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樁婚事,梁啟超是種下一粒籽,發了一棵芽,然後,細心嗬護,最終結了一個瓜。梁啟超喜不自禁——兒子長大成人,品學兼優,現在婚姻又將美滿,娶一房眾人羨慕的媳婦,夫複何求。
盡管梁啟超此時重病在身,事務繁忙,但長子結婚,他還是慎之又慎,禮數周全,一切合情合理。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的。結婚前,準備工作都由梁啟超代為完成。他請朋友給兩個孩子算八字,找出兩人的出生地點和時間以及上三代的名字。然後走儀式,先是行文定禮,特別莊重,早晨起來是謁祖告聘,然後是男女兩家用全貼拜見長親,中午是大宴賓客,晚上是家族宴會。盡管新郎、新娘不在現場,但大家喜樂如常。兩方的聘禮都是玉,梁家給的是兩方玉佩,一紅一綠,林家原本想給玉印,但苦於一時找不到好工匠雕刻,所以暫時不刻,直接送璞玉。
聘禮的事,讓梁思成忙得興興頭頭,精神上十分愉快。他好像一個老農,種了點兒莊稼,現在,終於到了收獲的時刻。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結婚,梁思成還是放心不下,他怕兩個孩子太小,辦不好婚禮,一定要梁思成的姐姐梁思順代為請客,幫著張羅才放心。他還叮囑他們,婚禮不要太奢侈,莊嚴就好,一切等回國補辦。方方麵麵他都想到,甚至在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後,梁啟超先生在回信道賀之餘,還不忘提到,“你們倆體子都不甚好,希望因生理變化作用,在將來健康上開一新紀元”——連兒子媳婦結婚後“生理上的變化”他都考慮得到,心思細密可見一斑。
婚禮過後,是蜜月。梁啟超全程指導,盤算好了一切。小兩口打算來個歐洲行,梁啟超早早安排好了行程,且推薦理由十分充分:
到英國後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歐極有特色,市政亦極嚴整有新意(新造之市,建築上最有意思者為南美諸國,可惜力量不夠供此遊,次則北歐可觀),必須一往。由是入德國,除幾個古都市外,萊茵河畔著名堡壘最好能參觀一二,回頭折入瑞士看些天然之美,再入意大利,多耽擱些日子,把文藝複興時代的美,徹底研究了解。最後便回到法國,在馬賽上船(到西班牙也好,劉子楷在那裏當公使,招待極方便,中世紀及近世初期的歐洲文化實以西班牙為中心)。中間最好能騰出點時間和金錢到土耳其一行,看看伊斯蘭教的建築和美術,附帶著看看土耳其革命後政治(關於這一點,最好能調查得一兩部極簡明的書(英文的)回來講給我聽聽)。
寓教於樂,梁啟超始終為孩子的提高和日後發展進步著想,用心良苦。
林徽因和梁思成還在歐洲遊賞,梁啟超閑不住,又開始為他們的工作操心。
以他的社會關係和名望,幫兒子媳婦找份工作不難,但梁啟超的要求不低,他不但要幫兒子媳婦找到工作,還要找到好工作,對未來發展有益的工作。他給梁思成夫婦寫信,梁思成回信沒提。梁啟超有些不悅,寫信給女兒梁思順,抱怨思成不上心,“胡鬧”。可憐天下父母心。不過梁啟超還是安排好了一切,在是去清華大學還是去東北大學這道選擇題中,梁啟超替梁思成和林徽因做主,選擇了東北大學。他的理由同樣無懈可擊:“那邊建築事業前途極有希望,到彼後便可組織公司,從小規模辦起,徐圖擴充……”梁啟超總是能夠坐一望二,把事情想得很長遠。
蜜月度完,林徽因和梁思成回京了。拜謁父母。然後再圖北上,去沈陽發展他們的事業。
梁啟超看到兒子又黑又瘦,頭筋漲起,很是有幾分不高興,但當他看到兒媳婦林徽因,他又開心了。她是他理想中的兒媳——非常大方,又非常親熱,沒有從前舊家庭虛偽的神容,又沒有新時髦的討厭習氣。新舊結合,堪稱完美。
梁啟超就是這樣。他習慣於掌控大局,促成合乎他思想規範的結果。
他是一個溫柔的傳統維護者。因此,當徐誌摩離了婚,又再婚,梁啟超才會那樣震怒。徐、陸打破了梁啟超的預期。他感到心痛,也預感不好的結果。他為徐誌摩的放縱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