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的母親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她們會把“醫生”、“律師”、“老板”或者“領導”等職業或職位放在手心裏挑來揀去,夢想著到成年禮那天就戴到孩子們的頭上,她們是如此地渴望並堅信她們的孩子將是一個卓爾不凡的人物。但是俗話說得好,“夢想的東西,必須伸手才能得到”。
開始的兩三年,母親總是一刻不離地陪著孩子,吃的、穿的、用的,方方麵麵都是一絲不苟。她們還會在萬忙之中抽空來接收一些關於幼兒教育的信件,查閱一些關於幼兒培育的書籍。這些信件和書籍給她們提供了很多這方麵的知識,甚至比該階段已非常強烈的母親本性所提供的還要多。
在三四歲的時候,孩子們開始什麼事情都學著跟大人一個樣,他們聽著父母的教導、向父母學習使用漂亮的詞語、學著掰指頭數數,學著認識哪隻是左手哪隻是右手,並且以在眾人麵前唱歌跳舞為榮。就在此時,母親們開始隱約地感覺需要一些幫助和建議,幫助她們教孩子們一些什麼,讓孩子們變得再聰明一點,並把聰明才智發揮到需要的地方,徹底發揮出他們的潛能。
但是,到底怎麼樣才可以讓自己望子成龍的心願變成現實呢?大多數的母親們一片茫然。她們知道老一套的教育方法死板、不合實際,很難真正運用,因為那些教育方法中很多東西都是不合常規的,孩子們不是神仙也不是超人,他們隻是一群帶著父母影子的小孩子,根本沒有辦法去套用那些條條框框。並且,那裏麵的東西太抽象、太乏味,什麼圓柱體啊,棱柱體啊,這些東西在堆積木遊戲麵前顯得毫無吸引力。孩子們的天性就是喜歡去做有興趣的事情,就好比孩子們雖然能流利地說出自己的名字、性別以及和他人之間的關係,但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對小兔子、小牛、蝴蝶或者蒸汽機更感興趣。
過去的教育無法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所以,它就不能稱之為成功的教育。因為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之下,孩子們並沒有德智體勞全麵發展,他們所學到的東西,也許就隻能用在某一個地方,或者一生中的某一個時刻。
毫無疑問,快樂學習應該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方式。但是母親們可能比較難體會到這其中的優點,她們不太放心,甚至會懷疑這種學習模式的效果,畢竟學習效果不是一兩天就能看得見的。還有一個問題,孩子的基礎訓練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訓練也沒有考慮到男女之別。一些方法適合教女孩子,但是如果用其來教男孩子,就可能會導致男學生女性化。大概是從三歲起,男孩和女孩就開始表現出很大的不同了。一些女孩子非常喜歡的東西,男孩子不但不會喜歡,反而會反感。這種差異化的教育方法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全麵發展,但是如果沒有一點性別上的區別會更危險,想一想如果一個男孩子整天抱著洋娃娃,或者喜歡打扮成女孩子,那將是多麼令人擔憂的一件事情啊,對於這些,我們必須盡早地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