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維尼來了,他跟在克裏斯托夫·羅賓後麵下了樓梯,後腦勺撞在台階上,發出“砰砰砰”的聲音。據他所知,這是他唯一的下樓梯的方法,有時候他也覺得,隻要不讓後腦勺“砰砰砰”地撞在台階上,好好地想一下這個問題,可能真的有其他下樓梯的方法。
過了一會兒,他又覺得可能沒有別的方法。無論如何,他現在已經在樹底下了,並且已經做好了和大家見麵的準備,他就是:維尼·噗。
當我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時,就跟你們想要脫口而出的內容一樣,我問:“他真的是男孩嗎?”
“我以前也這麼想。”克裏斯托夫·羅賓說。
“那你就不能叫他維尼了,對嗎?”
“我沒有叫他維尼啊。”
“你剛才確實這樣叫的啊。”
“他是維尼·噗,難道你不知道‘噗’的意思嗎?”
“哦,我當然知道。”我很快回答道,當然我希望你們也知道,因為這將是你們能得到的所有解釋。
小熊維尼有時候喜歡在下樓時玩點遊戲,有時候喜歡靜靜地坐在爐火前聽故事。這天晚上……
“講個故事怎麼樣呀?”克裏斯托夫·羅賓說。
“講個故事?”我問道。
“你能給小熊維尼講個好聽的故事嗎?”
我說:“我覺得可以,他喜歡什麼樣的故事呢?”
“關於熊的,因為他本來就是一隻熊嘛。”
“哦,我明白了。”
“那你能講個好聽的嗎?”
“我盡力吧。”我說道。
於是,我試著開始講了。
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上周五吧,維尼小熊以桑德斯的名義獨自生活在一片森林裏。
(“‘以桑德斯的名義’是什麼意思啊?”克裏斯托夫·羅賓問道。
“‘以桑德斯的名義’就是說小熊維尼家的門上刻著三個金字‘桑德斯’,而他就住在這三個字下麵的門裏。”
“小熊維尼剛才不太懂。”克裏斯托夫·羅賓說。
“現在我懂了。”耳邊傳來了一個咆哮的聲音。
“那我繼續講了。”我說。)
一天,小熊維尼出來散步,他來到森林中一片空曠的地方,空地中心長著一棵大橡樹,從橡樹頂端傳來一陣響亮的“嗡嗡”聲。
小熊維尼坐到樹底下,兩手抱頭,開始思考起來。
他自言自語道:“‘嗡嗡’聲說明上麵肯定有什麼東西。如果什麼也沒有,那我就不會聽到 ‘嗡嗡’聲了。隻要耳邊傳來‘嗡嗡’聲,就肯定有東西在發出這種聲音,我知道的唯一能發出這種聲音的就是蜜蜂了。”
他又想了好長時間,然後說:“蜜蜂的唯一職責就是釀蜂蜜。”
他站起身來,說:“蜜蜂釀蜜就是讓我來吃的呀。”說完,小熊維尼開始爬樹。
他爬啊爬啊爬啊,邊往上爬,嘴裏邊哼著小曲兒,小曲兒是這樣唱的:
小熊怎麼會這麼愛吃蜂蜜呀?
這難道不有趣嗎?
嗡嗡!嗡嗡!嗡嗡!
小熊為何這麼愛吃蜂蜜呀?
他又往上爬了一點兒……又往上爬了一點兒……又往上爬了一點兒。這時,小熊想起了另外一首歌:
這個想法真有趣,如果熊是蜜蜂,
那他們肯定把巢建在樹下,
如果蜜蜂是熊,那我們就不必把樹爬。
漸漸地,他爬得有點累了,於是又唱起了一首抱怨的歌。現在他已經很接近蜂巢了,如果他能站到那根樹枝上的話……
突然,“啪”的一聲!
“啊!救命啊!”小熊維尼大喊一聲,掉到了下麵十英尺處的樹枝上。
“如果我能……”當他喊出這句話時,他彈到了下麵二十英尺處的樹枝上。
“你看,我本想,”正解釋著,他頭朝下兩腳朝上,撞到了下麵三十英尺處的樹枝上,“我本想……”
“當然,這太……”他承認的同時,身體從六根樹枝中間滑了下去。
“我想,這都是因為,”他對著最後一根樹枝說了再見,在空中來回轉了三圈後,優雅地飛進荊豆叢中,“這都是因為我太喜歡吃蜂蜜了!啊!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