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武
梁建章先生是我敬佩的企業家學者之一。在他成功創辦攜程網並讓其順利走上正軌之後,又選擇在斯坦福大學苦讀幾年博士,特別是充滿激情地投入研究中國人口政策與社會老化問題,還自掏腰包拍攝紀錄片,告訴社會正在發生的人口結構變化意味著什麼。他的著作影響了我們的思想,激發了我們的思考;他的推動舉措大大影響了社會與政策決策者。
在《年輕人口迅速萎縮,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一文中,梁先生講述以下幾個要點。一、年輕人口的萎縮會改變中國的產業結構,在10~20年內完全放棄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隻保留高附加值的製造業。二、大學生數量會逐漸減少,雖然可以通過提高錄取率維持大學生人數,但由於生源急劇減少,大學生質量會隨之下降。三、人口結構老化會快速加大政府的財政負擔,即使不加稅,每個年輕人需要養的長者數也會增加。四、房地產需求會在2020年左右達到頂峰。五、由於年輕人口在2030年後會不斷下降,中國今後的創新和創業活力也會下降。以上幾點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影響都會非常深遠,值得每個有責任心的人重視。為了我們更全麵地理解,我在文中從不同角度對梁先生的五點做了補充批注。
總之,老齡化、年輕人數量減少等問題已經是中國決策層無法回避的挑戰,這些挑戰將嚴重影響中國經濟和社會的未來。而這些問題之所以很嚴重,是因為過去的人口政策大起大落產生了巨大的人口波峰和波穀,這些影響需要未來幾代人慢慢遭遇並消化,才能讓中國社會進入一個新的低人口數的均衡,在達到那個新均衡之前中國經濟會經曆挑戰。這也說明,政府決策不能過激,更不能太草率,而是要研究周到、全麵。當初鼓勵多生、後來推出獨生子女政策的決策者,何曾想到過人口波峰波穀給社會所可能帶來的衝擊呢?我們對自然規律還是要多幾分敬畏。
(耶魯大學金融學院教授)
年輕人口迅速萎縮,將如何影響中國經濟
梁建章
(攜程網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
中國人很可能將是世界上最不願意生小孩的。中國的出生率已經降到了1.5以下,在上海,生育率已經降到了世界最低的0.7。1990年中國新出生人口達到2600萬的高峰,以後就一路迅速下降,1994年降到了1600多萬,到2000年新出生的人口隻有1300多萬。如此劇烈的人口結構的變化,對未來的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首先影響勞動力市場。1990年出生的2600多萬人口中,有500多萬考上了大學,剩下2100萬是低技能勞工,這些人在2005—2008年進入勞動力市場。所以,2005—2008年還是中國新增勞動力非常旺盛的幾年。4年以後,1994年新出生人口隻有1600萬,其中有700萬上大學,新增的低技能勞工隻有900萬,不到4年前的一半。這就是為什麼2009年後中國出現了用工荒的主要原因。今後,隨著出生人口進一步減少和大學生人數繼續增加,中國低技能的勞工將越來越少。與此同時,服務業又需要大量的低技能勞動力(如服務員、保安、保姆、護工等),於是留給製造業用的低技能勞工將加速減少。根據我在《中國人太多了嗎?》一書中的測算,中國將在10~20年內完全放棄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而隻保留高附加值的製造業。另一個年輕人口萎縮的副作用是,雖然可以通過提高錄取率來維持大學生的數量不減,但是由於生源急劇減少,大學生的質量也會隨之下降。
第二是稅收和財政。20年後隨著壽命延長,中國的老人激增,國家財政中老人的醫療和社會保障支出將迅速放大。但由於年輕人口萎縮,勞動力或者說納稅人卻迅速減少。國家必須通過加重稅收來貼補老齡化帶來的社會撫養成本的迅速上升。那時,中國的獨生子女們不僅要擔負起照顧4個老人的重任,也將麵臨更高的稅負。