正理解了孔子的學說,而且也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堅持孔子的學說,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很可能會成為孔子儒家思想的最佳繼承者。
除了理解孔子的思想外,在周遊列國的一路上,顏回也鞍前馬後,照料孔子的飲食起居,甚至不在意因此遭到任何的誤解。其中的一件事就是,當時孔子他們餓了幾天幾夜,子路好不容易弄來了一石米,趕快做飯給孔子吃,顏回負責燒飯,當時子路在旁邊無意中看到,顏回竟然在偷吃,這在儒家弟子裏,是非常大逆不道的行為,認定顏回大逆不道的子路,趕快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孔子,孔子知道後並不相信,然後經過一番盤問,總算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顏回在做飯的時候,一不小心有一些沙子吹進了飯裏,顏回趕快用勺子把混雜了沙子的稀飯舀出來,但是扔掉了又可惜,就自己吃掉了,這件事情讓孔子感慨頗深,他當場感歎說:"人都說眼見為實,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眼睛看見的,也可能是虛的。"經過此事,顏回至孝的名聲,讓眾位弟子更加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