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電子商務,我們要打通社會上不公平的環節,我們的樂趣不是掙多少錢,而是利用手上的東西承擔責任、開放,讓社會更加公平。我們最近跟很多企業合作,李寧在我們這兒開店開了一個月,賣出的貨遠遠超過他線下的任何一個店。大家想想看,一分鍾賣出34000件服裝。假設我讓服裝企業按需定製,我要他們努力,十年以內超過沃爾瑪,而我今年隻做到1000億元的交易額,顯然沒有說服力。如果我的交易額能超過10000億元,那我就可以對很多行業說,你們可以做到按需定製。
另外,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今後物流行業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一萬台手機製造好以後送到杭州,人們到杭州的店裏去買。今天,按需定製以後,一萬台手機將會分發到一萬個客戶家裏,這是對物流行業的巨大挑戰,也是巨大的機會。今後我們再也不會看見大的倉儲,所有的貨送來以後,將根據需求,一一對應地送到客戶家裏,每個產品都不一樣。我覺得這是10年、20年以後製造業的必然趨勢。
上次在蓋茨家裏,我跟沃爾瑪的主席說,我們公司的目標是十年之內超過沃爾瑪全球的銷量。我不是說說而已,我仔細研究過沃爾瑪。我們討論中國品牌和世界品牌,他們說,我們跨國企業在中國被打得稀裏嘩啦,中國會贏還是世界會贏?我說,我堅信五年以後,將不會再有中國品牌、日本品牌、美國品牌,品牌後麵有一個詞,叫“質量”。你有質量,人家不會在乎你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消費者搞不清楚中國還是日本,全世界隻有一個優秀的品牌,那就是質量。所以我認為,五年以後,中國的製造業如果能夠做到按需定製、內外兼修,外在具有全球化的眼光,增強競爭力,內在隻要能在中國贏,那麼在世界上也一定能贏。我的觀點得到了他們的認同。另外,我認為大企業今天一定會麵臨巨大的挑戰,昨天成功的企業,今天一定會遇到挑戰。
互聯網、電子商務學起來不難,隻要認真學,誰都可以用。我們一直認為,被競爭對手打敗有四個原因:第一是看不見對手,第二是看不起對手,第三是看不懂對手,第四是跟不上對手。這“四部曲”是所有企業走向失敗的路線。所以,今天我們自己也要反思昨天的成功,在這個互聯網帶來巨大顛覆的時代,製造業、渠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給我們帶來的挑戰也一定是極其巨大的。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大量引進的企業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帶來了渠道,帶來了資金。我覺得中國的企業現在在管理上並不差,在技術上也在提升,在資金上也並不缺,隻是渠道還不夠完善。我們應該利用網絡工具拓展渠道,在網絡上進行品牌建設。我們要搶占互聯網的製高點,電子商務一定會成為互聯網的製高點,這是我的看法。危機危機,機會永遠在危險中,不在危機中尋找機會,你就永遠不會贏。
冬天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準備,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冬天那麼長、那麼冷。我堅信中小企業是國家創新的希望,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們的樂趣就在於用電子商務幫助中小企業成長。
我是杭州人,原先在北京創業,後來離開外經貿部,回到杭州。在北京搞電子政務可以,搞電子商務不行,很難做紮實。在上海,人家一聽不是世界五百強,一點興趣都沒有。我當時跟我的團隊講,在北京,我們是500個孩子中的一個;在上海,我們是300個洋孩子中的一個;在杭州,我們是唯一的,我們是當地唯一的互聯網公司。
我還有一個觀點,打天下關鍵在於眼光和胸懷,不在於你在哪裏。互聯網不受地域限製,你的眼光放在天下,你就能打贏天下的對手。微軟總部不在華盛頓特區,而在西雅圖;諾基亞總部在芬蘭的小島上。所以,在杭州也能創造出一家全球頂級公司,關鍵是你要有遠大的胸懷和眼光。當時,阿裏巴巴活得很艱難。最慘的一次,2000年,我到德國演講,1000人的會場裏隻來了幾個客戶,但我還是得講。後來,我們開始做B2C,鎖定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為公司主要的發展地點,才活了下來。
我們的使命
我覺得目前很多政府網站沒有貫徹開放、共享、全球化的思想,最多隻起到了通知的作用,命令式地公布一些文件,或者讓大家來查點資料。我覺得電子政務的發展一定是跟在電子商務後麵的,什麼意思?信息化帶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發展起來後,企業有各種各樣的需求,政府需要轉型為服務型政府。電子政務的核心是服務於人民,很多官員覺得政府網站就是一個發文件的地方,讓大家來查查檔案,我覺得這樣的電子政務網站最多是一個辦公自動化體係,很難起到真正與人民溝通的作用。走出這一步,有很多挑戰,這不是技術問題,要有開放的胸懷、共享的思想、全球化的視野,還要勇於承擔責任。
很多政府人員跟我說,我們的網站建得很好,到我們的網站來。我不知道怎麼說,我覺得應該讓他們到阿裏巴巴網站去才對,我們網站上有2000多萬家中小企業,他們應該去為這些企業服務。所以,我認為電子政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電子商務的普及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想告訴大家,中國的中小企業使用電子商務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很多企業已經在用了。一個地區的電子商務水平如何,互聯網發展水平如何,不能隻看這個地區有多少互聯網公司,重要的指標是這個地區有多少企業在互聯網上做生意,這才是這個地區電子商務水平的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