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包玉剛後來居上(2 / 2)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彙豐方麵要求包玉剛提供租賃方的銀行信用擔保。這難不倒他。

包玉剛堅信,商業是一項雙贏的博弈,不僅要以信取人,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對方從合作中獲利。因此,在租賃合約上,他一再作出讓步,不但事無巨細地劃分責權,甚至承諾如果輪船出事,保險賠償金將全部歸租賃方所有。就這樣,包玉剛總能如願拿到租賃方的銀行擔保書,以此從彙豐貸款,再以貸款合約去日本造船廠簽訂造船合約,用“三張合約”開啟了航運帝國的大門。

每一名創業者未必都能品嚐到收獲的喜悅,但都不可避免地經曆開拓的艱辛。包玉剛也不例外。據曹文錦回憶,那時候為了招攬日本航運生意,包玉剛每天一大早就跑到啟德機場守候日本客戶。一群香港船主圍在出口,看到日本人模樣的人,這些平日文明的同行便顧不得斯文,紛紛湧上去爭搶客戶。曹文錦注意到,包玉剛也在其間,但他和別人不一樣,他從來不去爭奪客戶,而是認準一個客戶,一把抓過對方行李,徑直就走,對方為了拿行李,隻好乖乖跟他走。包玉剛善於抓要點,讓問題迎刃而解,曹文錦便偷學了這招,竟也屢試不爽。

包玉剛認為,“船東的經營原則,根本上就是經常要維持最低成本”。隻有這樣,租賃方和自身才能從中雙贏收益。有一次,“金安號”在駛往日本長崎途中發生故障,被拖往長崎修理。包玉剛聞訊後親自趕赴日本,監督整個維修過程,確保每一筆開支到位,令租賃該船的日本公司大為佩服。

靠著良好信譽和穩健經營,再加上彙豐銀行這塊金字招聘的支持,包玉剛的生意越做越大,就連殼牌、美孚、埃克森、德士古這樣的石油巨頭也願意租賃他的油輪。包玉剛趁機變賣舊船,訂購新輪,由於訂購量大,往往能獲得他人不及的優惠,進一步壓低成本。

包玉剛在管理上獨具一格,每增加一艘輪船,單設一家公司運營,實行獨立核算,這是為了績效考核和責任落實的方便,即使一艘輪船虧損,也不會影響這個集團業績,而且容易找出問題。管理上為了降低成本,由環球航運集團統一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包玉剛十分注意船隻平時的維護保養,所以故障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別的公司都是五年一大修、四小修,環球航運隻需五年一大修、兩小修,相應地,保險費用也較同行低。這些節約下來的成本,都彙聚成環球航運的核心競爭力,為租賃方節約成本,所以能贏得諸多客戶的青睞。

包玉剛以英文字母命名旗下船隻,不到10年就用完26個英文字母。一次,趙從衍和他開玩笑:“都說你是個旱鴨子,現在你有這麼多船,你無論在什麼地方落水,你的船都會及時趕到救起你”。[ 引自祝春亭著《香港商戰風雲錄(中)》第二十九章“趙氏曹氏初衷不改不同航”,廣州出版社1996年版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