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戰略為王:順豐崛起的密碼(1)(2 / 3)

在多次強調無效之後,王衛開始思考順豐的管理模式,他對比了國際上的一些快遞巨頭,很快就得出了不同:全球四大快遞企業全是采用得直營模式,而順豐采用得是加盟營銷模式。稍微想一下,就可以得知兩者之間的優劣勢:企業在發展初期,為了能夠盡快地擴大市場規模,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加盟營銷模式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種方式的成本遠低於直營模式,順豐初期的王衛也的確采用得是這種方法,才讓順豐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快速走向全國,有如滾雪球般的速度。

不過加盟營銷模式的劣勢也是相當明顯:由於各加盟商自主擁有順豐的經營點,根本就是順豐帝國裏一個個獨立的小王國,雖然順豐有統一的規章製度,但是加盟商為了自身的利益,他才不管順豐這塊招牌的長遠利益。因此一些加盟商為了快速分揀快遞,暴力分揀是相當常見的;其次還有在順豐的運輸車上夾帶自己接的私貨,以牟取更多的利益,而順豐的主要客戶對象是中高端的客戶,多數更注重快遞的服務質量和速度,夾帶一些低端大體積私貨,必然會導致快遞延時、破損等問題;更有甚者,一些加盟商利用順豐的招牌經營多年,不僅在下麵儼然一個小諸侯國,最後更是直接挖走順豐的客戶,另立山頭去了。還有其他很多問題值得王衛去思考。

管理上的問題到後麵越來越嚴重,大量的負麵新聞纏在順豐身上,產生的後果就是人們對順豐感到失望,而快遞行業是個非常需要客戶忠誠度的行業,一旦得罪客戶一次,客戶可能再也不會選擇順豐。眼看著順豐一步步地走向失敗,王衛再也坐不住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開始著手解決順豐的弊病。

天堂與地獄的抉擇:強硬直營

當時擺在王衛麵前的隻有三條路可以選擇:第一條路最緩和,那就是繼續保持加盟營銷模式,再次基礎上,增加一些有效的獎懲管理措施,譬如末位淘汰製度,以此清除一些完全不符合順豐要求的加盟商,以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同行業內其它快遞企業多基本都是采用這種方法來管理加盟商;第二條路是折中的辦法,既保持加盟營銷模式,也在部分營業點采用直營模式,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的中心中轉場,相當於卡住整個快遞網絡的咽喉,其他地區的加盟商自然能夠受製於總部,這種方法直到今天依然被一些業內領先的民營快遞公司所采用;最後一條路則是王衛走的路,一條至今隻有他走過的路——全麵直營化。

對於一家快遞企業來說,可以有一萬個理由支持直營化,譬如便於標準化管理,易於提高整體服務質量,方便總部整合快遞網絡,統一配貨和運輸,等等。事實也的確如此,直營化是快遞企業發展到成熟期最好的選擇,從國際快遞巨頭們全都選擇直營化就可以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從理論上講,直營化唯一的缺點就是需要消耗大量資金,順豐初期時王衛是沒錢,而對於1999年的王衛來說,當時錢卻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資金方麵完全具備變革的基礎。

不過王衛在采取行動之前也並非沒有猶豫,畢竟國內還沒有人采用全直營式的快遞公司,而且雖然當時加盟商給順豐帶來了不少麻煩,但王衛也同樣體驗著順豐高速擴張的快感,一旦變革,順豐的規模擴張不可避免地會慢下來。還要就是要說服大量順豐在各地的分公司的加盟商們,讓他們變身為職業經理人,而非順豐營業點的所有人。

最大的困難就在說服加盟商放棄營業點,變為職業經理人。這其中的困難也很好理解,在中國人的思維中,正所謂“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每個順豐營業點雖小,但是每個加盟商都是自己說了算,擁有完全的自由,基本不受順豐總部任何限製,但是一旦轉化身份,作為職業經理人,那不過是千千萬萬個順豐營業點經理人中的一位,而且麵臨嚴格的公司製度,更有審核製度,麵臨開除等危險,這是每個加盟商都不願意麵對的結果,不過這還多是感情方麵難以接受。其次是直營化嚴重損害了部分加盟商的利益,如果沒有直營化,有著自決權的加盟商完全可以在運輸過程中夾帶私貨等賺外快,但是一旦順豐實現直營化,就是絕無可能的事情了。

王衛在充分考慮各方麵優劣之後,為了順豐的長遠利益,決定變革,王衛首先在2002年於深圳建立了順豐的公司總部,以此為改革的開端,進而開始全麵改革順豐的運營模式。意料之中,王衛的改革措施遭到了大小加盟商的強烈反對。王衛的改革方法是剛柔並濟,一方麵強製要求各加盟商將股份賣給他,另一方麵對於加盟商以後的福利待遇,給予了相當豐厚的條件。王衛的改革先從廣東開始,逐漸推廣到全國,由於廣東他經營了多年,所以雖然困難重重,好歹還是比較順利的拿下了,等到推行至廣東以外的地區時,加盟商們的反抗激烈得多,不僅如此,同一地區的加盟商還拉幫結派反抗王衛前來“收編”。王衛依然強行推行他的改革政策,在此期間,他受到了部分加盟商的含有警告意味的生命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